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光里的尘埃
第十三章 笔尖下的糖与远方的信
大学宿舍的窗台上,晓雨摆了个小小的花盆,里面种着从家里带来的石榴籽。她每天给籽浇水,像照顾小时候的自己。书桌的抽屉里,新铁皮盒子装满了新糖纸——室友分享的水果糖、社团活动发的奶糖,还有第一次拿到奖学金时,给自己买的草莓味硬糖,糖纸和外公当年给的那张很像。
汉语言文学的课比高中的语文课有趣多了。晓雨最喜欢写作课,每次都会拿出母亲的钢笔,笔尖落在纸上时,总觉得能摸到母亲的温度。有次老师让写“最珍贵的物品”,她写了那个旧铁皮盒子,写里面的糖纸、笔记本,写外婆织到一半的毛衣衣片。作文被当成范文在班上朗读,读到“草莓味糖纸撕破时,我第一次敢对爸爸说不”那段,教室里安静得能听见窗外的风声。
下课后,有个扎马尾的女生跑过来,递给她一颗糖:“晓雨,你的文章好暖,我也喜欢攒糖纸,以后咱们一起攒好不好?”女生叫林溪,后来成了晓雨最好的朋友。
周末的时候,晓雨会和林溪去图书馆。林溪总爱借童话书,晓雨则抱着现当代文学作品集。累了,她们就坐在走廊里吃糖,把糖纸夹在书里。晓雨给林溪讲外婆的红毛衣,讲外公种的石榴树,林溪听得眼睛发亮:“你外婆外公真好,放假我能和你一起回家看石榴树吗?”
晓雨笑着点头,心里暖暖的——她终于有了可以分享秘密的朋友,就像母亲当年和她的同学一样。
第一个寒假回家,晓雨给外婆和外公带了很多礼物:给外婆买的按摩仪,给外公买的老花镜,还有攒了一学期的糖纸,每张上面都写着日期和小故事。外婆把糖纸一张张铺在桌子上,像看宝贝一样:“我们晓雨长大了,会给我们带礼物了。”外公则戴着新老花镜,翻着晓雨的作文本,一边看一边笑,眼角的皱纹堆成了花。
小区里的石榴树长得很高了,枝桠伸出了围墙。晓雨和林溪一起给树浇水,林溪摸着树干:“这树真像你说的,充满了爱。”晓雨点点头,突然想起移栽树木那天,外婆念叨的话——原来爱真的能让树长得这么旺。
大二那年,晓雨开始在报刊上发表文章。第一篇发表的文章叫《糖纸里的时光》,写的是和外公跳房子的故事。拿到样刊那天,她第一时间给外婆和外公打电话,外婆在电话里哭了:“我的晓雨,真的成作家了。”
后来,晓雨又发表了很多文章,写外婆的毛衣,写母亲的笔记本,写石榴树的故事。有编辑给她写信,说她的文字像“冬日里的糖,甜得让人心里发暖”。晓雨把编辑的信读给外婆听,外婆摸着她的头:“就像你妈妈当年说的,要写温暖的文字。”
大三暑假,晓雨带着外婆和外公去旅行。这是外婆和外公第一次出远门,外公一路上都在拍照,把晓雨和外婆的笑脸拍了下来。在海边,晓雨牵着外婆和外公的手,走在沙滩上,海浪拍打着脚面,暖暖的。外婆笑着说:“这辈子,值了。”
毕业那年,晓雨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书名叫《微光里的尘埃》。封面是红色的,画着一棵石榴树,树下坐着祖孙三人。书的扉页上,她写着:“献给我的外婆、外公,献给我的母亲,献给所有在微光里寻找温暖的人。”
新书发布会那天,外婆和外公坐在第一排。晓雨站在台上,看着台下的亲人,看着满场的读者,突然想起第一次见外公时的场景,想起母亲缝扣子的夜晚,想起外婆织毛衣的“咔嗒”声。她的眼泪掉了下来,却笑着说:“我曾经以为自己是尘埃,是外婆、外公和母亲的爱,让我变成了微光。”
发布会结束后,有个读者拿着书来找她签名,是个和她当年差不多大的小女孩。“姐姐,你的书真好,我也有个装糖纸的盒子,里面有奶奶给我的糖。”晓雨摸了摸小女孩的头,在书上写下:“愿你永远被爱包围。”
毕业后,晓雨回到了家乡,在一家出版社工作。她把外婆和外公接到了自己买的房子里,房子很大,有个小院子,她又种了一棵石榴树。每天下班回家,她都会给树浇水,陪外婆和外公吃饭,晚上就坐在书桌前写文章。
有天晚上,晓雨正在写新文章,外婆端着一杯牛奶走进来:“别太累了,早点休息。”晓雨接过牛奶,看着外婆的白发,突然说:“外婆,我想把妈妈的故事写成长篇小说。”外婆点点头:“好啊,让更多人知道你妈妈的故事,知道我们的爱。”
窗外的石榴树在月光下轻轻摇晃,像在为她加油。晓雨拿起母亲的钢笔,笔尖落在纸上,写下了小说的第一句话:“那年夏天,我第一次见到外公,他给了我一颗草莓味的糖,那是我这辈子最甜的回忆。”
她知道,故事还在继续,爱也在继续。那些藏在糖纸、毛衣、石榴里的爱,会像微光一样,永远照亮她的路,也照亮更多人的路。而她,会带着这份爱,一首写下去,写出更多温暖的故事,让更多人相信,即使是尘埃,也能在微光里开出最美的花。
(http://www.220book.com/book/6CG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