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4章 金丝笼困着“金丝雀”

小说: 一折戏终付山河   作者:喵北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一折戏终付山河 http://www.220book.com/book/6GWG/ 章节无错乱精修!
 

尹君落近来政务似乎颇为缠身,眉宇间常凝着一股挥之不去的躁郁。

或许是前朝哪处的奏报又触了逆鳞,或许是边关又起了不大不小的纷扰。这些,沈乐无从得知,亦无权过问。他只是更频繁地被传召至那间充斥着龙涎香与权力威压的暖阁。

今夜亦是如此。

暖阁内烛火通明,兽金炉里熏香袅袅,试图驱散秋夜的寒,却只营造出一种窒闷的暖。

尹君落半倚在软榻上,并未批阅奏章,只合着眼,指尖按着眉心,显是疲乏,却又不得安宁。

沈乐垂首静立在下方,如同一件等待被使用的器物。

“唱。”良久,上方传来一声简短的命令,带着不容置疑的倦怠。

沈乐依言上前两步,在早己备好的绣墩上轻轻坐了半幅。他调了调怀中琵琶的弦,冰凉的丝弦硌着指尖。

他略一沉吟,并未择那等绮丽柔媚的时新小调,指尖轻拨,流泻出的是一曲《渔樵问答》。

曲调算不得激昂,甚至有些疏淡旷远之意。他启唇,声音清泠,如同寒泉滴落玉石:

“……问渠哪得栖身稳,不在山间即水涯……名利场中风波恶,何如舟楫寄烟霞……是非不入渔樵耳,清风明月共一家……”

词句闲散,勾勒的是江渚之上渔夫樵子的对话,向往的是远离尘嚣、与世无争的散淡生涯。在这富丽堂皇的宫阙深处,在这位手握天下权柄的帝王面前唱来,字字句句都透着一股格格不入的异样。

尹君落依旧合着眼,似乎只是在听曲调,并未深究词中之意。

或许于他而言,这曲中世界遥远得如同另一个尘世,与他毫不相干。他只是需要一点声音,填充这令人烦躁的寂静,驱散政事带来的疲惫。

沈乐的歌声平稳,不见波澜。唯有在唱到“清风明月共一家”时,尾音几不可察地拖长了一丝,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怅惘,旋即湮灭在接下来的旋律中。

他一曲唱毕,余音袅袅散入暖香之中。

尹君落未曾置评,也未睁眼,只摆了摆手。

沈乐会意,止了琵琶,重又垂首静立,如同从未发出过任何声音。

又过了片刻,尹君落似是歇得乏了,睁开眼,目光扫过多宝格上陈列的珍玩,最后落在一幅新呈上来的画轴上。

“展开。”他吩咐侍立在侧的太监。

两名太监小心地将画轴展开,是一幅《秋山归隐图》。笔意苍润,墨色淋漓,描绘的是层峦叠嶂、秋色斑斓,山径深处,隐约可见一戴笠隐者,正负薪向着一处茅屋行去。

整幅画意境高远,透着一股超然物外的逸气。

尹君落起身,踱至画前,负手细看。他久在朝堂,于书画一道虽非专精,亦见识广博。

“笔力尚可,意境也算脱俗。”他评点道,语气平淡,听不出多少赞赏,更像是一种惯常的品鉴“只可惜,避世终究是怯懦者的勾当。天下熙攘,岂是躲入山野便能了之?”

他转头,目光似无意地掠过静立一旁的沈乐:“你觉此画如何?”

这问话来得突然,且毫无必要。一个玩物,懂什么画?或许只是一时兴起的随口一问,或许,又是一次不经意的审视。

沈乐心脏微缩,面上却不敢显露分毫。他上前一步,目光恭顺地落在画作上,只匆匆一瞥,便即垂下眼帘,作者“喵北”推荐阅读《一折戏终付山河》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声音低缓:“草民愚钝,不通画理。只觉……只觉这山色画得极好,很是幽静。”

他停顿了一下,像是努力思索着更恰当的措辞,声音更轻了些,几乎融在熏香里:“那樵子……能归家,总是好的。”

最后几个字,轻得如同叹息,旋即被他收敛。他重新低下头,一副惶恐于自己言辞粗陋、不敢妄加评议的模样。

尹君落闻言,目光在他低垂的头顶停留了一瞬。

那眼神深不见底,难以揣度。他似乎极淡地笑了一下,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嘲弄,不知是针对画中隐士,还是针对眼前这看似只识得“幽静”与“归家”的伶人。

“归家?”他重复了一遍,语气莫测“天下之大,莫非王土。又能归往何处?”

他没再看沈乐,转而吩咐太监:“收起来吧。匠气了些,终缺了份格局。”

画轴被缓缓卷起,那一片令人心向往之的秋山幽境,那一条归家的山径,那一个负薪的隐者,都被一点点吞没,最终消失于华贵的卷轴之中。

沈乐的目光随着那卷轴移动,首至它被太监捧走,方才收回。眼底深处,一丝极微弱的波动迅速平复,快得无人能捕捉。

方才那一瞥之间,画中的层林尽染、山居闲适,曾短暂地在他心中投下一片虚影,激起一丝难以言状的渴慕。然而那感觉稍纵即逝,留下的,是更深的窒闷。

尹君落己重回榻上,似乎失了品画的兴致,也失了听曲的闲心。他挥挥手,眉宇间重新聚起政事带来的沉郁。

“退下吧。”

“是。草民告退。”沈乐依礼躬身,一步步退出暖阁。

走出殿门,秋夜的寒气扑面而来,激得他微微一颤。身后的暖阁烛火辉煌,却似一个巨大的、华丽的牢笼。

他沿着熟悉的宫道往回走,月光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投在冰冷的地面上,孤单而伶仃。

他想起方才唱过的曲,看过的画。那曲中的烟霞舟楫,画中的秋山归径,离这西西方方的宫墙、离这身不由己的处境,是何等遥远。

那般世界,于他而言,只怕此生再也无法触及。

一种深刻的悲哀与无力感悄然攥紧了他的心脏。

然而,在这悲哀深处,却又有一点不肯熄灭的火星,顽强地存留着。

既不能明着反抗,不能言语冲撞,甚至不能流露出丝毫怨怼。那是取死之道。

但他还能唱。还能看。

在那精心选择的、暗藏机锋的词曲里,在那看似懵懂无知、实则刻意引导的品评中,他窃取了一丝微不足道的自主。

他将那无法宣之于口的向往,对自由的渴望,对这囚笼的厌憎,悄悄编织进艺术的经纬之中,如同一种无声的密语,一次只有自己知晓的、微小而倔强的抗争。

纵然无人听懂,纵然听懂了亦无人会在意。但这于沈乐而言,至关重要。

回到居所,殿内冷清空寂。他挥退宫人,独自坐在窗边。

窗外月色凄清,寒星数点。

他望了片刻,然后取过那架七弦琴。指尖落下,流泻出的并非方才在暖阁中所唱的《渔樵问答》,而是另一支更为古奥、也更为苍凉的曲子,调子里带着一种隐忍的、几乎被磨平了棱角的悲怆与不屈。

琴音低回,只在斗室之中盘旋,诉说着一个被困金丝笼中的灵魂,对广阔天地的渴望。



    (http://www.220book.com/book/6GW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一折戏终付山河 http://www.220book.com/book/6GWG/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