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兰把下一本《成长手册》递过去,笔尖刚要落纸,眼角又扫到巷口。那辆旧自行车还在,斜靠在电线杆旁,骑车人蹲在墙根抽烟,烟头一明一暗,视线始终没离开签售台。
她没动声色,把书签完,抬手摸了摸孙子的头:“回家吃饭。”
周晓禾收起笔,陈婉清合上包。三人带着孩子往公交站走,李淑兰走在最后,回头看了眼——那人也站起身,拍了拍裤子,慢悠悠推车跟上。
“晓禾,你带婉清和孩子先走。”李淑兰停下脚步,“我去买包盐。”
周晓禾一愣,张嘴要说话,李淑兰眼神一沉,她立刻明白了,点头带着人快步走了。
李淑兰转身进了旁边的小杂货店,从后门绕出去,抄近路拐进一条窄巷。她贴着墙根走,耳朵听着后面的动静。脚步声没有,但巷口传来车轮碾过碎石的声音。
她从裤兜里摸出一张折叠的纸条,是昨天下午在院门口发现的,上面歪歪扭扭写着:“再出风头,你孙子摔断腿。”
她攥紧了纸条,手心发烫。
当晚,李淑兰把周晓禾叫到厨房,门关严实了。
“拍下那人的脸了吗?”她问。
周晓禾点头,从书包里掏出一张照片:“我让学校老师用相机拍的,就是他,盯着校门口看了西十分钟。”
李淑兰接过照片,盯着那张脸看了很久。颧骨高,嘴角有道疤,眼神阴沉。她把照片按在灶台上,从抽屉里取出那张恐吓纸条,叠在一起。
“明天一早,你去找派出所老刘,就说亲戚家孩子被盯上了,要查户籍。”她说,“别说是咱家的事。”
“妈,要不报警吧?”周晓禾声音压得低。
“报什么?就凭一张纸条?人家说你是造谣。”李淑兰摇头,“得有实据。”
第二天中午,周晓禾带回消息:那人叫张老西,县城“老砖窑”出来的混混,马三的徒弟,劳教过两年,去年刚放出来。
李淑兰坐在饭馆后厨的小凳上,听完没说话,把照片和纸条收进保险柜,锁好。
下午三点,她把陈婉清、周晓禾和六名姐妹团骨干叫到收银台后的小隔间。
“有人想动咱们家孩子。”她开门见山,“我不怕事,但不能让孩子吃亏。”
王秀兰急了:“谁干的?”
“背后的人我不说,但动手的是张老西。”李淑兰扫视一圈,“从今天起,孩子上下学,姐妹团轮流接。两人一组,穿工装,戴兰香袖标,公开接,光明正大接。”
刘桂芳问:“要是他动手呢?”
李淑兰站起身,从墙上取下一把锅铲,往桌上一放:“咱们不是软柿子。谁敢碰我孙子,我就带五十个姐妹,铲子拍他家门口。”
没人再问。
第三天清晨,李淑兰让两个机灵的女工假装去买菜,一路尾随张老西。中午,她们回来报信:人进了城南废弃粮仓,里头还有两个同伙,墙上贴着“马记装卸”字样。
李淑兰当即换了衣服,拎着包首奔派出所。
接待民警一听“威胁未成年人”,脸色变了,立刻上报。
“我们计划明天凌晨行动。”民警说,“您提供线索,我们依法抓捕。”
“我要去。小雪绒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李淑兰说。
“您是证人,不能参与抓捕。”
“我不进去,我就在门口等着。”她盯着对方,“我要让所有人知道,谁动孩子,天王老子也保不住。”
民警犹豫片刻,点头。
那天晚上,李淑兰站在兰香京味馆门口,吹了声口哨。不到一小时,五十名姐妹团女工陆续赶到,全穿着藏青色工装,手里拎着锅铲、擀面杖、菜刀、扁担。
“都不是来打架的。”她站在台阶上说,“是来护家的。谁的孩子,都是咱们的孩子。今天不去吓人,是告诉他们——兰香的女人,不是好惹的。”
凌晨三点,五十人乘三辆借来的农用三轮车,悄无声息抵达城南粮仓外。
天还没亮,风冷得刺骨。女工们站成两排,工装整齐,手里的家伙什一律朝天,像一排待命的兵。
西点整,三辆警车闪着灯驶来,停在粮仓门口。
李淑兰第一个上前,指着仓库角落的窗户:“那里有动静,他们住里头。”
警察破门而入,几分钟后,三个男人被押出来,其中一个正是张老西,头发乱糟糟,脸上还带着睡意。
李淑兰走上前,从包里掏出那张恐吓纸条,当着所有人的面递给民警:“这是他在我们院门口留的。他还跟踪我孙子上学。”
民警当场宣读拘留原因:“涉嫌恐吓、跟踪未成年人,现依法带走调查。”
张老西抬头看见李淑兰,眼神一缩,想说话,被警察推上了车。
李淑兰往前一步,声音响亮:“我叫李淑兰,兰香京味馆的老板。今天我带姐妹们来,不是闹事,是见证!谁敢动我家人,我就带五十个女人堵他家门口!我报警,也敢站出来!”
女工们齐声应和:“兰香女工,顶天立地!”
声音在空旷的夜里传得很远。
警车开走后,李淑兰转身看向姐妹们:“天快亮了,回店。”
五十人列队上车,工装在晨光中泛着深蓝。
回到兰香京味馆前坪,天边刚露白。李淑兰站在店门口,看着姐妹们一个个下车,有人拍了拍她的肩。
“妈,孩子们安全了。”周晓禾说。
李淑兰点点头,抬手推开玻璃门:“开门,照常营业。”
她走进店里,第一件事是打开后厨的灯。锅灶冷着,她拧开火,蓝色火苗“啪”地窜起。
陈婉清己经系上围裙,在案板前揉面。周晓禾搬出一筐青菜开始择。姐妹们陆续换上工装,准备早市。
李淑兰走到收银台,从抽屉里取出一份新工装,轻轻叠好,放进柜子最上层。
外面传来脚步声,一个穿校服的小男孩跑进来:“李奶奶,今天还有芝麻酱糖饼吗?”
“有。”她笑着拉开保温柜,“刚出锅的。”
男孩接过饼,咬了一口,满足地眯起眼:“我爷爷说,你们昨天晚上抓坏人了?”
李淑兰没答话,只是把手搭在柜台上,目光扫向街角。
那辆旧自行车不见了,但电线杆下,有一小片烟头堆,还没被风吹散。
她转身拿起锅铲,往铁锅里倒油。
油热了,葱花下锅,滋啦一声响。
(http://www.220book.com/book/6OS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