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府衙后街,有间不起眼的“墨古斋”,门面狭窄,常年弥漫着松烟墨和润版药水的气味。主人是个老雕版匠,姓沈,人称沈师傅。他寡言少语,整日伏在案前,就着窗棂透入的天光,执刀如笔,在坚硬梨木上刻划着精细的文字与图样。官府邸报、民间话本、甚至科举范文,多有出自他手。
沈师傅手艺超群,尤擅仿刻。任是何种字体、何种破损程度的旧版,他都能修补还原,甚至能根据零星笔画,推断出整个字的原貌,刻出新版与旧版浑然一体。但他脾气也怪,只接自己看得上眼的活儿,达官显贵的私活,若内容不堪,给再多银子也拒之门外。
近日,临安官学却出了一件震动士林的丑闻。今岁秋闱前夕,数份据称是“考官亲拟”的范文密卷,悄然在黑市流通,要价极高。其文章精妙,切题精准,笔法老辣,竟与几位有望出任本届考官的大人平日文风极为相似!若流传开来,不仅科举公平荡然无存,更将引发朝野巨震。
学政大人惊怒交集,严令追查密卷来源。然而,密卷印刷精良,用纸、用墨皆与官方无异,难以追踪。抓捕了几个贩卖者,皆是最底层的小角色,一问三不知。线索仿佛断在了一堆完美仿造的纸张墨迹里。
这日黄昏,学政大人的心腹师爷,带着一份重金购得的密卷,悄然而至墨古斋。
“沈师傅,您老给掌掌眼。”师爷屏退左右,将那份印制精美的密卷铺在沈师傅的刻案上,“瞧瞧这版,这墨,这纸……可能看出是何处的手笔?临安地界,能有此雕版功底者,屈指可数。”
沈师傅放下刻刀,净了手,这才俯身细看。他并未先看内容,而是伸出指尖,极轻地拂过纸面墨迹,感受其凹凸与浓淡。又将其凑近鼻尖,闭目细嗅。
“墨,是上好的松烟墨,掺了少量鱼胶,与官用邸报墨料同出一源,但胶性略重三分,应是新墨,火气未退尽。”他声音低沉,“纸,是泾县青檀皮纸,与官学试卷用纸一致,但……帘纹略疏半丝,应是同一批纸中品相稍次者,未入官库,流向了民间。”
师爷精神一振:“可能追查流向?”
沈师傅摇头:“难。”他转而将目光投向那些印刷的字迹,取出放大水晶镜,逐字逐句细看。尤其在一些字的钩捺转折、笔画交叉处停留良久。
看着看着,他花白的眉头越蹙越紧。
“不对……”他喃喃道,“这版……是高手所为,几乎乱真。但仿得了形,仿不了‘刀痕’。”
“刀痕?”师爷不解。
“嗯。”沈师傅指着其中一个“之”字的最后一捺,“原版官样字体,用的是‘顿挫刀法’,起刀藏锋,收刀回力,此处应有极细微的‘毛刺’,印出来墨色略深。而此版,用的是‘流畅刀法’,一气呵成,光滑无比,墨色均匀,却失了几分筋骨力道。”
他又指向几处笔画密集交汇之处:“还有这里,原版雕刻,需预留极细的‘容墨隙’,防止印刷时糊版。此版预留的间隙,比官版标准宽了半毫,应是刻版者习惯使然,或是……所用刻刀,刀尖比官定规格略钝了分毫。”
师爷听得云里雾里,却捕捉到关键:“您是说,从此版雕刻的刀法习惯和工具细微差异,能找出刻版之人?”
沈师傅沉吟片刻:“刻版如写字,每人都有自己难以完全掩饰的运刀习惯和工具痕迹。此人技法己臻化境,刻意模仿,但仍在这些极细微处,留下了破绽。只是……单凭此卷,难以锁定具体何人。”
他忽问:“此类密卷,最早于何处出现?经手之人,可有共同之处?”
师爷忙道:“最早几份,皆是从城南‘集贤书铺’流出的!但书铺老板坚称是有人匿名寄卖,己查无可查。”
“集贤书铺……”沈师傅目光微凝,“他家常年雇请的雕版师傅,是姓郑的那位吧?手艺不错,但惯用‘流畅刀法’,且去年冬曾摔损过一套心爱的刻刀,刀尖皆略有卷钝,我曾帮他打磨过。”
师爷瞳孔一缩:“您是说……郑师傅?”
“老夫什么也没说。”沈师傅垂下眼皮,继续拿起自己的刻刀,“只是这密卷的刻版者,必是极其熟悉官版格式、又能接触到相关物料、且惯用略钝刻刀之人。其目的,绝非仅为牟利,恐是受人指使,意在搅乱科场,其心可诛。”
师爷己是心中雪亮,匆匆告辞。
三日后,官府突查集贤书铺,从郑师傅处搜出尚未刻完的密卷新版以及剩余的官墨官纸。严讯之下,郑师傅招认,乃是受一位卸任官员重金收买,利用其曾在官书局做过事的经历,模仿考官文风,伪造范文,企图借此扶植自家子侄上位,并打击政敌。
科举舞弊大案就此告破,士林清誉得以保全。
学政大人亲至墨古斋道谢,见沈师傅仍在刻他的版,刀尖划过木料,发出沙沙轻响,沉稳依旧。
“沈师傅慧眼如炬,明察秋毫,本官佩服!”
沈师傅并未停刀,只淡淡应了一句:
“墨迹能仿,刀痕难藏。心里有鬼,下刀就有杂音。”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红尘隐侠(http://www.220book.com/book/6EF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