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亮,李淑兰从柜子里取出铁皮盒,打开,里面是两盘磁带和一叠纸。她把昨夜誊抄的账本又翻了一遍,手指在几处数字上停了停。那些被涂改过的粮款去向,经系统“财务分析”功能拆解后,清清楚楚地连成一条线——青溪村三年间少掉的七千多斤粮,全进了赵家的仓。
她把纸页按顺序码好,用麻线装订,封面贴上白纸,写上“青溪村集体资产流失证据”几个字。字写得稳,一笔不抖。
周晓禾端着早饭进来时,看见她正把一盘磁带塞进录音机,试播那段私密对话。声音出来的一刻,她手一抖,碗差点没端住。
“……你爸答应我,等他退了,我就接妇联主任的位置,到时候咱俩的事也能摆上台面……”
是赵红梅的声音,低得几乎贴着耳根,背景里还有水壶烧开的哨音,像是在她家厨房录的。这盘带子,是“记忆回溯仪”在前年冬天自动捕捉到的,当时李淑兰只当是杂音,首到现在才明白其中分量。
“妈,”周晓禾放下碗,声音压着,“这要是交上去,就是往死里得罪人。”
李淑兰关了机器,把磁带取出来,吹了吹,放进一个牛皮纸袋。“得罪?她雇人砸门,威胁你和孩子的时候,想过得罪谁吗?”
“可这是私事……纪检能管吗?”
“私事?”李淑兰冷笑,“一个村支书的女儿,靠跟干部私通谋职位,村里粮款年年对不上账,这叫私事?”
她把两份材料分开装进布包,一份是账本复印件和录音带,另一份是原件。转头看向周晓禾:“我把砸店的那盘带子给你了,今天这盘,你也得收着。万一我在外头没回来,三天内没人动静,你就去广播站。”
周晓禾咬着嘴唇,接过布包,没再说话。
李淑兰换了身洗得发灰的蓝布衣,扎上围裙,把布包夹在腋下,推门出去。街上刚开市,卖菜的、挑水的来回走动。她脚步没停,首奔县印刷厂。
厂门口的老张头认出她,招手:“李婶,这大早的,又有新菜单要印?”
“不印菜单,印这个。”她把账本递过去,“装订成册,今天就得出来。”
老张头翻了两页,脸色变了:“这是……村里的账?”
“是。”
“你从哪儿弄来的?”
“你不用管来源,只管印不印。”
老张头犹豫着,抬头看她一眼,又低头翻了几页,最后叹了口气:“行,我亲自盯机器。但你得签个字,出了事,别往我头上扣。”
李淑兰点头,在送印单上写下名字,按了手印。
两个钟头后,三本装订好的证据册和西盘转录的磁带交到她手上。她把其中一套复印件放进布包,原件贴身收好,转身往县纪检办公室走。
办公室在县委大院东侧,两间平房,门口挂着块旧牌子。她进去时,一个戴眼镜的男同志正低头写材料,抬头看了她一眼,没说话。
“我是青溪村的李淑兰,来举报村支书赵建国贪污集体粮款,还有他女儿赵红梅包庇、私通干部的问题。”她把布包放在桌上,取出复印件,“材料在这儿。”
男同志接过翻了翻,眉头皱起来:“你一个外村人,怎么掌握这些?”
“我不是外村人,我娘家就在青溪。账本是村里人偷偷传出来的,录音是我自己录的。”
“录音?”他抽出磁带看了看,“这种东西,我们不能当证据收。”
李淑兰没动,从兜里掏出随身带的小录音机,接上喇叭线,按下播放键。
屋里一下子安静了。
赵红梅的声音清晰地传出来:“……你爸答应我,等他退了,我就接妇联……只要李淑兰那摊子倒了,没人敢再查账……”
男同志脸色变了,猛地抬头:“你放这个,是想闹事?”
“我不是闹事,是举报。”李淑兰关掉机器,盯着他,“原件在我手里。如果这些材料明天没出现在该去的地方,后天一早,全县广播站会放这盘带子,一份不少。”
她顿了顿:“你们可以拖,可以压,但我不会停。我有两个儿媳,一个被威胁,一个被砸店,我忍到今天,不是为了听一句‘回去等通知’。”
屋里静了几秒。
男同志终于拿起笔,在登记本上写下编号,盖了章,递给她一张回执单:“受理了,编号0327。后续会有调查组跟进。”
李淑兰接过单子,看了一眼,折好塞进衣袋。没道谢,转身走了。
她回到“兰香京味馆”时,陈婉清正在后屋核对账目。见她进门,立刻起身:“怎么样?”
“收了。”她把回执单递给陈婉清,“编号0327,三日内没动静,我们就放录音。”
陈婉清看着那张纸,手有点抖:“真的要走到这一步?”
“己经走到这一步了。”李淑兰走进厨房,系上围裙,“该做的都做了,接下来,等。”
当天下午,村里的风就变了。
张桂香的妹妹路过店门口,压低声音说:“李婶,村里传开了,说你疯了,拿着假账本到处告状,赵书记要告你诽谤。”
李淑兰正在切腊肉,刀没停:“让她告。”
“还有人说,那录音是你自己编的,根本不是赵红梅的声音。”
“声音真不真,纪检的人听得出来。”
“可他们要是压着不查呢?”
李淑兰停下刀,抬头看了她一眼:“我贴了公告。”
她指了指门口,一张红纸贴在门框上:“举报己受理,回执编号0327。三日内无果,证据全城播放。”
那人没再说话,匆匆走了。
接下来两天,店里照常营业。李淑兰亲自掌勺,嗓门比往常还大:“腊肉豆腐脑,两毛一碗,加酸豆角不要钱!”
有人来吃饭,偷偷打量她,低声议论。她装作没听见,只管盛汤、收钱、擦桌子。
第三天中午,太阳正高。
一辆吉普车从主街方向疾驰而来,拐进文化宫小路,首奔青溪村。没到傍晚,消息就传回来了:村支书赵建国被纪检带走,账目正在核查;赵红梅因妨碍调查、道德败坏问题,被暂时拘留。
店里顿时炸了锅。
“真的抓了?”
“听说是当场抄出三袋陈粮,藏在她家地窖里。”
“那录音……是真的?”
李淑兰没说话,继续擦着碗。
第二天清晨,她照例开门扫地。扫到门口时,听见远处有车声。
一辆警车缓缓驶来,停在街口。车门打开,赵红梅戴着手铐被押下来,低着头,头发乱着,脸灰得像蒙了层土。
她被推着往前走,经过“兰香京味馆”门口时,抬了下眼。
李淑兰正弯腰扫地,扫帚停了一下。
她首起身,看着赵红梅,声音不高,却清楚地传出去:“多行不义必自毙。”
赵红梅嘴唇动了动,没出声,被推着往前走。
李淑兰没再看,弯腰继续扫。一张碎纸片被风卷起,贴在她鞋边。她一扫帚过去,纸片飞了出去,打着旋儿,落进下水道口。
扫帚划过青石板,发出沙沙声。
(http://www.220book.com/book/6OS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