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猛地想到了一个关键问题。
鸡蛋。
“所以,县城里的鸡蛋……”
“没错!”
萧景一拍大腿。
“就是咱们养殖场出的。”
“现在县城里,五文钱,就能买七个鸡蛋!”
“以前哪敢想啊。”
“这还只是开始。”的后背,渗出了一层细密的冷汗。
他终于明白了。
这不仅仅是在养鸡,不仅仅是在做生意。
这是一个布局。
一个足以撼动整个京城物价的巨大布局。
粮食,肉蛋。
这些是民生的根本。
谁掌握了这些,谁就扼住了无数人的咽喉。
他们到底想干什么?
王杰沉默着,跟在萧景身后,顺着山坡往下走。
远处,是他们来时经过的流民棚户区。
简陋的窝棚,在风中摇摇欲坠。
“那些棚子,用不了多久也得拆了。”
萧景指着那片区域说道。
“傅大人说了,等新的居住区建好,就让所有人都搬进去。”
“这里,要改成新的养牛场。”
王力的脚步,停了下来。
他的目光,穿过萧景的手臂,望向那片棚户区。
他见过太多的流民。
在通州,在京城郊外。
那些人的眼神,大多是麻木的,空洞的。
他们蜷缩在角落里,像是一群等待死亡的牲畜。
可是这里的人,不一样。
他看到有妇人正坐在窝棚门口,借着夕阳的光,缝补着手中的衣物。
有几个孩童,在空地上追逐打闹,发出的笑声。
甚至还有几个男人,聚在一起,高声谈论着什么,脸上带着笑容。
一个临时的施粥点旁,一个衣衫褴褛的女人端着一碗冒着热气的肉汤,眼泪簌簌地往下掉。
那不是绝望的泪水。
王杰看得分明。
那是感激。
是吃饱了肚子,看到了明天之后的,重获新生的泪水。
安民。
这两个字,此刻在他的脑海中,变得无比清晰,也无比沉重。
给他们吃的,给他们住的,让他们有活干,有钱挣。
这才是真正的安民。
和珅那个大贪官,怎么可能会做这种事?
难道这一切,真的都是那个叫傅峥的状元郎的手笔?
“王兄弟,你这身衣服,也该换换了。”
萧景打量了一下王杰身上那件洗得发白的旧长衫。
“走,我带你去个地方。”
王力被动地跟随着。
他的脑子很乱。
眼前的一切,都超出了他的想象。
他们来到生活区的一家店铺前。
店铺不大,但窗明几净。
门口挂着一个木牌,上面写着两个字。
成衣店。
王杰有些意外。
成衣,在这个时代,可是个稀罕物。
寻常百姓,都是扯了布,回家自己缝制。
只有富贵人家,才会去专门的铺子量身定做。
走进店里,一排排挂着的衣服,整齐地陈列在眼前。
款式简单,都是些褂子,长裤。
面料也都是普通的棉布,麻布。
但胜在干净,结实。
“随便挑。”
萧景豪爽地一挥手。
“咱们这儿的衣服,便宜。”
一个伙计迎了上来,热情地招呼着。
王力随手拿起一件青色的短衫。
布料的手感,比他想象中要好。
细密,厚实。
“这也是……傅大人……”
“那当然!”
萧景抢着回答。
“傅大人弄来了新式的纺织机,咱们自己纺纱,织布,那成本不就下来了?”
“傅大人说了,要先让咱们京县的百姓,人人都有新衣穿。”
“等咱们自己人都穿暖和了,再把多余的布,卖到外头去。”
王力的手,颤抖着。
自给自足。
一个完整的,封闭的,可自我循环的产业链。
他来之前,以为和珅是挪用了国库的银子,在这里建造了一个奢华的销金窟。
可现在他才明白。
和珅或许真的动了银子。
但那笔钱,只是一个引子,一个启动的资本。
真正让这个地方运转起来的,是这些工厂,是这个养殖场,是这一整套闻所未闻的体系。
他们根本不是在花钱。
他们是在创造财富。
王力换上了一身干净的青布短打。
虽然远不如他平日穿的绸衫,却让他感觉浑身都轻松了不少。
走出成衣店,天色己经渐渐暗了下来。
生活区里,亮起了一盏盏灯笼。
温暖的黄光,驱散了暮色,映照着来来往往的行人。
他们的脸上,没有疲惫。
更多的是一种满足,一种对未来的期盼。
“走,王兄弟天黑了,正好带你去个好地方。”
萧景的脸上,带着一丝神秘的笑容。
他拉着王机,穿过人群,朝着生活区中心最大的一座建筑走去。
那座建筑,王力白天见过。
是所有工人们吃饭的大食堂。
此刻,食堂里灯火通明,人声鼎沸。
但里面传出的,却不是碗筷碰撞的嘈杂声。
而是一阵阵朗朗的读书声。
王力走到门口,整个人都僵住了。
宽阔的食堂里,坐满了人。
足足有数百人。
他们坐在长长的餐桌后,面前摆着一块块小木板。
手里,拿着一截截黑色的炭笔。
有白发苍苍的老人。
有抱着孩子的妇人。
有白天在工厂里挥汗如雨的壮年汉子。
甚至,还有许多十几岁的少年。
他们的脸上,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专注。
在食堂最前方的台子上,一个穿着长衫的先生。
正拿着一根长长的木棍,指着身后挂着的一块大黑板。
“天。”
“地。”
“玄。”
“黄。”
先生念一句,下面数百人,便跟着念一句。
声音汇聚在一起,在这座巨大的食堂里回荡。
带着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这是夜校。”
萧景的声音,在王力耳边响起。
“傅大人办的。”
“免费教大家识字,算数。”
“想来的,都能来。”
王力的目光,死死地盯着眼前的景象。
他的身体,在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
作为一个读书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知识意味着什么。
对于这些挣扎在最底层的百姓而言,识字,是他们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
是他们睁开眼睛,看清这个世界的第一步。
给他们饭吃,让他们有衣穿,这叫养民。
而教他们识字,开启他们的民智……
这……
王力的脑海中,不受控制地浮现出《礼记》中的一句话。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他来的时候,以为自己是来揭开一个藏在盛世之下的毒疮。
可现在,他站在这里。
却感觉自己,仿佛一脚踏进了一个深不见底的漩涡。
一个正在冉冉升起,却又让他感到无比恐惧的新世界。
夜校结束了。
先生收起戒尺和课本,对着台下深深一躬。
“明日再会。”
数百名学生,无论老幼,都站起身来,恭敬地还了一礼。
“先生慢走。”
声音依旧洪亮,却多了一份发自内心的尊敬。
人群缓缓散去,带着满足的低语和对明日的期盼。
王力还站在原地。
他的西肢百骸,似乎还回荡着那朗朗的读书声。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穿越到大清?包造反的啊兄弟!》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6CP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