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9章 健康讲座的行与课后回访的暖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烟火里的暖恋:当环卫之子遇上单 http://www.220book.com/book/6JQH/ 章节无错乱精修!
 

周六清晨的望溪巷,晨光裹着元宵节的余温,洒在青石板路上。巷口老槐树上的棉花灯还亮着,与红灯笼相映,把广场照得格外温馨。社区食堂旁的讲座场地早己布置妥当 —— 红色的 “望溪巷糖尿病健康讲座” 横幅挂在中央,几十把蓝色塑料椅按序摆放,每把椅子上都放着本健康手册和一张 “元宵食用指南”,旁边的桌子上,血糖检测仪、试纸、无糖茶整齐排列,糯米与茶叶的淡香混着晨光,格外舒心。

林建军出门时,母亲正把刚煮好的无糖小米粥装进保温桶,又往他帆布包里塞了袋无糖饼干:“给听讲座的老人们垫肚子,早上空腹听太久,容易饿。” 她帮林建军把外套的扣子扣好,目光落在他手里的讲座流程表上,又叮嘱:“现场人多,你和小李多盯着点,帮老人递资料、倒茶水;张医生演示测血糖时,记得帮老人们排队,别拥挤。”

林建军点点头,把 “讲座现场分工表” 和 “课后回访记录表” 放进内袋 —— 分工表上,他负责引导老人、协助测血糖,小李负责分发资料、维持秩序,每项职责都标得清清楚楚;回访记录表则按 “姓名、讲座反馈、血糖数据、备注” 分了栏,赵奶奶、周爷爷、马爷爷的名字用红笔圈出,怕遗漏重点老人。“妈,我中午跟小李在社区食堂吃,讲座结束后要回访几位老人,问问他们听得懂不,您和爸不用等我。”

骑上电动车往社区广场走,巷子里的热闹比往日更浓 —— 孙记小卖部的孙大爷正推着小推车,往讲座场地送热水,嘴里念叨着 “老人们爱喝热的,多备点”;卖炒货的王大爷把刚炒好的瓜子装成小袋,放在场地旁,笑着说 “听累了吃点,解闷”;社区超市的老板则帮老人拎着折叠凳,脚步轻快:“您慢点,前面有位置,我帮您占着。”

到了场地,小李己经在门口迎接老人了,手里拿着份签到表,旁边放着个热水壶。“林哥,早!张医生刚到,正在调试血糖检测仪,咱们先引导老人签到,按顺序入座。” 小李说着,把签到表递过来,上面己经有几位老人的签名,字迹工整。林建军点点头,把保温桶递过去:“你先给早到的老人分粥,我去帮张医生调试仪器,咱们分工快,别让老人等急了。”

走进场地,张医生正俯身调试血糖检测仪,屏幕上显示着 “准备就绪” 的字样。“建军,你来啦!” 张医生笑着递过一张试纸,“仪器都调试好了,一会儿现场试测,保证数据准确;我还准备了份‘糖尿病饮食清单’,把适合老人吃的蔬菜、水果都列出来了,等讲座结束分发给大家。” 林建军接过清单,上面用彩色笔标注了 “推荐吃”“适量吃”“避免吃”,比如 “菠菜、苹果推荐吃”“红薯、香蕉适量吃”,清晰明了。

9 点整,讲座准时开始。张医生站在台前,手里拿着健康手册,从 “糖尿病饮食误区” 讲起:“很多老人觉得糖尿病不能吃水果,其实不然,像苹果、梨,每天吃半个,没问题。” 他边说边指着手册上的示意图,“大家看,吃水果最好在两餐之间,别饭后吃,避免血糖升高。” 台下的老人们听得格外认真,有的拿着笔在手册上记重点,有的互相讨论:“原来香蕉能适量吃,我之前都不敢碰。”

林建军在旁边帮老人递资料,看见赵奶奶正眯着眼睛看手册,赶紧走过去,用手指着重点内容:“奶奶,您看这里,红薯一次吃 100 克,相当于半碗米饭,吃了红薯就少吃点主食。” 赵奶奶点点头,眼里满是欢喜:“听你这么一说,我就懂了,之前总怕吃错。”

10 点左右,到了现场试测血糖环节。老人们排着队,林建军帮着消毒、递试纸,小李则在旁边记录数据。周爷爷坐在椅子上,有点紧张:“建军,测血糖疼不疼?我怕疼。” 林建军笑着安抚:“爷爷,不疼,就像被蚂蚁叮了一下,很快就好。” 张医生轻轻扎了下周爷爷的手指,挤出一滴血,试纸接触后,屏幕很快显示 “6.2mmol/L”。“您的血糖很正常,平时饮食控制得好!” 张医生笑着说,周爷爷悬着的心终于放下,脸上露出了笑容。

中午 11 点,讲座结束。老人们围着张医生提问,有的问 “能不能吃玉米”,有的问 “散步多久合适”,张医生都一一耐心解答。林建军和小李则忙着收拾场地,把手册、指南收进箱子,把血糖检测仪擦拭干净。王书记看着热闹的场景,笑着说:“辛苦你们了!今天来了 35 位老人,反馈都很好,说下次还要办这样的讲座。”

吃过午饭,林建军和小李开始课后回访,第一站就是赵奶奶家。刚到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评剧的调子。林建军轻轻推开门,看见赵奶奶正坐在沙发上,手里拿着健康手册,旁边放着刚记的笔记,上面写着 “红薯 100 克、苹果半个”。“奶奶,我们来问问您,今天的讲座听得懂不?” 林建军走过去,把无糖饼干放在桌上。

赵奶奶笑着点头,拿起笔记:“听得懂!张医生讲得通俗,你又帮我指重点,我都记下来了。” 她指着手册上的饮食清单,“我下午就去买菠菜、苹果,按上面说的吃,再也不怕血糖高了。” 林建军帮赵奶奶把笔记整理好,又叮嘱:“奶奶,有不懂的随时给我打电话,别自己瞎琢磨。”

离开赵奶奶家,两人往周爷爷家走,路过社区超市时,林建军进去买了袋玉米碴,周爷爷昨天说想知道玉米能不能吃,今天特意给他带点。到了周爷爷家,他正坐在阳台晒太阳,手里拿着 “元宵食用指南”,旁边放着刚测完的血糖试纸。“爷爷,我们来看看您,今天的讲座听得怎么样?” 林建军走过去,把玉米碴放在桌上。

周爷爷举起试纸,笑着说:“听得好!张医生说玉米能吃,我下午就煮点玉米碴粥;你看,我刚测的血糖,6.1mmol/L,正常!” 林建军把数据记在回访记录表上,又帮周爷爷把玉米碴放进米缸:“爷爷,您煮的时候少放糖,按讲座说的,清淡点好。” 周爷爷点点头,眼里满是放心:“好!听你的,以后饮食都按讲座说的来。”

到马爷爷家时,己经快下午 2 点了。马爷爷正坐在门口听收音机,里面播放着讲座录音,旁边的小桌上放着本健康手册,上面画满了红圈。“爷爷,我们来问问您,讲座内容听得懂不?” 林建军走过去,帮他把收音机音量调小。

马爷爷笑着说:“听得懂!张医生讲的‘怎么看血糖值’,我都记下来了,以后自己测,也知道正常不正常。” 他指着手册上的 “运动建议”,“我还按上面说的,下午散步 20 分钟,感觉舒服多了。” 林建军帮马爷爷测了测血压,126/80,很正常,他把数据记下来,又叮嘱:“爷爷,您支气管炎刚好,散步别太累,累了就歇会儿。”

傍晚时分,晚霞把望溪巷染成了橘红色,社区广场的灯光亮了起来。林建军和小李回到警务室,翻开值班记录本,小李认真地写下:“周六协助社区开展糖尿病健康讲座,引导 35 位老人参与,协助张医生为 12 位老人现场测血糖,分发健康手册、元宵食用指南各 35 份;课后回访赵奶奶、周爷爷、马爷爷,反馈良好,均表示听懂讲座内容,将按建议调整饮食、运动。”

林建军看着记录,笑着说:“写得很详细,明天咱们把讲座反馈整理成总结,给王书记看看,再问问老人们还想了解哪些健康知识,比如关节护理、心血管保健,下次好安排讲座。” 小李点点头,把记录本放进抽屉:“好!我明天一早就整理总结,保证把老人们的需求都记下来。”

离开警务室,林建军骑上电动车往家走,夜色渐深,望溪巷的灯笼亮得更显眼了。路过赵奶奶家,看见她正跟邻居分享健康手册,脸上满是笑容;路过周爷爷家,听见里面传来煮玉米碴粥的香味;路过马爷爷家,看见他正坐在门口散步,手里拿着健康手册。林建军心里满是踏实 —— 讲座现场的忙碌,课后回访的耐心,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却能让老人们的健康有保障,让望溪巷的日子满是温暖。

他明白,望溪巷的 “平凡坚守”,不是一时的行动,而是长久的守护;不是空洞的计划,而是细致的落实。藏在讲座的每一个环节里,藏在回访的每一句话里,藏在对街坊的每一份牵挂里,这是他作为望溪巷民警最珍贵的价值,也是他这辈子最想坚持的事。

回到家,推开门就闻到饭菜的香味,母亲正站在门口等他,手里拿着双干净的拖鞋:“回来啦?快洗手吃饭,你爸特意做了你爱吃的红烧肉,还煮了玉米碴粥,按讲座说的,少放了盐。” 林建军把今天讲座、回访的情况跟母亲说了说,母亲听了,笑着说:“你做得对,讲座办得成功,老人们学到知识;回访及时,能帮他们解决疑问,望溪巷有你这样的民警,真是街坊们的福气。” 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吃着热乎乎的饭菜,聊着明天整理总结的计划,窗外的灯笼光映在窗纸上,屋里的暖意融融,望溪巷的日子,就在这样的守护与温暖中,继续书写着平凡又珍贵的日常。

默默的小猪猪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http://www.220book.com/book/6JQ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烟火里的暖恋:当环卫之子遇上单 http://www.220book.com/book/6JQH/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