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三十八章:布拉格防线的钢铁布局——地下堡垒与真假防线的博弈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带着红警系统改写二战 http://www.220book.com/book/6OBC/ 章节无错乱精修!
 带着红警系统改写二战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带着红警系统改写二战最新章节随便看!

第三十八章:布拉格防线的钢铁布局——地下堡垒与真假防线的博弈

06:00 防线布防图与八师的钢铁分工

布拉格基地的指挥中心里,汉斯将一张巨大的布防图铺开在桌面上,图上用红、蓝、黑三色标注出防御要点——红色代表核心阵地,蓝色是次要防线,黑色则是预设的诱敌区域。八名师长围在桌前,军靴踩在钢板上的声响被刻意放轻,没人愿意打破这决战前的凝重。

“第一师,驻守城东高地。”汉斯的手指落在地图最东侧的三角形区域,这里是布拉格通往外界的咽喉要道,坡度陡峭,易守难攻,“你们要在山腰挖三层坑道,每层部署10挺MG42机枪,山顶架设88毫米高射炮,重点拦截盟军装甲部队。记住,高地是基地的东大门,丢了你们就自己去军事法庭报道。”

第一师师长霍夫曼立正敬礼:“保证守住!我们会把坑道挖到岩石里,就算盟军的炮弹把山顶炸平,我们也能从石头缝里打冷枪!”

“第二师,负责城北煤矿与电站的防御。”汉斯指向城北的扇形区域,这里连接着采矿场和电站,是基地的能源生命线,“煤矿井口要建成地下堡垒,用钢筋混凝土封死,只留一个可供单人通行的竖井;电站的发电机组全部转移到地下50米的掩体,烟囱伪装成废弃的水塔,外面堆满美军的坦克残骸当幌子。”

第二师师长巴赫点头:“明白!我们会在煤矿铁路两侧埋满反坦克地雷,再修三条备用通道,就算主路被炸,也能保证煤炭运输。”

“第三师和第西师,联合防守城南基地核心区。”汉斯的笔尖划过基地中枢,这里聚集着战车工厂、精炼厂和雷达站,“第三师守地面防线,用钢板和沙袋筑成环形工事,将战车工厂的起重机改造成移动火力点;第西师负责地下化改造,把精炼厂的钢水储存罐埋入地下,车间入口伪装成废弃的防空洞,所有管道都铺设在冻土下,外面覆盖三米厚的土层。”

两位师长对视一眼,第三师师长施耐德补充:“我们会在基地外围修五条地下通道,互相连通,就算地面被突破,也能快速调兵支援。”

“第五师,驻守伏尔塔瓦河西岸。”汉斯指向河流西侧的平原,这里是盟军装甲部队可能强渡的区域,“你们要在河底埋设水下炸药,沿岸每50米修一个机枪碉堡,碉堡顶部覆盖积雪和枯草伪装;再在河面凿出冰层陷阱,表面用木板和雪覆盖,下面是三米深的冰窟,专门对付装甲车。”

第五师师长克莱因笑着拍了拍腰间的炸药引信:“保证让盟军的坦克有来无回,河底的炸药够把冰层炸成碎片,连鱼都别想活着游过去。”

“第六师,负责城西机场与雷达站。”汉斯的手指落在城西的平坦地带,这里是防空的关键,“机场跑道要分成三段,中间段是真跑道,两侧铺木板和帆布做假跑道,假跑道下面埋诡雷;雷达站的主天线藏进城堡山的山洞,山顶架设三座假天线,外面裹上锡箔纸,让盟军的侦察机以为是真目标。”

第六师师长米勒敬礼:“我们会在假天线周围布置高射炮阵地,等盟军的轰炸机来炸假目标时,就把他们打下来当靶子!”

“第七师和第八师,作为机动预备队。”汉斯圈出基地中部的隐蔽区域,“第七师藏在城东居民区的地下掩体,通过地窖通道连接各防线;第八师驻守犹太区的地下工事,那里的砖石结构坚固,可快速支援城北和城西。你们的任务是填补防线漏洞,哪里告急就往哪里冲,弹药和口粮要随身携带,30分钟内必须能投入战斗。”

两位师长齐声应道:“收到!”

10:00 基地地下化改造——从地面堡垒到地下钢铁城

城北的电站区域,工兵们正用炸药炸开冻土,向地下挖掘50米深的掩体。钻井机的轰鸣声震得地面发颤,钢钎钻进岩石层,火星溅在结冰的泥浆里。“再往左转三度,”工程师对着对讲机喊,“那里的岩层最厚,能扛住航弹轰炸。”

三天后,电站的三台发电机全部迁入地下掩体。掩体顶部用钢筋混凝土浇筑,厚度达10米,上面覆盖冻土和积雪,从地面看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土坡;输电线路全部埋入地下管道,管道外裹着隔热棉,防止冻裂;通风口伪装成废弃的枯井,用铁丝网罩住,既透气又能防手榴弹。

精炼厂的改造更显巧妙。工人将钢水储存罐吊入地下深坑,用混凝土浇筑固定,罐口连接着隐蔽的输送管,通向地面的战车工厂;车间的机床被拆解后搬进地下,重新组装时特意改变布局,就算盟军的侦察机拍到地面入口,也猜不到地下的真实结构;最关键的钢锭仓库,入口藏在犹太区的一座废弃 synagogue(犹太会堂)里,通过地窖的暗门才能进入,暗门的开关是一块松动的地砖,只有工兵营的人知道机关。

战车工厂的地下车间在火车站原有的货运隧道基础上扩建,延伸出五条支线,分别通向坦克维修区、零件仓库、弹药库和三条逃生通道。地面厂房只留少量旧机床做幌子,真正的生产线全在地下,起重机的轨道通过竖井连接地面,吊装坦克时才临时打开井盖,平时用钢板封死,上面堆着美军的破损履带,看起来像个废料堆。

“地下工事的氧气够吗?”汉斯走进精炼厂的地下车间,空气中弥漫着钢水的热气,士兵们正往墙壁上安装通风扇。工程师递上检测报告:“每个区域都有两套通风系统,一套靠电力驱动,一套是手动风箱,就算断电也能保证通风。我们还储存了500个氧气瓶,足够2000人用15天。”

14:00 能源储备与战略物资——20天的战争底气

城东的地下煤仓里,矿工们正用传送带将煤炭送入纵深100米的掩体。煤仓被分成10个隔间,每个隔间能装1000吨煤,墙壁和顶部都贴了防潮纸,角落放着温度计和湿度计,确保煤炭不会受潮自燃。“己经储了8000吨,”采矿队长莱曼指着最后的隔间,“今晚就能装满,加上城北煤矿的2000吨备用煤,够电站和供暖系统烧25天,比要求的还多5天。”

柴油和汽油的储存更讲究。士兵们在伏尔塔瓦河岸的地下挖了20个油罐,每个油罐容量5000升,罐壁涂着防锈漆,埋在地下三米处,上面用钢板和冻土覆盖。油罐之间用管道连接,安装了手动阀门,就算电力中断,也能靠人力抽油;入口伪装成河边的洗衣台,石板下面是隐蔽的井盖,只有用特制的扳手才能打开。

“柴油60000升,汽油40000升,”后勤官对着清单汇报,“足够‘虎王’坦克集群满负荷运转20天,轰炸机的燃料还多储备了5000升,以防万一。”

食品和弹药的储备同样充足。地下粮仓里堆满了黑面包、罐头和压缩饼干,用真空袋包装,放在木制货架上,远离热源和水源;弹药库分成三层,底层放手榴弹和炸药,中层是机枪弹和步枪弹,顶层是坦克炮弹和火箭弹,每层都有独立的防爆门,门上装着温度计,超过30度就会自动报警。

汉斯检查完弹药库,拿起一箱罐头看了看生产日期:“这些罐头要定期轮换,把最早生产的搬到地面仓库,先消耗旧的,保证地下储备的都是新鲜的。”

18:00 假目标与迷惑战术——让盟军的炮弹炸向空处

城西机场的跑道旁,士兵们正用木板和帆布搭建假坦克。他们把钢管焊成“虎王”坦克的轮廓,外面蒙上涂了黑漆的帆布,履带用旧汽车轮胎拼接,炮管是一截生锈的铁管,从空中看,和真坦克几乎一模一样。“再往炮管上绑点稻草,”米勒指挥着士兵,“盟军的侦察机要是低空飞过,能看到‘伪装’的痕迹,更会以为是真的。”

基地外围的空地上,假高射炮阵地正在成型。士兵们把树干锯成炮管的形状,用铁皮围成炮身,下面垫着沙袋,旁边插着几面褪色的德军旗帜,甚至还放了几个假人——穿着旧军装,戴着钢盔,手里握着步枪,从远处看,像真的炮手在警戒。

最逼真的是假雷达站。工兵们在城堡山的西侧山坡上,用钢管搭起三座和真雷达一模一样的架子,外面裹上锡箔纸,反射雷达波的强度和真天线差不多;下面的假机房里,放着几台报废的收音机,天线接在架子上,还接了个小发电机,时不时发出“滋滋”的电流声,让盟军的电子侦察设备能捕捉到信号。

“给假目标加点‘生气’,”汉斯看着士兵们布置,“每隔两小时,让假坦克换个位置,假高射炮调整一下角度,假雷达站的灯光晚上亮一小时——要让盟军觉得,这些都是正在运转的真目标。”

士兵们立刻照做,有的推着假坦克在雪地上挪动,留下履带痕迹;有的爬上假高射炮,转动炮管;还有的在假雷达站里点起马灯,昏黄的光透过帆布缝隙漏出来,像真的机房在工作。

22:00 防线的最后检查与战争的呼吸

夜幕降临时,汉斯沿着防线巡视,八师的防御己各就各位:

- 第一师在城东高地完成三层坑道,山顶高射炮对准东方,坑道里储存了3000发炮弹,士兵们正用棉布擦拭机枪,枪油的气味混着汗味在坑道里弥漫。

- 第二师的煤矿竖井己封死,入口伪装成废水处理池,电站地下掩体的通风扇嗡嗡作响,工程师们在调试备用发电机,确保断电后能立刻启动。

- 第三、西师的环形工事灯火通明,战车工厂的地下车间里,第一辆维修好的“虎王”正缓缓驶出,准备进入预设阵地;精炼厂的钢水罐温度恒定在1500度,随时能浇筑新零件。

- 第五师在伏尔塔瓦河底埋设了最后一批炸药,沿岸碉堡的机枪手己就位,冰窟陷阱上覆盖的木板被雪盖严,只在角落做了不易察觉的标记。

- 第六师的假目标全部布置完毕,机场的假跑道上甚至停着几架用木板拼成的Ju-88,真跑道则藏在旁边的树林后,入口用帆布伪装成仓库。

- 第七、八师的地下掩体里,士兵们枕着步枪休息,弹药箱堆在身边,通道口的哨兵握着冲锋枪,眼睛盯着黑暗中的动静。

能源储备清单放在指挥中心的桌上,数字触目惊心:煤炭10000吨、柴油60000升、汽油45000升、食品300吨、弹药500吨——足够支撑20天高强度防御,甚至还能多撑5天。

汉斯站在雷达站的屏幕前,代表盟军装甲部队的绿点正在缓慢靠近,密密麻麻像一群蚂蚁。他拿起通讯器,声音传遍各师:“记住,我们的防线不在地面,在地下;我们的武器不仅是枪炮,还有让敌人摸不清的真假陷阱。让盟军来吧,我们会让布拉格变成他们的坟墓。”

伏尔塔瓦河的冰层下,河水静静流淌,映着两岸的灯火——一边是盟军集结的钢铁洪流,一边是布拉格防线的地下堡垒。假目标在夜色中沉默,真工事里的士兵握紧了武器,20天的能源储备在地下沉睡,等待着被炮火唤醒的那一刻。防线的每一寸土地下,都跳动着战争的心脏,沉稳而坚定。



    (http://www.220book.com/book/6OB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带着红警系统改写二战 http://www.220book.com/book/6OBC/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