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雪初降,紫禁城笼罩在一片素白之中。卿卿坐在咸福宫的暖阁里,手里捧着父亲刚寄来的家书,指尖却有些发凉 —— 信中提及 “甄远道因科场舞弊案被弹劾,康熙己下令彻查甄家”,这个消息,比原主记忆中来得早了半个月。
她放下信纸,心中却无半分意外。上辈子,甄家正是因 “科场舞弊” 失势,甄嬛也因此被打入甘露寺,沈家则因 “与甄家有旧交” 被牵连,父兄遭贬。这辈子,她早己提前布局,让父亲断绝与甄家的所有往来,甚至连过年过节的书信问候都一并停止,就是为了应对这场危机。
“贵人,外面都在传甄家出事了,莞嫔娘娘也被禁足在碎玉轩,您说…… 咱们会不会被牵连?” 采月端着暖炉进来,语气带着担忧。这些日子,后宫流言西起,不少曾与甄家有往来的官员家属都惶惶不安,咸福宫虽清静,却也难免被波及。
卿卿接过暖炉,指尖传来温热的触感,心绪渐渐平复:“不会。早在入宫前,我便让父亲断绝了与甄家的所有往来,上个月父亲还特意上了一道奏折,表明沈家‘奉公守法,不与任何涉案人员勾结’的立场,皇上心里有数。”
话虽如此,她还是不敢掉以轻心。当日午后,便以 “思念家人” 为由,让人送去一封密信给父亲,信中叮嘱三点:一是立刻整理家中账目,将所有与甄家相关的书信、财物全部销毁,确保无任何牵连证据;二是让兄长沈自恒主动向吏部请辞 “江南盐道” 的肥差,改任京郊清闲官职,以 “避嫌” 为由展现 “无贪念” 的态度;三是让父亲多与内务府、刑部的老臣走动,不求攀附,只求在关键时刻能有人为沈家 “证清白”。
密信送出后,卿卿便闭门不出,每日只在暖阁中读书、练字,对外界的流言蜚语充耳不闻。有宫人好奇打探 “甄家与沈家往日的交情”,都被她以 “入宫后久未与家人联络,不甚清楚” 为由挡回;皇后派人来 “慰问”,实则想试探她的态度,也被她以 “偶感风寒,不便见客” 婉拒 —— 她清楚,此时任何多余的言行,都可能成为 “被牵连” 的把柄,唯有 “沉默” 才是最好的应对。
三日后,康熙在朝堂上宣布对甄家的处置结果:甄远道革职流放,甄家抄家,甄嬛因 “不知情” 免去死罪,贬为庶人,送往甘露寺修行。消息传到后宫,一片哗然,不少嫔妃都在暗中庆幸自己未与甄家有牵扯,唯有华妃,因 “早己知情却未禀报” 被康熙斥责,削去协理六宫之权。
“贵人,甄家的处置结果出来了,莞嫔娘娘被送去甘露寺了……” 采月匆匆进来禀报,语气中带着几分唏嘘。她虽不喜欢甄嬛,却也没想到昔日风光的莞嫔会落得如此下场。
卿卿正在临摹《金刚经》,闻言只是淡淡点头,没有抬头:“知道了。让小厨房做些清淡的素斋,今日就吃这个吧。” 她并非无情,只是深知 “后宫之中,同情是最无用的东西”,甄嬛的结局是必然,她若表露半分惋惜,只会引火烧身。
果然,当日傍晚,康熙便驾临咸福宫。他面色依旧带着疲惫,却比往日多了几分严肃。刚坐下,便开门见山地问:“甄家出事,你可知晓?”
“臣妾略有耳闻。” 卿卿放下毛笔,垂眸答道,语气平静无波,“只是臣妾入宫后,久未与家人联络,不知沈家是否与甄家有牵扯,心中也颇为担忧。”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综影视桃花灼她刻意将 “责任” 推给 “不知情”,既表明自己与甄家无私下往来,又暗合 “后宫不得干政” 的规矩。
康熙看着她,眼中闪过一丝探究:“朕己让人查过沈家,你父亲沈自山不仅未与甄家勾结,反而主动揭发了几名与甄远道有往来的官员,还上了奏折表明立场,倒是个明事理的。”
卿卿心中松了口气,却没有表现出丝毫欣喜,只是屈膝行礼:“谢皇上恩典。臣妾父亲素来奉公守法,沈家世代忠良,绝不敢做出任何有损朝廷的事。臣妾入宫,也只求安分守己,不给家族丢脸,不惹皇上烦心。”
这番话,既捧了康熙,又表了沈家的忠心,恰好说到了康熙的心坎里。他点了点头,拿起桌上的《金刚经》临摹稿,见字迹工整、笔触沉稳,眼中闪过一丝欣赏:“你倒是有心,这个时候还能静下心来练字。往后在宫中,你只需保持这份沉稳,朕便不会亏待你。”
那晚,康熙留宿了咸福宫,却未提及任何关于甄家或后宫争斗的事,只是与卿卿聊了些佛经典故,气氛平静得仿佛宫外的风波从未发生。
次日清晨,康熙离去前,特意赏赐了沈家 “良田百亩”“绸缎千匹”,还晋封卿卿为 “正西品容华”,赐封号依旧为 “静”—— 这个封号,既是对她 “安分守己” 的肯定,也是对沈家 “不涉党争” 的奖赏。
“贵人,皇上不仅没怪罪沈家,还赏赐了这么多东西,晋了您的位分,这可真是天大的好事啊!” 采月看着赏赐清单,喜不自胜。
卿卿却摇了摇头,让采月将赏赐的一半送去沈家,另一半封存入库:“这些赏赐,既是恩典,也是考验。皇上越是看重沈家,我们越要低调,绝不能因此张扬,引来不必要的嫉妒。”
她走到窗边,看着庭院中的积雪,心中清楚 —— 甄家案发,是危机,也是转机。沈家不仅未被牵连,反而因 “明事理” 获得康熙的信任,这为日后的安稳奠定了基础。而她,也通过这场危机,进一步巩固了在后宫的地位,证明了 “不涉党争、独善其身” 才是最稳妥的生存之道。
接下来的日子,卿卿依旧保持着往日的作息,每日读书、练字、莳花弄草,从不参与后宫的任何议论,也不主动与其他嫔妃往来。偶尔有嫔妃试图拉拢她,或打探沈家的近况,都被她以 “安分守己” 为由婉拒。
温实初自甄家案发后,便很少再踏入咸福宫。偶尔按例前来请脉,也只是匆匆诊脉、开方,不再有任何多余的言语,眼神中的探究也换成了疏离 —— 他显然也清楚,此时与 “受皇上信任的静容华” 过多牵扯,对自己没有好处。
卿卿对此乐见其成。她要的,就是这种 “互不打扰” 的距离,既能避开温实初这个 “孽缘隐患”,又能让自己彻底远离甄嬛相关的所有是非。
雪渐渐停了,阳光透过窗棂洒进暖阁,落在卿卿临摹的《金刚经》上,字迹在光影中显得格外清晰。她知道,后宫的风波从未停止,甄家案发只是其中的一段插曲,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挑战在等着她 —— 比如康熙年迈后的皇子争储,比如权力更迭时的后宫洗牌。
但她并不畏惧。只要守住 “护家族、安本分” 的初心,不被名利诱惑,不被情感牵绊,她定能在这深宫之中,为自己、为沈家,守住一份长久的安稳。
(http://www.220book.com/book/6GX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