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盖还在轻轻跳动,汤气顶得它一颤一颤。李淑兰盯着那口锅,没急着掀盖,而是从灶台边抽出个小本子,翻开一页,上面密密麻麻记着“面皮三两、豆腐半斤、腊肉西钱、油温七成”这样的字眼。她咬了咬笔头,把“腊肉豆腐卷”几个字圈了又圈。
天刚亮透,陈婉清推门进来时,看见的就是这一幕。她没出声,轻手轻脚走到柜台前,把一叠硬纸片铺开,每张上都印着红字:“兰香·月月特色·第一号”。她拿起剪刀,沿着边线一张张裁。
“妈,卡做好了。”她把剪好的卡片码齐,“要贴个告示吗?”
李淑兰合上本子,起身走到门口,从钉子上取下那张“今日供应”,换上一张新纸:“贴。写清楚,每月一号,只卖三十份,卖完为止。”
周晓禾提着水桶进来,听见这话,一边擦地一边说:“我刚在街口说了两趟,有人问能不能提前订。”
“不订。”李淑兰摇头,“限量就是限量。想吃,得起早。”
她话音刚落,门外就传来一阵嚷嚷。
“谁吃谁倒霉!那豆腐卷是用霉米做的!泔水里捞出来的都比它强!”
王癞子蹲在街口,手里捏着半块饼,唾沫横飞。几个刚走到铺子前的顾客听见了,脚步一顿,互相看了看。
李淑兰走出来,手里端着一碗刚出锅的豆腐卷,金黄酥脆,热气腾腾。她走到王癞子跟前,把碗往他膝盖上一放。
“你不是说我们用烂米?那你尝尝,是不是馊的?”
王癞子愣住,手里的饼掉了。他抬头看李淑兰,眼神闪躲。
“我没……我没说你们——”
“你说得挺响。”李淑兰声音不高,但字字清楚,“赵红梅给你多少钱,让你在这儿胡咧咧?”
人群静了一瞬。有人低声笑起来。
王癞子脸涨红,猛地站起来要走,却被老吴一把拦住:“走啥?李婶让你吃,你就吃!不吃,说明你心虚。”
围观的人越聚越多。李淑兰转身回铺子,大声说:“今天谁来,都一样——想吃,先看后厨!”
她推开后门,把门板卸下来支在地上,露出整个厨房。米缸、腊肉架、灶台、水桶,全都亮在日头下。
她舀起一勺米倒进盆里:“这是东北珍珠米,县供销社统供的,每批都有章。周老师,拿单子。”
周晓禾从柜子里取出一张纸,展开贴在墙上。白底蓝框,印着“食品卫生监督站”几个字,下面是一串编号和检测结果。
“米是七月三号入库,含水率百分之十二,无霉变,无虫蛀。”她念得一字不差,“检测员签名,复核章,都在这儿。”
一个穿工装的大婶凑近看了半天,点头:“这章我认得,粮站验货用的就是这个。”
李淑兰又打开腊肉架:“腊肉是青溪村自家熏的,每块都编号。上个月送检的样品,报告贴在墙上,谁要看自己揭。”
她指着墙角的塑封卡:“还有这个,系统给的溯源码。扫不了的,我念给你听。”
人群嗡地围上来。有人伸手摸米粒,有人踮脚看报告,还有个戴眼镜的老头掏出放大镜,对着公章照了又照。
“行家啊。”他收起镜片,“这印泥厚度、字体间距,假不了。”
王癞子早溜了。李淑兰也不追,只让陈婉清把告示重新钉牢,又在下面加了一行字:“本月特色,明日起公示食材三日,欢迎监督。”
当天下午,铺子还没开门,门口就排起了队。
有个中年男人骑着自行车从十里外赶来,车把上挂着空饭盒:“我媳妇卧床半年,就念叨你家味儿。听说今天有新花样,我给她带一份回去。”
李淑兰多夹了一块腊肉塞进盒里:“趁热吃。下回带她来,我给她单做碗软的。”
队伍越排越长。到第二天清晨,有人西点就蹲在门口,生怕赶不上。
七月一号这天,天刚蒙蒙亮,李淑兰就把三十份豆腐卷摆上柜台。每份都用油纸包好,上面压着一张红色编号卡。
“第一号!”一个穿蓝布衫的大娘抢到手,像捧宝贝似的搂在怀里,“我孙子要收藏!”
“我这是第五号!”年轻人举着卡拍照,“发广播站去!”
陈婉清站在柜台后,一边收钱一边解释:“连续买六次月月特色,送定制搪瓷杯。登记名字,不许冒领。”
周晓禾拿着小本子,把每个买卡的人名记下,写得工工整整。
李淑兰在后厨不停手,面皮擀得薄如纸,豆腐炸得外脆里嫩,腊肉切得细碎均匀。她没说话,但嘴角一首挂着。
快到中午时,最后一个号码卖出。李淑兰摘下围裙,把灶台擦干净,转身把今天的销售记录翻到新页。
“三十份,两小时零七分售罄。”她写下数字,又添一句,“顾客反馈:香、脆、不腻,有人问能不能每月卖两天。”
她合上本子,抬头看墙。那儿新贴了一张表,标题是“八月特色筹备清单”。第一条写着:“腊肉包子——发面时间、蒸制火候、馅料比例待试。”
陈婉清把剩下的编号卡收进抽屉,顺手把第一号卡单独夹进相框,摆在柜台最显眼处。
“有人出十块钱收,我没给。”她笑着说,“这是头一份,得留着。”
周晓禾把今天的质检报告复印了一份,贴到公示墙上。她退后两步看了看,又拿胶带把边角压牢。
“明天开始,得把米袋编号也标上去。”她说,“还有油,是新进的菜籽油,得补检测单。”
李淑兰点头,蹲下身打开灶台下的暗格,取出一个小本。她翻到一页,上面画着几种面皮折叠方式,旁边写着“油温测试:六成易散,七成最佳”。
她拿起笔,在“腊肉豆腐卷”后面打了个勾,又在“腊肉包子”前面画了个星。
门外风停了,招牌静静垂着。两张证书还在门框上钉得牢牢的,边缘有些发白,但红章依旧醒目。
锅里的汤己经凉了,灶台干净,米缸满着,腊肉挂着,油纸包的残屑堆在角落,编号卡在灯光下泛着红光。
李淑兰把笔帽按上,夹进本子里,正要起身——
灶台后头那口小铁锅突然“哐”地一声,自己滑下来半寸,锅底磕在砖沿上,震出一道细裂。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好婆婆系统,我把儿媳宠上天(http://www.220book.com/book/6OS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