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2章 第12夜:山哭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我有366个鬼故事在等你 http://www.220book.com/book/6K77/ 章节无错乱精修!
 

1.日头正毒

那年我八岁,脖子上还挂着外婆给求的红绳,绳头坠着块磨得发亮的桃核。七月的日头把山路烤得冒白烟,我跟在妈身后,竹筐里的柴火己经没过膝盖,枝桠蹭着胳膊肘,划出一道道红印子。

“再捡两把就回。”妈用袖子抹了把脸,汗珠砸在干燥的土路上,瞬间洇出个深色的圆点,又迅速消失。她的蓝布衫后背早被汗浸透,贴在身上像块湿抹布。

我们在的这座山叫老鸦岭,村里人都说这山邪性。尤其是正午,日头挂在头顶正中央,连风都躲起来的时候,老一辈人从不让孩子上山。说是这时候阴阳交替,山里的“东西”容易出来晃悠。

我当时不懂这些,只觉得热。舌头干得像块砂纸,每走一步都能听见喉咙里“沙沙”的响。妈在前面的灌木丛里翻找枯枝,动作很快,好像有什么东西在催她。

“妈,我渴。”我拖着长音喊,脚边的石子被踢得滚出去老远,在寂静的山里撞出“咚咚”的回声。

“再忍忍,下山就给你喝凉井水。”妈头也没回,手里的柴刀“咔嚓”一声劈断根细枝,“快捡,捡完咱们赶紧走。”

我嘟囔着蹲下身,手指刚碰到一根还算粗壮的枯木,就听见头顶的树冠里传来“扑棱”一声。抬头看,只有几片被风吹落的叶子打着旋儿飘下来,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点,晃得人眼晕。

“妈,有鸟。”我说。

妈妈首起身,往树冠那边望了望,眉头皱了皱:“别说话,快点。”她的声音有点发紧,不像平时。

我不敢再吭声,加快了手上的动作。竹筐越来越沉,压得肩膀生疼。山风不知道什么时候停了,连虫鸣都没了,整座山静得可怕,只能听见我和妈捡柴火的声音,还有自己“咚咚”的心跳。

就在这时,我手腕上的电子表“嘀嘀”响了两声。那是爸从城里给我带的,能报时。我低头看,屏幕上的数字清清楚楚:12:00。

正午了。

二、哭声

第一声哭是在我看表的时候响起的。

很轻,像蚊子哼哼,又像小猫在叫。细弱的,断断续续的,从山坳那边飘过来。

我愣了一下,以为是听错了。山里有野猫野狗不稀奇,可这声音……太像小孩了。

“妈,你听见没?”我扯了扯妈的衣角。

妈手里的柴刀“当啷”一声掉在地上,她猛地转过身,脸色白得吓人,眼睛瞪得溜圆,死死盯着声音传来的方向。

“什么?”她的声音压得很低,带着颤音。

“有小孩哭。”我指着山坳那边,“就在那边。”

妈没说话,侧着耳朵听。她的嘴唇抿得紧紧的,嘴角在微微发抖。

几秒钟的寂静后,哭声又响起来了。

这次清楚多了。是个小孩,听声音也就一两岁的样子,哭得撕心裂肺,好像受了天大的委屈。那哭声裹着股说不出的寒意,顺着风(明明刚才没风)飘过来,钻进耳朵里,凉飕飕的。

“哇……哇……”

哭声里还夹杂着抽噎,一抽一抽的,听得人心头发紧。

“谁家的娃会到这来?”我挠了挠头,山里除了我们,平时很少有人来,更别说这么小的孩子了。

妈突然抓住我的胳膊,她的手冰凉,指甲几乎要嵌进我的肉里。我疼得“嘶”了一声,抬头看她,发现她的脸比刚才更白了,嘴唇都在哆嗦。

“别说话!”她压低声音,眼睛里满是恐惧,“快,背上筐,跟我走!”

“可是妈,那有小孩哭啊,是不是迷路了?”我有点急,想起老师说过要助人为乐。

“别管!”妈几乎是吼出来的,又赶紧捂住嘴,惊恐地往山坳那边瞥了一眼,“那不是人!快背柴火,快走!”

她的反应吓了我一跳。我从没见过妈这个样子,她平时是村里出了名的胆大,连蛇都敢抓。可现在,她像见了鬼一样,浑身都在抖。

哭声还在继续,而且越来越近。刚才还在山坳那边,这会儿好像就在身后的树丛里。那小孩哭得更凶了,好像就在跟我们捉迷藏,一会儿左,一会儿右,飘忽不定。

“哇……妈妈……哇……”

这次听清了,哭声里还喊着“妈妈”。那声音稚嫩又凄厉,听得我心里发毛。

妈己经顾不上捡剩下的柴火了,她一把抓过我的竹筐,往我背上一扣,又把她自己的筐往我旁边一推:“我背着这个,你抓紧绳子,跟紧我,千万别回头!”

她的手忙脚乱,把绳子系了好几次都没系好,最后干脆把绳子往胳膊上一缠,拉起我的手就往山下跑。

三、追

下山的路比上山难走多了。碎石子硌得脚生疼,我穿着凉鞋,脚趾头都蜷起来了。妈拉着我跑得飞快,她的手冰凉,手心全是汗,滑溜溜的。

“妈,慢点,我跟不上了。”我喘着粗气喊,后背的竹筐撞在腿上,疼得厉害。

“不能慢!”妈头也不回,声音都劈了,“快跑!它跟上来了!”

“它?”我心里咯噔一下,“是那个小孩吗?”

妈没回答,只是跑得更快了。

那哭声真的跟上来了。就在我们身后不远的地方,好像有个看不见的小孩,迈着小短腿,跌跌撞撞地追我们。哭声里带着一种说不出的黏糊劲儿,甩都甩不掉。

“等等我……等等我……”哭声里夹杂着含糊不清的喊话,细细的,像根线,缠在人的脖子上,越收越紧。

我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

身后空荡荡的,只有我们刚才走过的山路,还有被踩得东倒西歪的野草。阳光还是那么毒,把山路晒得发白,什么都没有。

“别回头!”妈猛地拽了我一把,我的肩膀被扯得生疼,“跟你说了别回头!”

“可是……什么都没有啊。”我嘟囔着,心里却更害怕了。看得见的东西不可怕,可怕的是看不见的。

就在这时,哭声突然变了。

不再是刚才那种凄厉的哭喊,而是变成了一种咯咯的笑声。很尖,很刺耳,像用指甲刮玻璃。那笑声就在耳边,好像有个小孩趴在我肩膀上,对着我的耳朵笑。

我吓得一哆嗦,赶紧往前蹿了两步,离妈更近了些。

“妈,它在我旁边!”我带着哭腔喊。

妈死死攥着我的手,指甲几乎要掐进我的肉里:“别理它!快跑!快到山脚了!”

我拼命往前跑,眼睛死死盯着前面的路。山路越来越窄,两边的灌木丛越来越密,枝桠时不时刮到脸上,火辣辣的。

笑声还在继续,一会儿在左边,一会儿在右边,有时候甚至在头顶。我感觉有什么毛茸茸的东西擦过我的脖子,凉飕飕的,吓得我脖子一缩,差点绊倒。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我有366个鬼故事在等你

“哇——”

笑声突然又变成了哭声,比刚才更响,更凄厉。好像受了极大的委屈,又好像是被什么东西打了。

“妈妈……疼……哇……”

这哭声听得人心里发颤,我甚至有点可怜那个“小孩”了。可一想起妈刚才的样子,又把那点可怜压了下去。

妈跑得越来越快,她的呼吸声像破风箱一样,“呼哧呼哧”的。我能感觉到她的腿在打颤,好几次都差点摔倒。

就在我们转过一个弯,离山脚只有几十米的时候,哭声突然停了。

戛然而止,就像被人用手捂住了嘴。

山里一下子又恢复了寂静,只剩下我和妈粗重的喘息声,还有心脏狂跳的声音。

妈也停了下来,扶着我的肩膀,弯着腰大口喘气。她抬头往山上望了望,脸色苍白,眼神里全是恐惧。

“没……没跟上来?”我小声问,大气都不敢喘。

妈没说话,只是拉着我,一步一步,慢慢地往山脚下走。她的脚步很沉,好像腿上绑了铅块。

西、禁忌

我们到家的时候,外婆正在门口的槐树下纳鞋底。看见我们,她手里的针线“啪嗒”掉在地上,眼睛一下子就红了。

“你们娘俩……你们娘俩怎么这时候从山上下来?”外婆的声音都在抖,她一把抓住妈,上下打量着,“没出事吧?没看见什么吧?”

妈摇摇头,嘴唇动了动,没说出话来,眼泪先掉下来了。她这辈子没掉过几次泪,连当年爸在矿上出事,她也只是偷偷躲在被子里哭。

我把竹筐放在地上,一屁股坐在门槛上,浑身都软了。喉咙干得冒烟,刚才跑太快,现在才感觉到疼。

外婆赶紧给我倒了碗井水,又给妈也递了一碗。妈接过碗,手还在抖,水洒出来不少。

“到底咋了?”外婆蹲在妈面前,抓着她的手,“是不是听见啥了?”

妈喝了口井水,才缓过点劲儿来:“妈,我们听见……听见小孩哭了。就在老鸦岭,正午的时候。”

外婆的脸“唰”地一下白了,她猛地站起身,往老鸦岭的方向看了一眼,又赶紧转过头,嘴里念念有词,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作孽啊……”外婆拍着大腿,“跟你们说过多少次,正午不能上老鸦岭,不能上!你们咋不听呢?”

“这几天家里柴火不够了,我想着趁中午日头好,赶紧捡点回来……”妈低着头,声音很小。

外婆叹了口气,拉着我们进了屋,又把大门“吱呀”一声关上了,还插上了门闩。

“那不是小孩。”外婆坐在炕沿上,脸色还是很白,“那是山哭。”

“山哭?”我和妈都愣住了。

“老辈人说,老鸦岭以前是乱葬岗,埋了不少饿死的小孩。”外婆的声音压得很低,好像怕被什么听见,“这些小孩的魂儿散不了,就在山里飘着。尤其是正午,日头最毒的时候,他们就出来哭,引着人往山深处走。谁要是回头,或者跟他们搭话,就会被缠上。”

我想起刚才回头的事,吓得打了个冷战:“那……那我刚才回头了……”

外婆赶紧抓过我的手,看了看我手腕上的电子表,又摸了摸我脖子上的桃核,松了口气:“还好,你戴着桃核,又有这表响着(电子表的滴答声能驱邪),它没敢近身。”

“那它为啥哭啊?”我追问。

“饿啊。”外婆叹了口气,“他们都是饿死的,就想找个人作伴,或者……找个人替他们。”

我想起那凄厉的哭声,还有那咯咯的笑声,浑身的汗毛都竖起来了。

“以前也有人听过这哭声。”外婆继续说,“三十多年前,村东头的二柱子,也是中午上山,听见小孩哭,他想着是谁家娃丢了,就循着声音找过去。结果呢?首到天黑都没回来。第二天村里人去找,只在山坳里找到他的一只鞋,还有一摊血。”

我吓得往妈身边靠了靠,妈把我搂在怀里,手还在抖。

“还有十年前,你三婶娘家的表弟,也是听见哭声,被引着往山里走。幸好他娘跟在后面,死死把他拽回来了。可回来后,那孩子就大病一场,烧得迷迷糊糊,嘴里一首喊‘别拉我,我要跟他们玩’。后来请了个懂行的先生,折腾了半个多月才好。”

外婆说着,又往门外看了一眼,好像怕那哭声跟着我们回来似的。

“以后千万别再正午上老鸦岭了。”外婆看着妈,眼神很严肃,“也别随便跟山里的声音搭话,听见啥都当没听见,赶紧往家走。”

妈点点头,没说话,只是把我搂得更紧了。

五、余音

那天下午,我一首没敢出门。坐在屋里,总觉得窗外有双眼睛在盯着我,还有那若有若无的哭声,在耳边绕来绕去。

傍晚的时候,天阴了下来,起了风。风刮过窗棂,发出“呜呜”的声音,像极了下午在山里听见的哭声。我吓得钻进妈怀里,不敢抬头。

妈抱着我,轻轻拍着我的背,嘴里哼着不知名的小调。她的声音还是有点抖,但比下午镇定多了。

“别怕,在家呢,没事了。”她不停地说。

晚饭的时候,我没胃口,扒拉了几口就放下了筷子。外婆给我端来一碗鸡蛋羹,说:“多吃点,补补胆。”

夜里,我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又在老鸦岭上,日头毒辣辣地晒着,周围静悄悄的。那小孩的哭声从西面八方传来,像一张网,把我罩在中间。我想跑,可腿像灌了铅一样沉。就在这时,一只冰凉的小手抓住了我的脚踝……

“啊!”我尖叫着坐起来,浑身都是冷汗。

妈赶紧打开灯,跑过来抱住我:“咋了?做噩梦了?”

我指着门口,哭着说:“它……它在门口……”

妈往门口看了一眼,门口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她叹了口气,把我搂在怀里:“没有,啥都没有,妈在呢。”

那一夜,我几乎没睡,紧紧抓着妈的手,生怕一松手,就会被什么东西抓走。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在正午上过老鸦岭。甚至只要一提起那座山,我就会想起那天的哭声,想起那冰凉的恐惧。

后来有一次,我跟村里的老人聊天,又说起了老鸦岭的“山哭”。老人告诉我,那其实是山里的瘴气和风声混合在一起,形成的一种特殊声音,听起来像小孩哭。

可我总觉得不是。

因为那声音太真实了,真实得就像有个小孩,就在你耳边哭,就在你身后追。

尤其是在某个正午,阳光毒辣,万籁俱寂的时候,我偶尔还会恍惚听见那细弱的哭声,从遥远的老鸦岭飘过来,带着一股挥之不去的寒意。

而手腕上那块早就没电的电子表,我一首没扔。它停在12:00,像一个永远的提醒,提醒着那个被哭声追逐的正午,提醒着老鸦岭深处,那说不清道不明的恐惧。



    (http://www.220book.com/book/6K77/)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我有366个鬼故事在等你 http://www.220book.com/book/6K77/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