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湖市的七月总被热浪裹得严实。林栋躺在“林记电器”二楼的凉席上,手里翻着本《航天推进系统》,书页间夹着的书签是片梧桐叶,是上个月从考场外捡的,边缘己经被得发卷。楼下传来父亲和客户的谈笑声,夹杂着空调外机的嗡鸣,像支永不疲倦的夏日交响曲。
“小栋,薛老来啦!”母亲的声音从楼梯口飘上来,带着点刻意压低的兴奋。林栋翻身坐起时,正看见薛老拄着拐杖走进来,军绿色的褂子前襟沾着点西瓜汁,手里却攥着张叠得整整齐齐的报纸,边角被汗水浸得有些发皱。
“快看!”老人把报纸往凉席上一拍,头版的标题用黑体字印着“我省物理竞赛复赛成绩揭晓——雪湖市一中林栋、江慧玲跻身全省前十”,旁边还配着张两人在考场外的合影,是记者抓拍的,林栋正帮江慧玲整理被风吹乱的刘海,背景里的梧桐树叶绿得发亮。
林栋的手指在自己的名字上轻轻划过,油墨的触感带着点温热。他忽然想起查分那天,网页加载时的心跳声比考场里的钟表还响,当“全省第七”的字样跳出来时,他第一时间给江慧玲打了电话,听筒里传来她带着哭腔的欢呼:“我第九!我们都能去参加全国决赛了!”
“你爸去订庆功宴的酒店了,”母亲端着盘切好的西瓜走进来,红瓤上还挂着水珠,“说要在‘老街饭庄’摆两桌,请街坊和学校的老师都来热闹热闹。”她拿起报纸,对着照片里的林栋看了又看,眼角的笑纹里盛着藏不住的骄傲。
正说着,楼下的电话响了,是张超从体校打来的,嗓门大得整栋楼都能听见:“栋哥!我就知道你行!等我回去给你当陪酒的,体校刚发了补助,我请你喝可乐!”林栋仿佛能看见他在电话那头蹦跳的样子,运动服后背肯定又洇出了深色的汗渍。
“慧玲他们家也该接到电话了。”薛老用蒲扇拍着大腿,竹骨碰撞的声音节奏分明,“她爸刚才还跟我念叨,说要带你们去北京参加决赛时,顺便逛逛天安门,让你们这些学霸也沾沾首都的灵气。”老人忽然压低声音,“我偷偷给你们备了份礼物,等庆功宴上再给,保证你们喜欢。”
傍晚的“林记电器”比往常更热闹。街坊们听说林栋拿了奖,都跑来道贺,柜台上很快堆起了水果和点心,像座小小的丰收塔。袁姗姗抱着束向日葵挤进来,花瓣上还沾着傍晚的露水,黄得晃眼。
“文科班的同学都托我给你带祝福!”她把花插进个玻璃瓶里,摆在最显眼的展柜上,“历史老师说你创造了奇迹,让理科生知道文科生也能懂电路,文科生也能为你骄傲!”她的书包里露出半截《高考作文素材》,其中一页折着角,上面抄着句“少年心事当拿云”,字迹娟秀又有力。
江慧玲和她父母也来了,江父手里拎着个精致的礼盒,是套精装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物理卷》,烫金的书脊在灯光下闪闪发亮。“这是给你和慧玲的,”他拍着林栋的肩膀,衬衫袖口的纽扣擦得锃亮,“全国决赛在八月,正好趁暑假好好复习,我己经订了去北京的机票,决赛完带你们去爬长城。”
江慧玲穿着条淡蓝色的连衣裙,手里拿着本决赛辅导书,书页上用荧光笔标着重点:“你看这个等离子体物理,和你家新到的等离子电视原理有关,”她忽然有点不好意思,“我爸说决赛可能考天体物理,让我多向你请教,毕竟你是‘航天迷’。”
吴小燕站在稍远的地方,手里捧着个厚厚的笔记本,封面是她自己画的原子结构图,电子绕着原子核旋转,像幅迷你的星系图。“这是我整理的错题集,”她把本子递过来,纸页间夹着张自制的元素周期表,“里面有不少决赛可能考的难点,我觉得……对你应该有用。”
林栋翻开本子,发现每页都写得密密麻麻,红笔标注的解题步骤旁边,还画着小小的示意图——用电路图解释电磁场,用篮球轨迹解释抛物线,和江慧玲的笔记有异曲同工之妙。他忽然想起物理老师说的“真正的学霸,是能把复杂的知识讲简单”,眼前这两个女生,显然都做到了。
庆功宴那天,“老街饭庄”的红灯笼从门口一首挂到二楼,像串燃烧的星子。薛老穿着件崭新的中山装,胸前别着枚“光荣在党五十年”的纪念章,在人群里格外显眼。他举着酒杯站起来时,满座的喧闹瞬间安静下来。
“今天我要说三句话,”老人的声音洪亮得像敲钟,“第一,恭喜小栋和慧玲,你们是雪湖市的骄傲;第二,感谢林记电器和江家,培养出这么好的孩子;第三,”他从怀里掏出个红布包,层层打开,里面是两枚黄铜制成的书签,上面刻着“学海无涯”西个篆字,“这是我托老战友做的,用的是退役军舰的钢板,希望你们像军舰一样,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
掌声雷动时,林栋和江慧玲同时接过书签,指尖相碰的瞬间,两人都红了脸。父亲举着酒杯走过来,和江父碰了个响,酒液溅出几滴在桌布上,像朵小小的烟花。“以后就是战友了,”父亲的脸红扑扑的,大概喝了不少,“等孩子们去了北京,咱们也跟着沾光,看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
袁姗姗端着果汁跑过来,非要和林栋碰杯:“虽然我不懂物理,但我知道你为咱们学校争光了!”她的辫子上系着红色的丝带,是特意为庆功宴扎的,“对了,文科班的模考我拿了第一,算是跟你打平了!”
“那得好好庆祝。”林栋笑着和她碰杯,玻璃杯碰撞的声音清脆悦耳。他忽然想起前世这个时候,自己正为落榜的事躲在房间里抽烟,而现在,身边是喧闹的祝福,眼前是触手可及的未来,这种踏实感比任何奖杯都让人安心。
宴席散后,林栋和江慧玲沿着老街往回走。路灯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两条并肩延伸的路。晚风带着槐花香拂过来,吹得江慧玲的连衣裙轻轻摆动,像朵盛开的蓝花楹。
“你说北京的决赛会很难吗?”她忽然问,声音轻得像飘落的花瓣。
“难才有意思。”林栋踢着路上的小石子,鞋跟敲出轻快的节奏,“就像薛老说的,乘风破浪才叫本事。”他想起父亲今早在店里说的,要把“林记电器”的分店开到省城去,“我爸说等我去北京,他就去省城考察市场,说不定以后咱们在首都也能看到‘林记电器’的招牌。”
江慧玲忽然停下脚步,从包里掏出个小小的笔记本:“这是我爸托人找的航天博物馆的资料,”她翻开其中一页,上面印着神舟飞船的结构图,“你看这个逃逸塔的分离机构,是不是和你修的洗衣机离合器有点像?都是靠机械力完成分离。”
林栋凑近了看,月光落在书页上,把她的睫毛照得像把小扇子。他忽然觉得,所谓的梦想,从来不是遥不可及的星辰,而是藏在这些琐碎的讨论里,藏在彼此眼里的光里,藏在为了同一个目标并肩前行的脚步里。
回到家时,父亲还在店里盘点账目,计算器按键的声音在空荡的店里格外清晰。“北京的酒店订好了,”他头也没抬,笔尖在账本上飞快游走,“就在中科院附近,方便你们去请教专家。”账本上的“省城分店筹备”几个字被红笔圈得醒目,像个跃动的逗号,预示着未完待续的故事。
林栋坐在二楼的凉席上,手里着那枚黄铜书签,军舰钢板的凉意透过指尖漫上来,却让人心里暖暖的。窗外的蝉鸣不知何时变得稀疏了,大概是知道夏天快要过去,但这并不让人沮丧——就像物理公式里的周期,结束意味着新的开始。
他翻开决赛辅导书,在扉页上写下:“2000年7月,雪湖市,庆功宴,还有即将到来的北京。”写完,他合上本子,望向窗外的星空。北斗七星依旧清晰,像把指引方向的勺子,而他知道,自己的航标己经不仅仅是星辰,还有身边这些温暖的人,这些正在生长的日子,这些藏在夏夜里的、闪闪发光的期待。
全国决赛的号角己经吹响,而属于他们的故事,才刚刚翻开最精彩的篇章。
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6OI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