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风裹着寒意,吹得西合院的槐树叶哗哗落。这天傍晚,李凡刚从课外学习小组回来,还没进门,就听见贾张氏的嗓门在院里炸开:“我的花头巾呢!早上还晾在绳上,怎么就没了?肯定是被人偷了!”
李凡脚步顿了顿,没打算掺和,刚要推门,贾张氏的声音就冲他来了:“小凡!你站住!你下午是不是没去学校?是不是你偷了我的头巾,想寄给你那在外头的亲戚?”
这话一出,院里择菜的、倒垃圾的都停下了手,眼神齐刷刷地往李凡身上瞟。李凡转过身,手里还攥着那本《基础机械原理》,语气平静:“贾大妈,我下午在学习小组,跟老师同学一起去农具厂看拖拉机了,五点才回来,有老师作证。您的头巾丢了,该去问问别人,别随便赖人。”
“你胡说!”贾张氏往前凑了两步,手指快戳到李凡脸上,“谁知道你是不是中途跑回来偷的?你家爸妈不在,你最缺这些零碎东西!”
正吵着,王叔的自行车停在了院门口,车筐里放着个布包——是李凡父母托人寄来的新毛衣。他见这阵仗,眉头一皱:“老贾媳妇,你跟个孩子较什么劲?”
“王叔!您来得正好!”贾张氏像见了救星,又怕王叔的硬气,声音弱了些,“我丢了条花头巾,怀疑是小凡拿的……”
“不可能。”王叔打断她,从布包里掏出张纸条,“这是小凡学习小组老师写的证明,今天下午小凡全程在厂子里,还帮着记录齿轮型号,老师特意夸他认真。你要是不信,我现在就带你去学校找老师对质。”
贾张氏的脸“腾”地红了,看着王叔手里的纸条,又看看周围人鄙夷的眼神,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我、我就是随口问问……说不定是被风吹走了……”说着,扭头就往家跑,连门都没敢关。
院里人都笑了,阎阜贵磕了磕烟袋锅:“老贾媳妇这记性,真是越来越差了。”刘海中也跟着点头:“就是,冤枉孩子算什么事。”
李凡接过王叔递来的毛衣,轻声道了谢。王叔拍了拍他的肩膀:“别跟她一般见识,你爸妈让你安心读书,别的事有我呢。”
这事过去没两天,院里的公共煤炉坏了。那煤炉是开春时易中海牵头砌的,供几家共用,现在炉篦子卡住,烧不上火,易中海摆弄了半天,手都黑了也没修好,急得首跺脚——天越来越冷,没煤炉连热水都烧不了。
“这可咋整?”大妈们围着煤炉转,“找外面的师傅修,还得花修理费……”贾张氏也凑过来,却只站在旁边看,没敢伸手。
李凡放学回来,见院里人都围着煤炉发愁,便走了过去。他蹲下来,仔细看了看炉口,又伸手摸了摸炉篦子的位置,突然想起课外学习小组老师讲的“杠杆原理”——炉篦子是被卡住的煤块顶死了,得用东西撬一下。
“我试试。”他回屋找了根细铁棍,又拿了块硬木,把铁棍伸进炉口,贴着炉篦子的缝隙,用硬木当支点,轻轻一撬,“咔嗒”一声,卡住的煤块掉了下来,炉篦子也能活动了。
“成了!”雨水在旁边欢呼,“凡哥哥真厉害!”
易中海愣在原地,看着李凡熟练地清理炉子里的碎煤,又重新架起柴火,没一会儿,煤炉就冒出了火苗。他心里五味杂陈——这孩子不仅书读得好,还懂这些“手艺活”,比贾东旭那只会闷头干活的强多了。
“小凡,谢谢你啊。”阎阜贵凑过来,笑得一脸讨好,“没想到你还会修煤炉,真是个能干的孩子。”
李凡只是淡淡点头:“刚在学习小组学过点机械原理,碰巧能用得上。”
傍晚何雨柱下班回来,听说了这事,又看了李凡手里的机械书,忍不住感慨:“小凡,你这书没白读,连煤炉都会修了。”他从饭盒里拿出两个肉包子,递给李凡和雨水,“厂里食堂新做的,给你们尝尝。”
正吃着,贾张氏又凑过来,眼神盯着肉包子:“柱子,你这包子看着真香……我家东旭今天没吃饱,能不能……”
“不能。”何雨柱没等她说完就打断,“这是给小凡和雨水的,他俩一个修煤炉,一个帮我看饭盒,该得的。您家东旭没吃饱,让他自己去食堂买。”
贾张氏碰了个硬钉子,悻悻地走了。何雨柱看着她的背影,跟李凡小声说:“你说得对,不能惯着他们,越惯越得寸进尺。”
李凡咬了口肉包子,看着窗外渐暗的天色,手里的《基础机械原理》还摊在桌上。他知道,修煤炉只是小事,但这让他更清楚——多学一点本事,不仅能应对未来的风浪,还能在这西合院里,活得更有底气。
而屋里的易中海,看着煤炉里跳动的火苗,又想起李凡修炉时的样子,突然觉得,这西合院的未来,怕是要靠这些年轻孩子撑起来了。他手里的茶缸,第一次没因为算计而晃动。
穿越四合院,开局识破易中海阴谋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穿越四合院,开局识破易中海阴谋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6EC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