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城南,有一条窄巷,名曰“芳尘巷”。巷子极深,路面常年,空气中浮动着千百种奇异香气,却又杂而不乱,隐隐有章法。巷底有家没有招牌的铺子,只悬一木质八卦牌。主人是个老香师,姓苏,人称苏先生。
苏先生清瘦,总穿一袭纤尘不染的素色长衫,十指洁净修长。他终日与香为伴,不是埋首于古籍香方,便是在铜秤银匙间调配香料。他所制之香,绝非寻常铺子贩卖的俗物,有的能安神助眠,有的能提神醒脑,更有甚者,据说能引人入定,通感天地。
但他脾气也怪,一日只接待三位客人,不合眼缘者,千金难求一炷香。且他售香,必要细问客人用途、时辰、乃至心境,若觉不妥,宁可不卖。
近日,临安城中数位富商巨贾接连染上一种怪病。症状类似伤寒,却又不尽相同,皆是突发高热,呕逆不止,继而神识昏沉,胡言乱语,药石罔效。更奇的是,病家房中,皆弥漫着一股极淡雅的异香,似兰非兰,似麝非麝,闻之初时心旷神怡,久了却觉心头烦恶。
郎中来了一拨又一拨,皆束手无策,只言是“瘴疠之气”,或“邪风入体”。一时间,富户人人自危,纷纷焚烧艾草辟邪,却毫无用处。
这日午后,芳尘巷来了位不速之客。是城中绸缎庄王老板的管家,面色惶急,身后跟着两个小厮,抬着沉甸甸的礼盒。
“苏先生,救救我家老爷吧!”管家未曾开口便先揖到地,“老爷突染怪病,昏迷不醒,满屋异香不散!听闻先生乃制香圣手,必知此香来历,求先生赐下解香之法!”
苏先生正在碾磨一小块龙涎香,头也未抬:“病,当寻郎中。香,救不了命。”
管家急道:“郎中都瞧遍了!皆说从未见过此症!那香气诡异,必是根源所在!先生……”
苏先生停下手中玉杵,抬眼,目光清冷:“病起何时?病前可有何异状?接触过何物?那香气,具体是何味道?可能形容?”
管家被他连珠炮似的问题问住,愣了片刻才细细回想:“病是三日前的夜里起的。异状……似乎并无?那日老爷只是去赴了城西周员外家的赏花宴……香气,小人愚钝,只觉好闻,却说不出的所以然,似有花香,又有些药气,闻久了头昏脑涨……”
“赏花宴?”苏先生微微蹙眉,“周家……可是以培育异种兰花闻名?”
“正是!”
苏先生沉默片刻,净了手:“带我去王府看看。”
王府卧房内,王老板面如金纸,气息微弱,果然满室异香,馥郁却令人窒息。苏先生并未立即靠近病榻,而是站在门边,微微闭目,鼻翼极轻缓地翕动,如同静水微澜。
他循着香气,在房中缓缓踱步,目光掠过香炉、窗棂、桌案、床帏。最终,他在病榻枕畔停下,俯身,指尖极轻地捻起一点枕上落下的微尘,凑近鼻尖。
良久,他睁开眼,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却又带点疑惑。
“不是香。”他笃定道,“是花粉。混合了至少三种极罕见的西域异兰花粉,又经特殊秘法炼制过,无色无味,难以察觉。但其性极烈,能随呼吸侵入肺腑,扰人心神,令人亢奋继而衰竭。”
管家骇然:“花粉?何人如此歹毒?”
“赴宴者众,何以独独王老板几人中毒?”苏先生反问,“病前几日,王老板可曾服用过什么特别的东西?或是接触过什么诱发之物?”
管家苦思冥想,猛地一拍大腿:“有!周家赏花宴后,第二日,有一位游方郎中上门,说观老爷面色有恙,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红尘隐侠 赠了一瓶‘百草甘露’,言道每日清晨空腹饮用,可强身健体。老爷喝了两日,第三日夜就……”
“药瓶可还在?”
“在!在!”管家忙不迭取来一个精致的白瓷小瓶。
苏先生拔开瓶塞,并不去闻,而是以银簪挑出一点瓶内残留的晶莹液滴,置于掌心,又以指尖蘸取少许方才枕上取得的微尘,将二者极小心地混合。
霎时间,那混合之物竟散发出与房中一模一样的异香,且浓度骤增!
“果然如此。”苏先生冷笑,“那‘百草甘露’本身无毒,甚至是滋补之物。但其中一味‘蜜炙茯苓’,恰是引子,能激发潜藏体内的异兰花粉之毒性。下毒者算计精妙,先令人在赏花宴上,借由花香掩护,将无色花粉沾染于目标衣袍发肤之间,难以察觉。再假借郎中之手送上药引,时机一到,毒发无声无息,如同急症。”
管家听得冷汗首流:“好……好毒的手段!先生,可能解?”
“毒非一种,解需溯源。”苏先生道,“需取得那几种西域异兰的花粉样本,分析其性,方能配制解药。下毒者既能得此奇花,必与培育者脱不了干系。”
他目光再次扫过那周员外家赏花宴的请柬,眼神微凝。
当夜,苏先生并未配制解药,反而换上一身深色便服,如同融入夜色,悄无声息地出了芳尘巷。
他并未去周府,而是去了城中几家最大的药铺与香坊,以重金求购几种稀有的西域兰花种子或花粉,并状似无意地打听,城中还有谁家能培育此类异兰。
接连两日,他一无所获。首至第三日,一家老字号香坊的掌柜沉吟道:“先生所求之物,极是难得。小人只知,城西周员外府上的花匠,似是西域人,最擅此道。此外……哦,对了,兵马司张指挥使家的公子,似乎也好此道,曾重金求购过一些奇花种子……”
苏先生目光一闪。张指挥使?正是与王老板在漕运生意上争夺最激烈的那家。
他谢过掌柜,转身离去,心中己有了计较。
他并未首接告官,而是回到芳尘巷,闭门一日一夜。次日清晨,他让那管家将王老板平日所用的一件贴身汗衫送至周府,言道病体恐传染,此衣需以周家特制的兰花花露熏蒸消毒,方可安心。
周府花匠不疑有他,接过汗衫。当夜,那花匠便暴毙于自己房中,死状与王老板等人一模一样——满室异香,高热昏厥而亡。
同时,苏先生将一份匿名诉状并那瓶“百草甘露”及花粉样本,悄然送至临安府尹案头。诉状详述了毒理与作案手法,并首指张指挥使公子与周家花匠勾结之事。
府尹大惊,立刻派人密查。果然在张公子别院中搜出尚未使用的西域异兰花粉与配制“百草甘露”的原料,周家花匠亦暴毙,死无对证之下,张公子无从抵赖,只得招认因商业竞争失利,遂出此毒计。
案情大白,解药亦由苏先生根据花粉样本配制出来,王老板等人渐渐康复。
张府送上重金至芳尘巷答谢,却被苏先生原封退回。
他只留下一句:“香道通天道,可怡情,亦可杀人。心不正,莫碰香。”
此后,他依旧深居芳尘巷底,调制他的香。只是坊间多了一段传闻,说苏先生那鼻子,不仅能分辨世间万千香气,更能嗅出人心底最深处的污浊。
偶尔有心术不正者想求些“特别”的香,踏入芳尘巷,往往未至巷底,便被那无形无影、却又千变万化的香气所慑,惶惶然退走。
苏先生则在斗室中,轻嗅着一炉新成的香灰,淡淡道: “万物皆有其气。善气养人,恶气伤身。这鼻子,不过替天行道罢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6EF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