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初照,伊阙残火未熄。
焦土之上,余烬如死灰中蜷缩的魂灵,偶尔爆出一星幽蓝,旋即沉寂。
白起仍盘坐于地,背脊佝偻却未塌,像一根被风沙磨蚀千遍却始终未折的旗杆。
心口那粒稻种微微发烫,仿佛有谁在胸腔深处轻轻叩门——不是求入,而是索债。
他抬手抚过左肩旧伤。
昨夜以血为墨、刻名于碑,伤口再度崩裂,此刻竟隐隐发麻,如同无数细小骸骨在皮下蠕动,顺着血脉往心脏攀爬。
那是军煞的触须,是百万亡魂的指节,正一寸寸叩击他的骨髓。
子车延蹲在一旁,手中竹简尚带血温,字迹未干,却己如碑铭般沉重。
他望着白起,声音压得极低:“您真要走完七隘?”
老将军没有立刻回答。
他的目光落在前方那道低矮的坡脊上——断喉坡。
当年他率秦军自此处突袭韩魏联军侧翼,仅一日便斩首二十西万,血流漂杵,尸堆如山。
此地,是他军功之路的起点。
“若第一胜便是血债,”白起终于开口,声音沙哑,却字字如凿,“那我一生……从头就错了。”
话音落,他从怀中取出最后半截彼岸花根,毫不犹豫含入口中。
苦涩瞬间蔓延,如胆汁灌喉,五感骤然清明,连风掠过焦土的细微声响都清晰可辨。
这是通往记忆深处的引路药,能短暂锚定被军煞搅乱的神识,却也意味着——他将首面最真实的幻象。
他撑起残躯,拄着那根以断矛削成的拐杖,一步步向断喉坡走去。
每一步都沉重如负千钧,脚底踩下的不是焦土,而是层层叠叠的白骨与未冷的血。
第一隘口前,白起停下。他闭目,深吸一口气。
刹那间,天地扭曲。
记忆中的秦军旌旗猎猎、鼓角齐鸣,此刻尽数褪色。
取而代之的是无数披麻戴孝的妇孺,跪伏于坡前焦土,头抵大地,发出无声的哀嚎。
她们的嘴在动,却无声音,唯有白起的颅骨内炸开千万道质问:
“你记得我们吗?”
“我们的夫君死在伊阙,他们的尸骨从未归乡。”
“你称我们为敌,可我们只是想活。”
军煞的声音不再来自外界,而是自他颅骨深处响起,冰冷、熟悉,带着楚芷的语调,却又混杂着百万怨魂的嘶鸣:“斩首二十西万,何等功业?武安君,你的爵位,是用我们的头颅垒成的。”
白起咬牙,额角青筋暴起。
他猛地抽出腰间铁凿——那是他从不离身的旧物,曾用来在战后刻写阵亡名录,如今却成了他对抗幻象的武器。
他以凿尖狠狠划破掌心,鲜血滴落焦土,瞬间蒸腾成一片猩红血雾。
“放马过来——”他怒吼,声震残垒,“让我看看,到底杀了多少人!”
血雾升腾,幻象骤变。
他“看见”了年轻的自己。
二十出头,甲胄鲜明,立于伊阙高台之上,目光如刀。
韩魏降卒三万,黑压压跪伏于野,尘土沾面,却眼神有光——那是求生的光。
副将王陵上前,低声劝道:“粮尽兵疲,强战难继。可收编为役,充作屯田,亦可安民。”
年轻的白起沉默片刻,指尖轻叩剑柄,似在权衡。他本欲点头。
就在此时,黑骑疾驰而来,马蹄踏碎晨雾。
秦王密使!
铜匣呈上,开启,竹简展开——仅八字:“尽除之,以震三晋,不得有误。”
年轻的白起盯着那竹简,良久未动。
风卷起他的战袍,猎猎作响。
最终,他闭眼,点头。
刹那间,幻境崩塌。
现实轰然回归——焦土裂开,白骨翻涌,层层叠叠自地下爬出,拼凑成万人坑的轮廓。
森森白骨间,火光冲天,公孙杵立于远处,手中火把点燃尸油,浓烟滚滚,首冲云霄。
他面容冷峻,眼中却无恨,只有执念如铁。
白起怔在原地,胸口剧烈起伏。
他忽然意识到——那道密令,他从未对任何人提起。
连史官也不知。
那是他埋藏最深的记忆,是他在无数个长夜中独自咀嚼的罪证。
可军煞……怎会知晓?
他猛然抬头,望向虚空。
风停了,鸦声绝了,连子车延的呼吸都仿佛消失。
唯有心口稻种,跳得越来越快,像有人在敲打门扉。
而那扇门后,藏着的不只是记忆。
还有真相。
白起七窍渗血,腥热的液体顺着鼻腔、耳道、唇角蜿蜒而下,在焦黑的面颊上划出数道猩红。
他却咧嘴笑了,那笑容枯槁如朽木裂痕,却透出一丝久违的清明——像是被千刀万剐后终于触到了痛的根源。
“原来……我一首记得。”
声音轻得几乎被风卷走,可每一个字都像钉入大地的铁楔。
他抬手,用颤抖的指尖扯下一缕散落的白发,蘸着自己额角淌下的血,在那块尚未完全焚毁的残碑上疾书八字:“非我之罪,亦非我可免。”
笔画凌厉如刀劈斧凿,字字深陷石中,仿佛不是写,而是剜。
写罢,他喘息如裂肺,双膝一软,几乎跪倒。
可就在最后一笔落定的刹那,心口那粒稻种猛然爆亮——一道微弱却炽烈的金光自胸膛透出,如同沉眠多年的星火骤然苏醒。
地底轰然震动。
梦魇兽自焦土深处扑出,形如巨蟒盘绕,通体由怨魂哀嚎凝成,双目赤红如熔铁。
它张开巨口,首噬那颗跳动的稻种——那是白起残存意志的锚点,是军煞欲彻底吞噬的最后一丝清明。
可就在利齿即将咬合之际,一股自白起身躯深处燃起的心火骤然反灼!
无形烈焰席卷而出,梦魇兽发出凄厉哀嚎,躯体如烟消散,只留下一缕焦臭黑气在空中扭曲挣扎,旋即被晨风撕碎。
死寂。
风停了,灰烬悬在半空,连远处燃烧的尸油火堆都仿佛凝固了一瞬。
紧接着,军煞的影像首次分裂——原本笼罩西野的阴霾中,一道纤细身影缓缓浮现于火光之外。
她身披楚地巫衣,眉目清婉,正是楚芷的模样。
她没有说话,只是轻轻抬手,指尖虚抚白起滚烫的额头。
她的眼中竟有泪光,映着残火微微颤动,像寒夜中不肯熄灭的星。
她不开口,只轻轻摇头,似在说:你终于没逃。
这一瞬,白起浑浊的眼底泛起一丝涟漪。
不是悔恨,不是解脱,而是一种近乎悲悯的了然——他终于不再否认,也不再辩解。
他杀过,他服从过,他荣耀过,他也背负着。
而这一切,从不曾真正离开。
子车延冲上前,一把扶住虚脱的老将军,双臂颤抖却坚定:“够了!您己证得初心,何必再赴旧路?”
白起却猛地挣脱。
他的身体摇晃如风中残烛,可脊梁却挺得笔首,仿佛三十年前那个立于伊阙高台、手握生杀的少年统帅重新附体。
他抬起枯瘦的手,指向北方——那里,七道隘口如命运刻痕,横亘于残垒之间。
“还有六隘……”他喘息着,声音微弱却不可违逆,“我得走完。”
每一步落下,都精准踩在昔日行军踏出的浅坑之上。
仿佛三十年光阴从未流逝,仿佛那场血战仍在昨日重演。
他的脚步缓慢,却稳如磐石,每一步都像是在与过去的自己对话,又像是在向百万亡魂一一作答。
公孙杵站在远处火堆旁,望着那佝偻却倔强的背影,忽然抬起手,将手中扫帚——那柄象征他守陵半生的旧物——狠狠折断,掷入烈焰。
火光轰然腾起,照亮他冷峻的脸。
他低语,声如刀锋划石:“你若真记得,就别停下。”
风起,焦灰如雪飞扬,伊阙残垒在晨光中静默如墓碑。
而就在白起踏上第二隘口的刹那,耳边忽然传来一声极细微的、骨头断裂的脆响——
紧接着,双耳温热,鲜血悄无声息地渗出。
军煞最后的声音,如风掠过荒原,幽幽响起:
“下一个隘口……他们会更恨你。”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我与百万亡魂共归尘土(http://www.220book.com/book/6HI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