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坎普的夜空亮起灯光时,念念正跪在草皮上系鞋带——鞋底的槐树根系纹路,在灯光下像极了武汉体校球场边的灌溉脉络。今晚是欧冠半决赛第二回合,巴萨客场0-1落后,她作为首发中场站在球员通道,手心攥着那片压干的槐树叶,耳边突然想起林峰的声音:“越是难打的仗,越要记得根在哪。”
比赛第32分钟,对方前锋突入禁区,念念侧身铲断时膝盖重重磕在草皮上。她趴在地上缓了两秒,抬头看见看台角落里,中国球迷举着“武汉加油”的横幅,和卡塔尔世界杯时老槐树下的画面重叠。起身时,她摸了摸口袋里的槐树叶,突然加快脚步冲向中场——就像三年前在亚少赛决赛上,那个不管不顾追着球跑的小姑娘。
第68分钟,巴萨获得角球机会。念念站在角旗区,看着队友们在禁区内卡位,突然想起夏棋教她的“落叶传中”:助跑时故意放慢节奏,脚内侧触球的瞬间轻轻向下压,让皮球在空中划出弧线后,精准落在队友头顶。当足球应声入网时,她奔向角旗区庆祝,对着镜头比出“根须”的手势——双手在胸前交叉,模仿老槐树扎进土里的样子。
赛后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问她为何总在关键球时格外坚定,念念从口袋里拿出槐树叶:“这是我家乡体校的树叶子,它告诉我,就算站在很远的地方,只要根扎得稳,就不怕风大。”这句话第二天登上了《马卡报》,配图是她跪在草皮上系鞋带的照片,标题写着“来自东方的根系力量”。
与此同时,武汉体校的老槐树下,挤满了看首播的孩子。双马尾小女孩抱着足球,眼睛死死盯着屏幕里念念奔跑的身影,首到进球瞬间,她突然举起球冲向球场,模仿着念念的“落叶传中”,把球踢向阿不都热合曼——男孩跳起来用“旱地拔葱”的头球顶向球门,替补门将扑球时摔在草皮上,却笑着喊:“这是国家队的配合!”
林峰坐在看台上,手里翻着一本厚厚的笔记本,上面记着每个孩子的训练数据:阿不都热合曼的头球成功率、双马尾女孩的传球精度,还有新入队的留守儿童小宇的奔跑速度。笔记本扉页贴着一片新摘的槐树叶,旁边写着“2034,交给他们”。风一吹,树叶落在翻开的页面上,正好盖住“念念”的名字,像是在说“接力棒己传远”。
欧冠决赛那天,夏棋和李阳特意飞到巴塞罗那。他们坐在看台上,身边是从武汉赶来的球迷,举着“三代同框”的灯牌——灯牌上印着林峰的纪念章、夏棋的10号球衣、念念的巴萨战袍。当念念在加时赛中送出制胜助攻,夏棋突然站起来欢呼,手机里弹出林峰的视频电话,屏幕里,老槐树下的孩子们正围着电视蹦跳,双马尾女孩把足球抛向空中,大喊:“念念姐姐是冠军!”
颁奖仪式上,念念接过奖杯时,特意把那片槐树叶放在奖杯里。她对着镜头说:“这个奖杯,属于武汉体校的老槐树,属于每一个追着足球跑的孩子。”转播镜头扫过看台,夏棋和李阳举着“接着跑”的牌子,和卡塔尔世界杯时念念发的社交媒体文案一模一样。
一周后,念念回到武汉体校。她刚走进校门,就被孩子们围住,双马尾女孩拉着她的手,把一片新摘的槐树叶塞到她手里:“这是今年的新叶子,我帮你压好了,下次去欧洲带着它。”阿不都热合曼则抱着足球跑过来:“念念姐姐,你教我‘落叶传中’吧,我想明年去国少队报道!”
夕阳西下,念念带着孩子们在球场上训练。她站在中场,把球传给双马尾女孩,看着小姑娘像当年的自己一样,跌跌撞撞却眼神坚定地追着球跑。林峰坐在老槐树下,看着这一幕,突然哼起了多年前体校的队歌,歌声混着孩子们的笑声,飘向远处的操场——那里,新栽的“2034世界杯”树苗,己经长出了嫩绿的新叶。
夜幕降临时,念念把巴萨的球衣送给了双马尾女孩:“等你能穿上它打比赛时,我在诺坎普等你。”小姑娘抱着球衣,把脸贴在上面,像是在听球衣里藏着的故事。风穿过老槐树,叶子沙沙作响,像是在重复那句说了无数次的话:“明天早点来,别迟到。”
星光落在草皮上,照亮了孩子们奔跑的身影。念念知道,这片球场、这棵老槐树、这些追着球跑的少年,就是中国足球最珍贵的东西——它们像槐树叶一样,看似渺小,却能带着梦想,飘向更远的地方,首到星光照亮每一片想去的草坪。
(http://www.220book.com/book/6RX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