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湖市的大暑热风裹着蝉鸣在柏油路上打滚。林栋把山地车停在“极速先锋”网吧门口的树荫下时,车座己经烫得能煎鸡蛋。网吧的玻璃门被推开的瞬间,冷气混着键盘敲击声涌出来,西五十台纯平显示器的蓝光在天花板上投下晃动的光斑,像片缩小的星空——徐铭说这是“赛博朋克风”,省城最流行的装修。
“栋哥!快来救场!”张超戴着耳机在游戏区大喊,鼠标在桌面上划出残影。他穿着件黑色速干背心,肌肉线条比上个月更清晰,是体校营养师专门制定的增肌计划见效了。旁边几个队友起哄:“张超说你是《星际争霸》战术大师,今天得露一手!”
林栋扯掉额头上的吸汗带,随手扔在吧台上。晓雅正在擦咖啡机,奶泡在玻璃杯里转成小小的漩涡,看见他过来,递上杯冰镇柠檬水:“刚江慧玲打电话,说物理集训营的资料到了,让你去她家取。”她的指甲涂成淡粉色,是袁姗姗昨天带她去做的,说“打工也得有点女孩子的样子”。
“知道了。”林栋灌了半杯柠檬水,冰凉的液体滑过喉咙,压下了晨跑后的燥热。他刚在体育场跑完五公里,跟着张超的体能教练学了套核心训练动作,现在腰腹还有点发酸——教练说“理科生拼脑子,也得有个能扛住熬夜的身体”,这话他听进去了。
“徐总在里间弄新服务器呢,”晓雅擦着吧台的水渍,声音轻得像怕惊扰了游戏区的激战,“说要弄个‘极速战队’,下周跟邻市的网吧打比赛,让你当技术指导。”她的目光在林栋身上停留了两秒,又慌忙移开,耳根悄悄泛红。
里间的服务器发出低沉的嗡鸣,徐铭正蹲在机柜前理线,金链子在荧光灯下晃出细碎的光。“小栋来了?”他头也没抬,手里的网线钳“咔嗒”一声剪断多余的线头,“这台服务器能带动五十台机器同时在线,比原来那台快三倍,跟你爸店里的中央空调似的,得有个强劲的‘心脏’。”
林栋帮着把网线插进交换机,水晶头的卡扣弹回时发出清脆的响声。“IP段设成192.168.1.x就行,”他敲着键盘配置参数,屏幕上的数据流像条蓝色的河,“网关和DNS跟路由器同步,保证不会掉线。”徐铭在旁边点头记着,倒有种技术员的认真。
从网吧出来,阳光依旧毒辣。林栋骑着车往江慧玲家走,路过健身房时,看到吴小燕背着瑜伽垫出来,白色运动背包上挂着个宇航员挂件,是上次物理竞赛发的纪念品。“刚在里面看到张超了,”她把额前的碎发别到耳后,露出光洁的额头,“他在练爆发力,教练说他的纵跳提高了五厘米。”
“体校的选拔赛快到了吧?”林栋放慢车速。
“下月初,”吴小燕的脚步轻快了些,“他说要是选上了,就请咱们去吃省城的自助餐,说有现切的三文鱼。”她忽然指着林栋的手臂,“你好像也结实了,晨跑真有用?”
林栋下意识地攥了攥拳头,肱二头肌确实比以前明显了些。母亲昨天翻出他去年的T恤,说“紧得像捆粽子”,特意拉着他去商场买了三件新的,浅灰、藏蓝、米白,都是江慧玲说的“显干净的颜色”。“你也在练?”他注意到她瑜伽垫边缘的磨损。
“嗯,练核心力量,”吴小燕的脸颊有点红,“我爸说久坐看书伤腰,得练练才能熬过高三。”
江慧玲家的防盗门上贴着张航天主题的门贴,是她去北京参加夏令营时带回来的,上面印着“神舟飞船”的图案。开门的是江父,手里拿着个游标卡尺,正在量个小小的金属零件:“小栋来了?快进来,慧玲在整理集训营的笔记,说有几道题非等你一起看不可。”
客厅的茶几上摊着摊开的物理题册,旁边放着个拆开的机械闹钟,零件摆得整整齐齐。“这是我爸从旧货市场淘的,”江慧玲从房间里出来,穿着件浅蓝色的家居服,头发松松地挽在脑后,露出纤细的脖颈,“说里面的齿轮传动能帮我理解行星运动,你看这个摆锤的周期,是不是和单摆公式完全吻合?”
她的笔记本上画满了示意图,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着齿轮的齿数和转速,旁边写着“地球公转周期365天=齿轮传动比1:12”。“集训营的老师说,决赛可能考机械波和电磁波的综合题,”江慧玲指着其中一页,“就像‘极速先锋’的网线,既传电信号(电磁波),也会振动(机械波)。”
林栋忽然想起徐铭说的“网线接头没做好会接触不良”,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 忍不住笑了:“你这是把家里的闹钟和网吧的网线都变成教具了。”
“生活处处是物理嘛。”江慧玲递过来杯冰镇酸梅汤,玻璃杯外的水珠滴在笔记本上,晕开小小的墨点,“对了,袁姗姗说今晚文科班在文化广场办纳凉诗会,让咱们也去,说‘总看公式会变成书呆子’。”
傍晚的文化广场像个热闹的集市。卖冰粉的摊贩推着小车穿梭在人群里,甜香混着晚风飘得很远;袁姗姗站在临时搭起的台子上,手里拿着本《唐诗选》,正声情并茂地朗诵“明月几时有”,白色的连衣裙在路灯下泛着柔和的光。
“栋哥!这里!”她看到林栋他们,立刻挥手示意,下台时裙摆被台阶勾了下,差点摔倒,被林栋眼疾手快扶住。“吓死我了,”袁姗姗拍着胸口,脸颊通红,“刚在台上还说要朗诵首赞美科学的诗,就差给你们物理竞赛打广告了。”
诗会的间隙,张超带着体校的队友也来了,每人手里拿着瓶运动饮料,汗水顺着下颌线往下滴。“刚练完体能,”他把饮料递给林栋,“教练说我的折返跑成绩进了全省前二十,选上的希望很大。”他的目光在人群里扫了圈,落在晓雅身上——她正站在冰粉摊前,手里拿着本袁姗姗送的《散文选》,看得入神。
“那得庆祝。”林栋笑着碰了碰他的瓶子,“等你选上了,‘极速战队’的比赛也该开始了,到时候咱们两边都拿奖。”
晓雅似乎察觉到他们的目光,抬起头笑了笑,露出两颗小小的梨涡。袁姗姗推了推林栋的胳膊,挤眉弄眼地说:“人家晓雅说,你上次帮她修的笔记本,现在用着特别顺,还问你喜欢什么口味的冰粉呢。”
林栋的耳朵有点发烫,刚要说话,就被江慧玲拉着去看诗会的展板。上面贴着同学们写的诗,其中首袁姗姗的《致物理》格外醒目:“你说光是波也是粒子/我说思念是诗也是公式/当薛定谔的猫睁开眼/我们都在概率云里/遇见彼此”。
“写得不错吧?”江慧玲指着诗句,眼里的光比路灯还亮,“她说这是结合了你的‘波粒二象性’笔记写的,文科生能懂这个,不容易了。”
夜色渐深时,诗会变成了小型联欢会。张超被起哄着表演了个扣篮,借着路灯的光,篮球划出道完美的弧线;袁姗姗唱了首《后来》,声音清甜,引得不少人跟着哼唱;江慧玲和吴小燕合奏了段《茉莉花》,一个弹电子琴,一个吹长笛,旋律在晚风里飘得很远。
林栋坐在台阶上,看着眼前的热闹,忽然觉得这个夏天像杯调得恰到好处的冰饮——物理公式的清爽,篮球撞击地面的酣畅,诗句的甘甜,还有少年心事的微酸,混在一起,酿成了独属于十七岁的味道。他想起父亲说的“省城分店的装修图纸出来了”,想起徐铭念叨的“极速战队的战术手册”,想起江慧玲笔记本上“北京决赛倒计时”的字样,这些碎片像拼图,正在慢慢凑出未来的轮廓。
回家的路上,张超忽然搂着林栋的肩膀,压低声音说:“你发现没?吴小燕好像瘦了,也高了,今天站在路灯下,我差点没认出来。”他挠了挠头,“还有江慧玲,扎丸子头挺好看的……”
林栋笑了笑,没说话。他想起刚才诗会结束时,江慧玲帮他拂去肩上的花瓣,指尖触到脖颈时的微麻;想起吴小燕递给他的物理笔记,扉页上画着的小小的并肩行走的剪影;想起晓雅递柠檬水时,杯壁上恰好映出的两人的影子。这些细微的瞬间,像夏夜的萤火虫,明明灭灭,却照亮了某些正在悄然生长的东西。
“对了,”张超忽然想起什么,“体校的营养师说,你现在的身高和体能,要是练篮球说不定也能出成绩,就是起步晚了点。”他拍着林栋的后背,“不过现在这样挺好,又高又精神,上次去‘林记电器’,薛老还跟人夸你‘这小伙子,将来准有出息’。”
林栋抬头看了看夜空,星星比往常亮了些。他知道,高三的钟声己经在不远处敲响,物理决赛、体校选拔、文科冲刺、网吧比赛、电器店扩张……像条条平行线,终将在某个节点交汇。而他们要做的,就是像调试“极速先锋”的服务器那样,让每个齿轮都精准咬合,让每条线路都畅通无阻。
走到“林记电器”门口时,父亲还在加班。玻璃门后的灯光下,他正在电脑前看省城的店铺平面图,手指在屏幕上比划着,像在规划一片新的天地。林栋忽然觉得,所谓的成长,就是看着身边的人越来越好,自己也跟着往前跑,跑着跑着,就成了彼此眼中“又高又帅”“越来越有出息”的模样。
(http://www.220book.com/book/6OI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