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府清苑县,地处京畿要冲,九省通衢,自古以来便是药材集散之地。县城南大街,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光滑如镜,两旁药铺林立,空气中终日弥漫着当归、黄芪、甘草交织的复杂香气。
众多药铺中,要数"济世堂"最是特别。掌柜的是个西十余岁的妇人,姓白,单名一个"芷"字。她总是一身素净的青布衫子,发髻梳得一丝不苟,只用一根普通的木簪固定。铺面不大,却收拾得井井有条,百子柜擦得锃亮,药碾、药秤摆放得规整有序。
白芷辨药的本事,在整个保定府都是出了名的。任你什么药材,她只需一看色泽、二闻香气、三尝味道,便能准确说出产地成色,甚至能辨出是何时采摘、如何炮制。有老主顾常说:"白掌柜这鼻子,比那猎犬还灵。"
这日清晨,天色灰蒙蒙的,像是要下雨的样子。城南药市刚开,各铺伙计正忙着卸货摆摊,白芷己在济世堂内忙碌多时。她正仔细地将新到的枸杞过筛,忽听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白掌柜!白掌柜可在?"县衙的张捕快带着个年轻人急匆匆闯进来,那年轻人怀里抱着个昏迷的老者,面色灰白。
"快,里边请。"白芷放下药筛,引他们到后堂诊榻前。她先是翻开老者眼睑看了看,又俯身细闻他唇边气息,眉头渐渐蹙起。
"不是急病,"白芷沉声道,手指搭上老者的腕脉,"是中毒。"
年轻人闻言脸色煞白:"师父昨日还好好的,还在药库整理药材,怎会..."
白芷不答,取来银针探入老者口中,取出时针尖泛黑。她又从怀中取出个小瓷瓶,倒出些白色粉末在掌心,凑近细闻。
"乌头、半夏、天南星..."白芷喃喃自语,"这三味药单独使用尚可,合在一起便是剧毒。"她转向年轻人,"昨日药库可进了新药?"
年轻人忙道:"只进了川乌,是仁和药行送来的。师父亲自验收的,我还记得他说这批川乌成色极好。"
白芷眼神一凝:"带我去药库看看。"
刘老先生的药库在城东,是清苑县最大的私家药库。一进门,各种药材的气味扑面而来,白芷却如鱼得水,径首走向新到的川乌。她取出一块,掰开细看断面,又放入口中轻尝,随即吐掉。
"这不是川乌,"白芷肯定道,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红尘隐侠》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是草乌,外表相似,毒性却大得多。而且..."她又拈起一点粉末在指尖揉搓,凑近鼻尖细闻,"上面还沾着半夏粉。"
张捕快恍然大悟:"有人调包了药材,还故意沾染其他药粉,制造中毒假象!"
案件顿时明了。原来刘老先生是县里最有名的药师,近日正在查验一批即将上贡的药材质量。定是有人怕劣质药材被揭穿,故意下毒。
白芷立即为刘老先生配了解毒方子:甘草、绿豆、金银花、防风,又加了少许蜂蜜调和。她亲自煎药,火候掌握得恰到好处。
三日后,真凶落网,正是仁和药行的掌柜。原来他将上等贡药偷换为劣质药材,从中牟取暴利,怕被刘老先生发现,便想出这等毒计。
白芷却在这日清晨发现柜上多了个锦盒,里面是支品相极佳的百年老参,须尾俱全,芦碗密布。附的纸条上只写着"谢"字,落款处画了个小小的药葫芦。
半月后,刘老先生康复,亲自来谢。见白芷正在后院教几个贫家子弟认药,不禁感慨:"白掌柜这手辨药的本事,怕是宫里太医也比不上。"
白芷只笑笑:"雕虫小技,不足挂齿。"
只有她自己知道,这身本事来自何处——二十年前,她还是太医院药房女官,因揭发上官以次充好、克扣贡药而被逐出京城。那支老参的包装手法,分明出自太医院旧人之手。锦盒内衬的黄色绸缎,更是宫内特有。
夜深人静时,白芷会取出个褪色的香囊,里面装着各色药草。其中最特别的是片干枯的花瓣,那是当年离京时,一个小药童偷偷塞给她的。花瓣虽枯,余香犹在。
正如这市井之间,总有药香般的正气在默默流传。济世堂的灯火,常常亮到深夜,为那些无钱看病的穷人义诊。白芷总说:"药材本是天地精华,不该成为牟利的工具。"
久而久之,清苑县流传开一句话:"有病莫慌,去找白姑娘;药到病除,还送红糖汤。"白芷听了,也只是淡淡一笑,继续捣她的药,教她的徒。
那支百年老参,最后被白芷切成薄片,分给了前来求诊的穷苦病人。她说:"再好的药材,不用来治病救人,便是死物一件。"
济世堂的门前,不知何时多了副对联:"但愿世间人无病,何妨架上药生尘。"这或许就是白芷最好的写照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6EF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