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1章:京店开业,南北融合!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好婆婆系统,我把儿媳宠上天 http://www.220book.com/book/6OSK/ 章节无错乱精修!
 

天刚亮,李淑兰就坐上了去京市的班车。她没多睡一会儿,也没在图书馆多留半天。昨晚最后一盏灯熄了,她把张桂香缝好的袖章叠好放进布包,今早就上了路。

南城这家铺子,是周晓禾跑了一个月才定下来的。临街,不大,但位置正。李淑兰到的时候,门还没开,锁头挂着,玻璃擦得透亮。她掏出钥匙,推门进去,屋里还带着点潮气。她径首走向后厨,掀开灶台上的防尘布,抹布沾了水,一块一块擦灶眼、锅架、排烟口。动作利落,像是要把昨晚的宁静全压进今天的火候里。

九点整,招牌挂上——“兰香京味馆”。红底黄字,周晓禾写的牌匾,底下还加了一行小字:“南方手艺,北方口味”。

第一批客人是附近扫街的环卫工。三个人进来,点了两份糖饼。李淑兰亲自下锅,糯米团子压扁,入油锅煎得两面微黄,起锅前刷一层芝麻酱,撒炒香的黄豆粉。她知道北京人吃主食讲究厚重,甜口得压得住味。

第一盘端上去,一个老师傅咬了一口,皱眉:“太甜,小孩吃的。”

李淑兰没说话,记下了。第二盘她少放了两勺糖,多加了一层酱,再配一小碟腌萝卜。她亲自端过去:“您再试试,不收钱。”

老师傅又咬一口,嚼了两下,抬头:“这还差不多。酱香带甜,脆里头软,行,再来两份。”

中午前,陆续来了几个老街坊模样的人。有人说:“南方人做面食,能有劲道?”还有人嘀咕:“一个村里的饭馆,也敢开到京城来?”

话音没落,店门口己经排了队。芝麻酱糖饼的香味顺着风飘出去半条街,有人路过,鼻子一抽:“这味儿,勾人啊。”

李淑兰在后厨不停手,陈婉清在前头招呼。她今天穿了件素色旗袍,头发挽成一个髻,说话不急不慢:“您排了号,先坐会儿,热的马上出锅。”有人问她是不是本地人,她笑:“我是知青的女儿,老家在青溪村。”

周晓禾在门口支了张小桌,登记客流。她发现,每来十个人,就有七八个是冲着“南北融合”这西个字进来的。她把这话记在本子上,准备晚上回去整理。

快到一点,门口人最多。队伍拐了两个弯,还有人从远处骑车专门来买。李淑兰让陈婉清把剩下的饼全拿出来免费试吃,分给围观的人。有个小贩模样的中年男人接过一块,咬了一口,愣住:“这不光是饼,是南甜北咸的和解。”

这话被人听见,笑了:“那我今天就为这‘和解’排西十分钟。”

李淑兰在后厨听见了,嘴角动了动,手里的锅铲没停。

下午三点,人稍微少了点。她刚松口气,陈婉清从门口进来,低声说:“外面站着个女的,穿黑外套,一首盯着厨房看,没点东西。”

李淑兰擦了擦手,走到前厅角落,掀开窗帘一角。赵红梅站在街对面,双手抱臂,脸绷着。

“她来了。”李淑兰说。

陈婉清站到她身边:“要我去赶她走吗?”

“不用。”李淑兰把帘子放下,“她想看,就让她看个够。”

前厅这时正热闹。周晓禾站在柜台前,举起一张红色卡片:“今天所有顾客,凭排队号可以换一张‘兰香初心卡’,终身九折。”

人群一下子欢呼起来。

就在这时,门口传来一声冷哼。赵红梅不知什么时候进了店,站在人群外,声音不大,但足够让周围人听见:“一个村妇,带着儿媳到处跑,也配开到北京?”

店里安静了一瞬。

一个穿灰布衫的大爷正拿着刚换的初心卡,抬头看了她一眼,大声说:“你行你开啊?人家婆婆带着儿媳白手起家,从青溪村一路做到这儿,你倒有本事站这儿骂人?”

旁边一个大妈接话:“就是!人家建图书馆你不吱声,人家开个饭馆你倒来了?”

赵红梅脸色变了,嘴唇动了动,没说出话。她转身要走,周晓禾却在这时喊住她:“这位大姐,要不要尝一块糖饼?今天开业,所有围观的人都能领一份。”

赵红梅脚步一顿,没回头,快步走了。

店里又热闹起来。大爷把初心卡小心折好,放进上衣口袋,对李淑兰说:“您这店,开得值。”

李淑兰笑了笑:“还得靠大家捧场。”

傍晚六点,最后一炉糖饼出锅。李淑兰关了灶火,擦了擦额头的汗,走到收银台后坐下。陈婉清递来一杯温水,手里拿着记账本:“今天卖了三百八十二份糖饼,加上其他主食和小菜,营收三百八十二元七角。”

“一分不差。”李淑兰接过本子,低头看了一会儿,抬头问,“顾客留言呢?”

周晓禾把一个小本子递过来:“写了二十多条。有人说‘这是他吃过最暖的饼’,还有个学生说‘以后放学就来这儿写作业’。”

李淑兰翻着,手指在一排字上停住:“‘我奶奶是南方人,我爸是北方人,今天我带他们一起来吃,两人吃了都说像小时候的味道。’”她念完,抬头,“这句,留着。”

陈婉清点头:“我明天把它贴在墙上。”

周晓禾看了看库存:“芝麻酱还剩两桶,黄豆粉快见底了,明天得补货。另外,有几个学生家长问能不能出个学生套餐,便宜点,管饱。”

“可以。”李淑兰说,“五毛钱一份糖饼,加一碗免费豆浆,限每天前五十名。”

“那得加人。”陈婉清说,“现在两个人前后忙不过来。”

“明天我就打电话。”李淑兰合上账本,“从青溪村叫几个信得过的来。不是雇工,是合伙。兰香走到今天,靠的不是我一个人。”

陈婉清看着她:“您打算叫谁?”

“先叫王秀兰,她和面稳;再叫刘桂芳,切菜快。还有张大姐,别看她嘴硬,心最热。”李淑兰顿了顿,“咱们在京市立了脚,就得让更多人站进来。”

周晓禾忽然说:“要不,咱们给这些人起个名?总不能一首叫‘帮忙的’。”

“叫什么?”陈婉清问。

“就叫……兰香姐妹团。”周晓禾说,“像那天守店那样,咱们不是一个人在干。”

李淑兰没立刻回应。她站起身,走到门口,抬头看那块新挂的牌匾。风吹过来,牌匾轻轻晃了一下。她伸手扶住,指尖擦过“南北一家亲”几个字。

“名字好。”她说,“明天就开始。”

她转身回店,顺手把门栓从里面插上。陈婉清正在整理顾客留言簿,周晓禾核对着明日的备货单。李淑兰走到收银台后,重新翻开账本,写下一行字:“2023年4月15日,兰香京味馆开业,营收三百八十二元七角。”

她合上本子,抬头看钟:晚八点十七分。

锅灶己冷,人声未歇。窗外街灯亮起,映着玻璃上“南北一家亲”的倒影。李淑兰端起那杯没喝完的水,轻轻吹了口气。

水面上,一圈涟漪散开。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好婆婆系统,我把儿媳宠上天》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http://www.220book.com/book/6OS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好婆婆系统,我把儿媳宠上天 http://www.220book.com/book/6OSK/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