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分在屯子最西头,紧挨着河沟子。天刚麻麻亮,林秀就扛着锄头下地了。土坷垃硬得硌手,一锄头下去震得虎口发麻。石头跟在她屁股后头捡草根,小脸晒得黑红黑红的。
"娘,这地真能长苞米?"
"能,"林秀抹把汗,"人勤地不懒。"
邻居马大嫂挎着篮子路过地头,瞅见她开裂的手:"晚上来家拿点獾油抹抹。"又从篮子里抓出把菠菜籽,"撒点试试。"
日子像地里的苗,悄悄扎下了根。林秀在房前屋后点了豆角南瓜,石头天天拎着小破桶浇水。屯里人渐渐熟了,见面会点点头。
这天晌午,屯口老槐树下的铁钟"当当"响。老支书站在磨盘上喊:"领粮种喽!政府发的苞米种!"
人们呼啦啦围上去。林秀领到一小布袋苞米种,金灿灿的粒儿,饱盈盈的。她紧紧攥着布袋,手心都出汗了。
晚上马大嫂来串门,端来半碗猪油:"掺着吃,长力气。"看她纳鞋底,又说:"后天修渠,一天记三个工分。"
修渠那天,河滩上黑压压全是人。铁锹碰得叮当响,吆喝声此起彼伏。林秀埋头挖土,手很快磨出血泡。
"歇会儿吧。"旁边老汉递过水罐。
林秀摇摇头:"不碍事。"
日头升到头顶,炊事员抬来一大桶高粱饭。人们围坐在地上,呼噜呼噜吃得香。林秀分到一碗,还夹了块咸菜疙瘩。
石头跑来看热闹,被几个孩子拉去扔石子。林秀远远看着,心里有点热乎。
渠修了整整七天。完工那天,老支书给每人发了张盖红戳的工分票:"秋后能换粮。"
林秀把票贴身藏好。这是她挣来的第一张票。
地里的苞米苗长到膝盖高时,下了场透雨。林秀冒雨在地里挖排水沟,浑身湿透。马大嫂隔着篱笆喊:"快回来!要着凉的!"
夜里果然发起烧来。石头吓坏了,光脚跑去拍马大嫂的门。马大嫂端着姜汤过来,守了半宿。
"你这人,忒要强。"马大嫂给她掖被角,"屯里人都这样,搭把手就过去了。"
第二天雨停了,苞米苗绿得晃眼。林秀挣扎着下地,发现排水沟被人修整过。邻居李老汉正蹲在地头抽烟:"顺带手的事。"
秋天到来时,苞米棒子结得实诚。林秀和石头掰棒子,堆成金黄的小山。马大嫂教她编苞米辫子,一串串挂在房檐下。
"今年能过个肥年。"马大嫂笑着说。
霜降那天,屯里分粮。林秀分到两袋苞米,还有一筐土豆。她摸着鼓囊囊的粮袋,手首哆嗦。
"娘,咱不挨饿了?"石头仰头问。
"嗯,不挨饿了。"
晚上,林秀用新磨的苞米面贴饼子,熬了土豆汤。饼子焦黄,汤浓白,热气腾腾的。石头吃得首打嗝。
"明儿个给马大娘家送点去。"林秀说。
夜里下起雪,簌簌地敲着窗纸。林秀躺在暖和的炕上,听着石头均匀的呼吸声。囤里的粮食够吃到开春,柴火垛得老高。
她忽然想起去年这时候,还在深山木屋里挨冻受饿。如今有了遮风挡雨的房子,有了能打粮的地,有了互相照应的邻里。
雪光映进屋里,照见墙上的工分票、房檐的苞米辫、地窖里的土豆筐。这些都是扎下的根,一点一点攒出来的指望。
远处传来狗叫,屯子里静悄悄的。林秀轻轻拍着石头的背,哼起老家的歌谣。歌声低低的,融进雪夜里。
(第西十三章完)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石井部队的阴影(http://www.220book.com/book/6K8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