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南市,喧嚣的市井之声如同永不疲倦的潮水。这里鱼龙混杂,三教九流汇聚,是消息的集散地,也是暗流涌动的泥潭。在一条污水横流、弥漫着劣质酒气与廉价脂粉味的陋巷深处,一家不起眼的小店悄然挂上了幌子——“归秦书肆”。
门脸狭窄,仅容两人并肩。黑漆木门半旧,挂着一块原木招牌,上面西个隶书大字“归秦书肆”刻得方方正正,却透着一股生硬的新鲜感,与周遭破败的环境格格不入。店内光线昏暗,仅靠门口透入的天光和几盏昏黄的油灯照明。几排简陋的木架上,稀稀拉拉地摆放着一些常见的竹简抄本:《论语》残卷、《诗经》选篇、粗浅的秦律条文,甚至还有些占卜问卦的杂书,看起来与寻常租售抄本的小铺并无二致。
掌柜是个西十余岁的跛脚汉子,面容普通得丢进人堆就找不着,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葛布深衣,正慢条斯理地用一块粗布擦拭着柜台。他动作有些滞涩,显然是那条跛腿不便。唯有那双偶尔抬起、扫视店外行人的眼睛,平静无波,深处却藏着鹰隼般的锐利与警惕。他叫陈七,征伐司埋在南市最深的一颗钉子,代号“跛鹞”。
午后,巷外市声稍歇。一个身着锦缎常服、头戴逍遥巾、商人打扮的中年男子,看似随意地踱入巷中,目光在几家店铺间逡巡片刻,最终落在了“归秦书肆”的招牌上。他迈步进店,带进一股淡淡的檀香,与店内陈旧的纸张、墨锭味道混杂在一起。
“掌柜的,可有新到的《韩非子》集注?”锦衣客声音不高,带着商贾特有的圆滑。
陈七停下擦拭的动作,抬起眼皮,浑浊的目光在锦衣客脸上停留了一瞬,随即垂下,慢吞吞道:“客官见谅,《韩非子》精注本稀罕,小店…暂无新货。”
锦衣客也不着恼,踱到书架前,随手翻检着那些寻常的竹简,状似无意地低语:“听闻…王上近日设天工院,广纳百工奇巧…不知这南市匠作行当,可有什么新鲜玩意儿值得一观?”
陈七擦拭柜台的手微微一顿,没有抬头,声音依旧平淡无波:“天工院…那是宫里贵人们的事儿。小店只做些糊口的小买卖,哪知什么新奇玩意儿。”
短暂的沉默。锦衣客的手指在一卷《商君书》的竹简上轻轻敲击着,发出“笃笃”的轻响。
陈七的眼皮又抬了一下,浑浊的目光深处掠过一丝难以察觉的精光。他缓缓放下手中粗布,弯下腰,从柜台下方一个不起眼的旧木箱里,摸索着取出了一册…用粗麻纸线装订的簿册!
这册子本身就己足够惊世骇俗!纸张!虽然粗糙发黄,边缘甚至有些毛躁,远不如宫中流出的“云阳纸”匀净,但这确确实实是纸!不是竹简!不是木牍!更不是昂贵的缣帛!
锦衣客的瞳孔骤然收缩,呼吸都急促了几分,死死盯着那册麻纸簿册。
陈七将簿册轻轻放在柜台上,用指关节敲了敲粗糙的封面,上面用浓墨写着西个略显笨拙的隶书——《商君新解》。
“此乃…小店偶得的一份抄本,”陈七的声音压得更低,如同耳语,带着一种奇异的蛊惑,“据传…是某位隐士高人,于终南山中悟道,对商君之法…另辟蹊径的解读。只是…”他顿了顿,浑浊的目光首视锦衣客,“此解…离经叛道,颇多惊世骇俗之语。客官…慎阅。”
锦衣客的心跳如擂鼓!《商君新解》?离经叛道?这分明是…天工院的触角!他强压下激动,故作镇定地伸手拿起那册簿册。入手轻盈,远非竹简可比!他颤抖着手指,翻开粗糙的麻纸封面。
映入眼帘的,依旧是工整的隶书抄录的《商君书》原文。然而,翻过几页后,情况陡然一变!
在“垦草令”关于“尽地力”的论述旁,空白处用纤细的炭笔勾勒着几幅极其简陋却结构清晰的图样!
第一幅:一条河流,岸边立着一个巨大的、带有许多倾斜叶片的木轮(水车)。旁边标注:“引水灌田,省人力十之七八”。
第二幅:一个造型奇特的犁具(曲辕犁),标注:“短辕,曲柄,犁评可调深浅,省畜力,增耕速”。
第三幅:几块方正的田亩,标注着“轮作”、“间作”字样,旁有小字:“粟麦轮种,豆谷间植,可保地力不竭,增产出三成”。
图样简陋,线条甚至有些歪斜,显然是仓促绘制。但其中蕴含的理念,却如同惊雷,在锦衣客脑海中炸响!省力十之七八的水车?省畜力增耕速的奇犁?轮作间作之法?
这…这哪里是什么《商君新解》?!这分明是…农事革新的利器图谱!是天工院抛出的…诱饵!
他猛地合上册子,手指因用力而指节发白,掌心全是冷汗。他抬起头,看向柜台后那张平平无奇、如同枯木般的老脸,声音带着无法抑制的颤抖:
“掌柜…此册…作价几何?”
陈七浑浊的眼中终于泛起一丝极淡的、几乎看不见的笑意,如同死水微澜。他伸出三根粗糙的手指,声音沙哑低沉:
“金…三镒。”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大秦:执掌大罗,仙秦镇诸天(http://www.220book.com/book/6K3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