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雪消融时,药圃的泥土里冒出密密麻麻的绿芽。罗家荣蹲在田埂上数着新苗,玄风扛着锄头走过来,裤脚沾着泥:“别数了,去年撒的种子发了八成,比往年旺。”
“是周伯的法子管用,”罗家荣首起身,指着田边那堆腐熟的草木灰,“用松针拌着烧,肥力果然足。”
远处传来孩子们的笑闹声,灰袍的妹妹带着镇上的娃子来认药草。小姑娘举着片紫苏叶,奶声奶气地喊:“这是去腥的!我娘做饭总放!”玄风站在田埂上看着,忽然回头对罗家荣笑:“你看,当年咱们记不住的药名,现在的娃子一学就会。”
暖棚里,灰袍正教新弟子炮制当归。他手法熟练,指尖捏着药材在酒里浸过,再放进竹匾里晾晒,动作和当年玄风教他时一模一样。“记住了,”灰袍拍了拍弟子的肩,“酒浸能活血,晒得太干会失了药性,得留三分润气。”
青禾端着簸箕进来,里面是刚筛好的药粉:“城里药铺又来订药了,说咱们的甘草片比别家的甜。”她拿起片晒干的甘草,递到玄风嘴边,“您尝尝?”
玄风咬了一口,清甜在舌尖散开。远处传来马蹄声,是江南来的信使,递给灰袍一封厚厚的信。灰袍拆开一看,红了眼眶:“我妹说,她在那边收了两个徒弟,教他们种药,还说……想回来看看。”
“让她回来,”玄风往灶里添了把柴,“正好赶上春播,带她去认认新育的品种。”
傍晚时,周伯坐在门槛上编竹篮,玄风蹲在旁边给他递篾条。“当年你师父总说,药圃的根不在土里,在人心里,”周伯慢悠悠地说,“现在信了吧?”
玄风望着田里忙碌的身影——罗家荣正教娃子们辨认蒲公英,灰袍在库房盘点药材,青禾系着围裙在灶房忙活,新弟子们扛着锄头往地里去——突然觉得,师父说的根,大概就是这一辈辈传下去的样子。
夜里,众人围坐在灯下分种子。玄风把颗粒的枸杞籽挑出来,放进小布包:“这包给灰袍妹妹寄去,让她在江南也试试种,那边水土暖,说不定能成。”
罗家荣拿着本新抄的药谱,上面记着这些年摸索出的新法子,字迹密密麻麻。“我把每种药的习性都写清楚了,”他笑着说,“以后不管谁来学,照着做准没错。”
窗外的月光淌进来,落在每个人手上。玄风看着那些分拣种子的手,有老茧厚重的,有细嫩灵巧的,有带着伤疤的,却都一样认真。他忽然想起刚到药圃那年,也是这样的春夜,师父也是这样教他挑种子,说:“好种子得有人种,好法子得有人传,这才是药圃的本分。”
如今,师父的话在耳边响着,手里的种子沉甸甸的。玄风把包好的枸杞籽递给信使,又往包里塞了片晒干的当归:“告诉她,根在这儿,啥时候回来都成。”
信使走后,药圃的灯还亮着。风吹过药田,新苗在夜里轻轻摇晃,像在应和着什么。玄风站在门口,望着满天星斗,突然明白,所谓延续,从不是守着一块地不动,是让药香飘得更远,让种药的人越来越多,让每个走出去的人,心里都带着这片土地的暖。
就像此刻,灶里的火还旺着,灯下的种子还在分着,明天的太阳升起时,又会有新的嫩芽,从土里钻出来,带着希望,向着光生长。
作者“南宫潇斌”推荐阅读《放牛娃的修行传奇》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6MM4/)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