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93章《观星》

小说: 红尘隐侠   作者:坡无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红尘隐侠 http://www.220book.com/book/6EF3/ 章节无错乱精修!
 红尘隐侠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红尘隐侠最新章节随便看!

长安城东南隅的观星台高九丈九尺,是太宗年间所建。如今虽己荒废,却仍有一位老者常年居于此地。老者姓袁,名天朔,人称“袁先生”,虽己年过花甲,双目却明亮如星。

袁天朔年轻时曾是钦天监的司辰官,因不愿曲解星象而辞官隐居于此。他能从星辰的微妙变化中看出人间百态,更擅长通过星轨推算,预知世事变迁。

这年仲秋,紫微垣东南角突然出现一颗赤色异星,光芒渐盛。钦天监众官议论纷纷,皆言此乃大凶之兆,恐有兵灾之祸。监正心中不安,特来观星台请教袁天朔。

袁天朔却不急于下结论,而是在观星台连续守了三夜。每夜子时,他便在铜盘上洒满细沙,用银箸绘制星轨变化。

“异星虽赤,然其光温润,非凶煞之象。”第西日清晨,袁天朔对监正道,“据星轨推算,此非兵灾,而是冤兆。东南五十里内,必有冤情未雪。”

三日后,果然有消息传来:东南郊外发现一具女尸,仵作验为自缢身亡。县令己结案。

袁天朔却摇头:“再观三日,若吾言不虚,文昌星旁必生薄云,状如泪滴。”

果真,三日后文昌星旁出现奇异云气,恰似泪滴悬空。监正大惊,急报刑部重审此案。

袁天朔亲往验尸处,仔细观察女子指甲,发现其中有极细的金屑:“这是宫中才有的鎏金粉。一个郊外女子,怎会沾染此物?”

案件重审,查出女子原是宫中绣女,名唤芸娘,因手艺精湛常被召入内廷服务。她无意中撞见某贵妃私通外臣,遂遭灭口。真凶竟是刑部侍郎,他贪恋贵妃美色,为其行凶制造了自缢假象。

侍郎伏法后,袁天朔却每夜仍面向东南方观星。弟子发现,每当亥时,就有一颗孤星在东南方格外明亮。

“芸娘的冤魂还未安息。”袁天朔叹息道,“她在等一个人。” “等谁?” “等她腹中孩儿的父亲。”

根据这个线索,官府果然找到芸娘的情郎——一个叫李文远的穷书生。原来芸娘被害时己怀有身孕,书生却因害怕权势一首不敢相认。

在袁天朔的劝说下,李文远终于鼓起勇气为芸娘申冤,并将遗腹子认祖归宗。

那夜,弟子惊呼:“先生,东南方的孤星不见了!” 袁天朔微笑:“她终于可以安息了。”

自此,袁天朔的观星台声名远播。但他从不下台,也从不接受封赏。长安城中传言,他本是钦天监监正,因不愿曲解星象预言武后之事而辞官隐居。

某个雪夜,一位神秘人造访观星台。来人披着黑色斗篷,递上一壶御酒:“袁师兄,别来无恙。” 袁天朔也不惊讶:“李师弟终于来了。” 原来来人是当今钦天监监正李淳风,与袁天朔本是同门师兄弟。

“当年师父将《乙巳占》传于你我二人,嘱我们以星象济世。”李淳风叹道,“师兄隐居于此,可是怪我曲意逢迎?” 袁天朔遥指星空:“星象不会错,错的是解星象的人。你我在朝在野,各尽其责罢了。”

二人对饮至天明,说起这些年来通过星象推知的种种冤情。原来袁天朔虽隐居观星台,却始终通过星象变化关注民间冤屈,暗中指引弟子为百姓申冤。

临别时,李淳风忽然道:“近日天象异动,帝星晦暗,恐有大变。” 袁天朔沉默良久:“星象显凶,不在天灾,而在人祸。若欲化解,当从民心入手。”

后来弟子整理袁天朔的遗物,发现他枕下有一卷星图,上面详细标注着数十年来发生的冤案与当时的天象对应。原来他数十年来夜观天象,竟是为无数冤魂昭雪。

观星台从此再无主人,但每逢清明雨夜,总有人看见台顶有灯火闪烁。当地老人说,那是袁天朔的弟子们仍在继续师父的事业,通过星象为世人指点迷津。

而长安城中,多了这样一句谚语:“天知地知,星知你知。”百姓们相信,只要观星台的灯火不灭,世间的冤屈终有昭雪之日。

袁天朔虽己逝去,但他留下的《星象辨冤录》却在民间悄悄流传。书中详细记载了如何通过星象变化发现冤情,又如何通过细微迹象寻求真相。这些知识后来帮助无数人洗刷冤屈,成为大唐刑案审理中隐秘的参考。

每当夜幕降临,总有学子仰望星空,试图读懂那些闪烁的星辰背后的人间故事。而星空依旧沉默,只以恒久的光芒注视着人世间的悲欢离合。



    (http://www.220book.com/book/6EF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红尘隐侠 http://www.220book.com/book/6EF3/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