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52章:采风启程,南北寻味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好婆婆系统,我把儿媳宠上天 http://www.220book.com/book/6OSK/ 章节无错乱精修!
 

李淑兰把行程表折好塞进布包侧袋,拉上拉链时发出一声轻响。她拎起放在门边的旧帆布箱,箱子边角磨得发白,搭扣有点松,但她没换。周晓禾站在楼下等她,手里攥着一叠车票,风把她的围巾吹起来又落下。

“人都到齐了?”李淑兰走下台阶,车钥匙在指间转了一圈。

“清点了三遍,一个不少。”周晓禾把最上面那张票递过去,“七点十八分,京站南广场进站口集合,您坐二号车厢,我们都在后面。”

陈婉清从屋里出来,背着个深蓝色的双肩包,头发扎得整整齐齐。她看了眼手表:“现在走,还来得及吃顿热乎饭。”

“不吃也行。”李淑兰拉开面包车后门,把箱子放进去,“路上有干粮,省时间。”

王大姐和吴玉芬己经上了车,坐在后排。刘春梅正帮人搬行李,额头上沁出汗珠。听见动静,她首起身:“李姐,东西都装好了,锅碗瓢盆全在底下舱里,一点没漏。”

“好。”李淑兰点点头,“这一趟不是游山玩水,是去找味道的。咱们在京城里站住了脚,可不能光靠干净两个字撑着。人家不让我们进,我们就得拿出让人没法拦的本事来。”

吴玉芬小声嘟囔:“我就不信,南方那些甜腻腻的东西能有多香?咱们的酱料一出锅,十里地都能闻着味儿。”

没人接话。车子发动,窗外的楼影慢慢往后退。

火车上,座位按名单排好。北方来的姐妹们凑在一起,聊的是店里谁顶班、哪天该补货。南方长大的几个年轻姑娘却盯着窗外不停变换的风景,眼里亮着光。

李淑兰从布包里掏出一个油纸包,打开,里面是几块玫瑰饼。她递给吴玉芬一块:“你先尝尝。”

吴玉芬皱眉接过,咬了一口,嚼着嚼着没再说话。

“这饼甜是甜,可不齁。”李淑兰说,“它用的是蜂蜜调糖浆,加了点桂花露,最后撒一层炒过的芝麻粉压住腻味。你说它邪门吗?”

“……不邪。”吴玉芬低声说。

“人心的口味,比舌头宽得多。”李淑兰望着窗外飞驰的田埂,“咱们做的是饭,连的是人。有人爱吃咸,有人偏甜,有人就图一口暖。咱不能只想着自己锅里的火候,得知道别人桌上摆的是什么。”

车厢里安静了一会儿。陈婉清翻开笔记本,写下一行字:**甜不是错,固执才是。**

傍晚时分,火车停在无锡站。空气湿漉漉的,带着一股淡淡的水腥气。街道窄而弯,青石路面被雨水打湿,反着光。一行人拖着行李走过老街,客栈在巷子深处,门楣上挂着一盏红灯笼。

安顿下来后,李淑兰让周晓禾召集所有人到二楼堂屋。“明天第一站,松鹤楼。别光顾着吃,要看,要记,要问。”

“人家肯让我们进门就不错了,还能问配方?”王大姐嘀咕。

“不一定非要拿到手。”李淑兰说,“但得让他们愿意开口。”

第二天一早,她们去了松鹤楼。店面不大,木门老旧,门口摆着蒸笼,热气往上冒。老板西十多岁,系着蓝布围裙,见一群人进来,眉头微皱。

“听说你们做面出名?”他一边揭锅盖一边问。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好婆婆系统,我把儿媳宠上天》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算是吧。”李淑兰笑着点头,“今天专程来尝您的点心。”

老板端出一碟桂花糖藕,又上了一笼蟹黄汤包。众人刚动筷子,周晓禾注意到角落里有个小伙计蹲在地上整理竹屉,手忙脚乱。她走过去帮忙,顺口问了句:“师傅挺忙啊?”

小伙计叹气:“老板娘病着呢,说是咳嗽老不好,大夫开了方子,缺一味陈皮。”

“新会的?”周晓禾问。

“对,年份要足。”

周晓禾回头看了李淑兰一眼。李淑兰立刻明白,转身对随行的人说:“打电话给京城药材铺,让他们寄两斤正宗新会陈皮过来,注明是送给松鹤楼的,不收钱。”

小伙计愣住。不多会儿,老板听说了这事,走出来盯着李淑兰:“你们图什么?”

“就想尝一口您家的糖藕,把做法记下来。”李淑兰说,“不传外人,也不挂招牌卖。就是学个心意。”

老板沉默片刻,终于点头:“行。晚上关门后,你们来后厨看看。”

当晚,松鹤楼后厨灯火通明。老板亲自演示如何熬糖浆、浸藕孔、封罐焖制。他还写了一张纸条,交给李淑兰:“基础配比,拿去参考。别的,得靠你们自己琢磨。”

回到客栈,众人围坐在堂屋里。桌上摊着笔记、照片、手写的配料单。刘春梅翻着本子,突然抬头:“我觉得不能改味儿。咱们兰香靠的就是那一口酱香,要是掺了甜,老主顾认不出来怎么办?”

“我不是要改底味。”李淑兰从包里拿出一张纸,展开,是孙子的录取通知书复印件。她指着校名那行字:“他能考上,是因为题会做,路也会变。咱们做饭,也得懂这个理。”

她顿了顿:“主味留根,辅味拓新。招牌面还是那个味,但在蘸料里加点甜润,小菜里添点蜜汁,汤头里融一丝果香——让人吃着熟悉,又能尝出不一样。”

陈婉清提笔记下:**融合不在颠覆,在层次。**

“明天去苏州。”李淑兰合上纸页,“那边有家百年酱坊,还有个腌菜作坊,手艺传了六代。我想看看他们怎么存风味。”

周晓禾补充:“我己经联系了当地教师协会,下午可以顺道去一所乡村小学,看看孩子们平时吃什么午饭。”

“好。”李淑兰站起身,“这一趟,不只是找味道,也是找人。谁吃饭,饭就得为人活着。”

夜深了,其他人陆续回房。李淑兰留在堂屋,翻看白天带回的纸条。烛火晃了一下,她抬手拨了拨灯芯。

陈婉清披着外套进来,看见她在看那张录取通知书。“还在想孩子的事?”

“不是。”李淑兰摇头,“我在想,他读的书越多,离咱这灶台就越远。可要是有一天,他能在课本里看到一碗咱们做的面,会不会觉得,这条路也没白走?”

陈婉清没说话,只是轻轻把手搭在她肩上。

第二天清晨,队伍再次出发。李淑兰走在前头,背包带子勒在肩上,脚步稳健。路过一家早点摊时,她停下,买了一碗豆腐花。摊主舀了一勺糖水浇上去。

她尝了一口,微微眯眼。

“太甜。”她说。

但还是把整碗吃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6OS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好婆婆系统,我把儿媳宠上天 http://www.220book.com/book/6OSK/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