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84章《金石》

小说: 红尘隐侠   作者:坡无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红尘隐侠 http://www.220book.com/book/6EF3/ 章节无错乱精修!
 坡无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顺天府蓟州城,北倚燕山,南临运河,是通往塞外的咽喉要道。城中商贾云集,镖局、当铺、银号比邻而居,其中最负盛名的当属西大街的"永昌银号"。

这日清晨,银号刚开门,伙计正在擦拭柜台,忽见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农颤巍巍走进来,从怀中掏出一个布包,层层打开后,竟是十锭雪花纹银。

"小老儿要兑钱钞。"老农声音发颤,"这是闺女出嫁的嫁妆..."

柜头刘先生接过银锭,拈了拈分量,又对着光细看,脸色渐渐凝重。他取来试金石轻轻一划,银锭表面竟露出灰黑色的底子。

"老人家,"刘先生沉下脸,"你这银子不对啊。"

老农顿时慌了神:"这...这不可能!这是张家银铺兑的,说是足色纹银..."

正当争执时,银号后院转出个青衫男子。此人约莫三十五六年纪,面容清癯,手指修长,正是银号新来的鉴银师傅顾青舟。他接过银锭,只轻轻一拈,便道:"掺了铅,最多六成色。"

老农闻言,跌坐在地,老泪纵横:"那可是我卖了祖田才凑够的嫁妆啊..."

顾青舟扶起老人,细细询问。原来老农姓赵,家住城西赵各庄,为给独女置办嫁妆,将祖传的三亩水田卖了六十两银子。买主介绍他到张家银铺兑成银锭,说是方便携带。

"张家银铺..."顾青舟沉吟道,"可是开在南市的那家?" 老农连连点头。

顾青舟不再多言,取来一套特制的工具:试金石、对牌、戥子、银针。他将银锭置于案上,先观其色,再掂其重,最后用银针在隐蔽处轻轻一刺。

"看这里。"顾青舟指着针眼处细微的色差,"铅银比重不同,熔炼时会产生分层。这银锭表面是好的,内里却掺了大量铅锡。"

刘先生恍然大悟:"难怪试金石只验表面看不出问题!"

顾青舟又取来一碗清水,将银锭浸入:"足色纹银入水不溢,掺假则会溢出更多。"果然,水位明显上升。

案情顿时明了。原来近来蓟州城出现多起类似案件,都是农家卖田所得银两被兑成假银。州衙早己留意,却苦于找不到证据。

三日后,州衙差役突查张家银铺,在后院地窖中搜出熔银炉和大量铅块。银铺张掌柜供认不讳,原来他与几个田地中介勾结,专门坑骗卖田农户。

赵老农的银两最终追回,女儿的婚事也得以如期举办。事后老农特地送来一篮新麦面饼,顾青舟却只取了一个,余下的分给了银号伙计。

只有银号老掌柜知道,顾青舟这手鉴银的本事非同小可。那日他用的"水验法",乃是户部银库秘传的绝技;那套鉴银工具中,有一枚小小的银章,上刻"户部颁验"西字。

夜深人静时,顾青舟常对灯一枚断裂的银匙。那是他离京时,恩师所赠。匙身上刻着两行小字:"寸银寸心,勿失勿忘。"

原来顾青舟曾是户部银库大使,因揭发上官在饷银中掺假而被排挤,不得不辞官离京。那张家银铺的掺假手法,与他当年在户部所见如出一辙。

此后,顾青舟常在银号后院开设讲坛,教百姓识别假银的法子。他说:"金银本是天地精华,不该成为欺人的工具。"久而久之,蓟州百姓都称他"顾银眼"。

"纹银试金石,良心照汗青。"这或许就是顾青舟最好的写照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6EF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红尘隐侠 http://www.220book.com/book/6EF3/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