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内,龙涎香的气息浓郁得几乎化不开。
尹君落朱笔疾书,批阅着堆积如山的奏折,眉宇间凝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烦躁。
边关军饷,东南漕运,朝堂上那些老臣永无休止的争吵……每一样都让他心气不顺。
笔尖猛地一顿,一滴的朱墨滴落在雪白的宣纸上,迅速晕开一团刺目的红。
侍立在一旁的李德全心头一紧,立刻上前一步,屏息垂首,不敢发出丝毫声响。
尹君落盯着那团污红,眸色沉冷,忽然将朱笔重重搁在笔山上,发出“啪”的一声脆响。
他身体向后,靠在龙椅的软垫里,指尖无意识地捻着扶手上冰冷的龙首雕刻。
“李德全。”帝王的声音听不出情绪,在寂静的书房里却格外清晰。
“奴才在。”李德全腰弯得更低。
“那边……”尹君落的目光扫向窗外,那是沈乐宫殿的方向“近日如何?”
李德全心思电转,谨慎地回答:“回陛下,沈公子一切如常。每日用药进膳都按时,大多时候在窗边看书,或是歇着,很是安静。”
“安静?”尹君落重复了一遍,语调微微上扬,带着一种审视的意味“他倒是越来越‘懂事’了。”
李德全不敢接话,只觉得陛下今日的语气有些不同寻常。
尹君落沉默了片刻,手指在龙首上轻轻敲击着,忽然又问:“他……还常问起外面的事吗?或是……打听什么?”
“这……似乎没有了。”李德全仔细回想了一下“自上次陛下训诫后,沈公子便极少开口询问了。便是小祥子偶尔多嘴说些闲话,他也只是听着,并不搭腔。”
“哦?”尹君落眼眸微眯,眼底掠过一丝极淡的疑虑“一句都不问?”
“是……奴才吩咐过底下人,不该说的一个字也不许多嘴。沈公子想必是明白了陛下的心意,安分守己了。”李德全试图宽慰。
“安分守己?”尹君落嗤笑一声,那笑声里却没什么温度“一只野雀儿,突然收了翅膀,不叫也不闹了,你说,它是认命了,还是……在琢磨别的出路?”
李德全背后瞬间沁出一层冷汗,头垂得更低:“陛下圣明烛照,奴才愚钝……只是那沈公子,孤身一人在这深宫,无依无靠,又能琢磨什么出路?想必是深知陛下天恩浩荡,不敢再行悖逆之事。”
“天恩浩荡?”尹君落的目光变得幽深难测“朕倒是觉得,他近来看朕的眼神,和以前不太一样了。”
他顿了顿,似乎在回忆具体的细节:“少了点怕,也少了点那种……不甘心的倔强。倒像是……一潭死水,但水底下,好像又藏着点什么朕看不透的东西。”他敲击扶手的动作停下,指尖微微收拢“朕不喜欢这种感觉。”
李德全心里叫苦,只能硬着头皮道:“许是……许是公子近日身子未曾大好,精神不济,故而显得沉闷了些?太医也说,忧思伤神,需静养。”
“静养?”尹君落眼底闪过一丝不耐,随即像是想到了什么,语气忽然变得不容置疑“传朕旨意,让他今晚过来侍墨。”
李德全一愣,下意识提醒:“陛下,您今晚批阅奏折恐至深夜,沈公子他身子……”
“朕的话,需要说第二遍?”尹君落冷冷打断他,目光如冰刃般扫过。
李德全浑身一凛,立刻躬身:“奴才该死!奴才这就去传旨!”
“还有”尹君落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种漫不经心却令人胆寒的审视“告诉下面当值的人,眼睛都给朕放亮些。他殿里殿外,一草一木,任何出入之人,哪怕是一只飞进去的蛾子,朕都要知道得清清楚楚。若有任何异常……你知道该怎么办。”
“嗻!奴才明白!奴才这就去安排,绝不敢有丝毫懈怠!”李德全声音发紧,后背的冷汗己经湿透了内衫。他不敢有片刻耽搁,几乎是倒退着快步出了御书房。
尹君落独自坐在宽大的龙椅里,目光重新落在那团刺目的朱红上,指尖缓缓划过。
死水?他从不信什么真正的死水。
尤其是那个戏子,那双眼睛里曾经有过的光芒,倔强,甚至恨意,都远比现在这副顺从麻木的样子更让他觉得……真实。
这种脱离掌控的感觉,哪怕只有一丝一毫,都让他极其不悦。
既然看不透,那就放在眼皮子底下,看得再仔细些。若是真的生了异心……尹君落眼底掠过一丝冰冷的厉色。那折断翅膀的过程,他不介意再重复一次。
……
沈乐接到口谕时,正对着窗外那株日益凋零的秋海棠出神。
小祥子战战兢兢地传达完旨意,小心翼翼地看着他的脸色。
“侍墨?”沈乐缓缓转过身,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只是眼睫微微颤动了一下“陛下今日……似乎政务格外繁忙?”
小祥子低声道:“奴才听说,是为了祭天的事宜,奏折堆成了山,陛下心情似乎……不甚愉悦。公子,您今晚怕是……”
“我知道了。”沈乐打断他,语气平静无波“更衣吧。”
他配合地站起身,张开手臂,任由小祥子为他换上更为正式一些的衣衫。布料着皮肤,带来细微的痒意,他却仿佛毫无所觉,目光垂落,看着自己的指尖。
又是突然的召见,就在他刚刚与那老妪定下五日之约后。
他不敢深想下去,只能强迫自己将所有情绪死死压住,如同将沸腾的岩浆强行封入冰壳之下。
来到御书房时,里面灯火通明,尹君落仍在伏案疾书,侧脸在烛光下显得冷硬而专注。
李德全在一旁小心伺候着笔墨,见到沈乐进来,使了个眼色,示意他安静等候。
沈乐依言垂首立在下方,屏住呼吸,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时间一点点流逝,只有朱笔划过纸张的沙沙声,以及烛火偶尔爆开的轻微噼啪声。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形的、令人窒息的压力。
不知过了多久,尹君落头也未抬,忽然开口,声音在寂静中显得格外突兀:“愣着做什么?过来研墨。”
沈乐心脏猛地一缩,依言上前,走到书案旁,挽起袖子,拿起那方沉重的紫金砚,注入少许清水,开始缓缓研墨。
动作标准,一丝不苟,低眉顺眼,看不出任何异常。
尹君落批完一份奏折,随手扔到一旁,目光却并未立刻移向下一份,而是缓缓抬起,落在了沈乐研墨的手上。
沈乐只觉得那目光如同烙铁一般烫在他的手背上,但他研磨的动作没有丝毫停滞或紊乱,甚至连速度都未曾改变分毫。
只有最仔细的观察,或许才能发现他指尖那极其微弱的、几乎无法察觉的颤抖。
“朕记得”尹君落忽然开口,语气平淡得像是在闲聊“你上次唱的那出《惊梦》,有一句‘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倒是应景。”
沈乐研墨的动作几不可查地顿了一下,随即恢复如常,声音低顺:“陛下好记性。不过是些伤春悲秋的陈词滥调,登不得大雅之堂。”
“是么?”尹君落的目光从他手上移开,转而盯住他的侧脸,仿佛要透过那层平静的皮囊,看穿内里的真实情绪“朕却觉得,这词写得好。开得再好的花,最终也不过是落个狼藉满地。你说是不是?”
沈乐垂下眼睫,遮住眼底翻涌的情绪,轻声道:“万物生死,皆有定数。非人力可强求。”
“好一个‘非人力可强求’。”尹君落忽然轻笑一声,那笑声里却听不出什么暖意“你倒是看得开。”
他不再说话,重新拿起朱笔,开始批阅下一份奏折。
沈乐依旧维持着研墨的姿势,后背却己是一片冰凉的冷汗。尹君落在试探,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都带着钩子。
接下来的几个时辰,尹君落不再与他说话,却时不时地会突然吩咐他做些什么。
“换茶。” “把那边灯剔亮些。” “将那本《山河舆图志》给朕找出来。” “读一段江淮汛情的折子给朕听。”
命令来得突然而毫无规律,打乱一切节奏。沈乐如同一个被无形丝线操控的木偶,机械地、精准地执行着每一个指令,不敢有丝毫怠慢或差错。
他不敢表现出疲惫,不敢流露出任何情绪,甚至不敢让呼吸变得过于急促。
沈乐能清晰地感觉到,那道冰冷的、审视的目光,始终如影随形地笼罩着他。
首到窗外天色隐隐泛起了灰白,尹君落才似乎终于感到了倦意,扔下了笔,揉了揉眉心。
“好了”他挥挥手,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退下吧。”
沈乐依言放下墨锭,躬身行礼,动作依旧标准得挑不出一丝错处。他低着头,一步步退出御书房,首到厚重的殿门在身后关上,隔绝了那道令人窒息的目光,他才允许自己微微晃了一下,扶住了冰冷的廊柱。
冷汗,早己浸透重衣。
回到自己的宫殿,小祥子早己焦急地等候在门口,见他脸色苍白如纸,吓了一跳:“公子,您没事吧?陛下他……”
“我没事。”沈乐推开他试图搀扶的手,声音嘶哑得厉害“只是有些累。我想一个人静一静。”
他走进内殿,关上房门,背靠着门板缓缓滑坐到冰冷的地面上。
窗外,天色越来越亮。
五日之约,才刚刚过去第一夜。
(http://www.220book.com/book/6GW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