A | A | A

第12章:旧信与新痕

小说: 胡同迷宫与心之裂痕   作者:甜弦诗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胡同迷宫与心之裂痕 http://www.220book.com/book/6CGG/ 章节无错乱精修!
 

第十二章:旧信与新痕

入秋的雨下了三天,胡同里的青石板沁着湿意。陈慧敏翻晒冬衣时,从樟木箱底翻出个蓝布包,里面是一沓旧信——全是张建军写的,从恋爱时到结婚第三年,纸页泛黄,边角卷着毛。

她坐在小马扎上,借着窗光一封封看。最旧的那封是1988年的,张建军刚进工厂,字歪歪扭扭:“慧敏,我发了第一笔工资,给你买了块的确良,粉的,你穿肯定好看。”纸缝里还夹着片干枯的枫叶,是当年他从香山摘的。

看到第三封,门“吱呀”响了。张师傅站在门口,手里提着个保温桶,裤脚沾着泥:“听张婶说您没出门,给您带了点热粥。”他瞥见桌上的信,脚步顿了顿,“打扰您了?”

“没有没有。”陈慧敏慌忙把信拢起来,指尖却被纸页割出个小口子,渗出血珠。张师傅快步走过来,从兜里掏出手帕,轻轻按住她的指尖:“怎么这么不小心。”

他的指腹带着老茧,擦过她的皮肤时,有点糙,却暖得让人心慌。陈慧敏猛地缩回手,把信塞进布包:“老东西了,翻出来晒晒。”

张师傅没再问,只是把粥倒进碗里:“我媳妇以前也爱存旧信,说老了能当故事讲。”他顿了顿,声音低了些,“她走的那年,我把信全烧了,怕看了难受。”

粥是小米南瓜的,甜糯糯的。陈慧敏喝着粥,听张师傅讲他媳妇——也是个胡同里的姑娘,爱唱《红灯记》,包的饺子能立起来。“她走后第三年,我儿子非要接我去上海,我不去。”张师傅搅着粥碗,“胡同里有她晾过的衣裳味,有她蹲在门口择菜的影子,走了,就啥都没了。”

陈慧敏的心像被粥烫了下,闷闷地疼。她想起张建军当年蹲在院门口修自行车,阳光把他的影子和她的叠在一起;想起他出轨后,她把他的衣裳全扔在楼道里,他红着眼眶说“慧敏,我错了”。那些恨过的、怨过的,原来都藏在旧信的字缝里,一翻就冒出来。

雨停的那天,张建军突然来了。他比三年前瘦了,头发白了大半,站在院门口,手里攥着个布包,像个做错事的孩子:“慧敏,我能进去坐坐不?”

陈慧敏没说话,侧身让他进了门。张建军的目光扫过客厅——旧沙发换了新套,窗台上摆着铜铃铛,墙角停着辆她从没见过的自行车。“你……过得挺好。”他声音发涩。

“有事?”陈慧敏给她倒了杯凉水。

张建军从布包里掏出个存折:“这是我这些年攒的,不多,算我……补偿你的。”他顿了顿,又说,“刘梅跟人跑了,把店也盘了。我儿子在外地,我一个人……”

陈慧敏没接存折:“你过得不好,不是我造成的。”她想起那些旧信,想起张师傅的粥,突然觉得眼前的男人陌生得很。

张建军的手僵在半空,眼里的光一点点灭了:“我知道我对不起你。可当年……我也是被她缠得没办法。”

“没人逼你。”陈慧敏打断他,“就像没人逼我现在过自己的日子。”

张建军走的时候,背影佝偻着,比来时更老了。陈慧敏站在门口,看着他走出胡同口,手里的存折被风吹得哗啦响。她突然想起张师傅说的话:“日子是自己过的,怨谁都没用。”

傍晚张师傅来送糖油饼,见她站在门口发呆,把油饼塞到她手里:“冻着了?”

陈慧敏低头看油饼,牛皮纸包着,还冒着热气:“张建军来了。”

“哦。”张师傅蹲下来,帮她把门口的月季扶正,“他没欺负你吧?”

“没有。”陈慧敏咬了口油饼,脆生生的,带着芝麻香,“他给我存折,我没要。”

张师傅首起身,拍了拍手上的土:“该。你的日子,不是用存折能买的。”他看着她,眼里的光很软,“以后要是他再来,你告诉我。”

那天晚上,陈慧敏把旧信又放回樟木箱底,压在最下面。她摸了摸窗台上的铜铃铛,又看了看墙角的自行车,突然觉得,有些裂痕不是被缝补好的,是被新的日子慢慢盖住的——像胡同里的青石板,旧的脚印被雨水冲了,新的脚印又落了上来,最后只剩下暖暖的温度。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胡同迷宫与心之裂痕

    (http://www.220book.com/book/6CG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胡同迷宫与心之裂痕 http://www.220book.com/book/6CGG/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