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薇的腿脚越发不便后,便常在共生馆的窗边摆一张藤椅,晒着太阳,泡一壶薄荷茶——茶叶是从“时光苗圃”采的,用的是魔法世界带回的陶壶,水则是溪云村古井里的泉水,煮茶时还会放几颗非洲寄来的太阳花干,清香里带着暖意。
每天下午,小满都会来陪她。有时是坐在旁边织“时光地图布”的新片段,有时是念游客留下的“时光信笺”,有时就只是安静地剥着因纽特人寄来的耐寒浆果,听凌薇慢悠悠地讲过去的故事。
“当年在末世安全区,冬天特别冷,我们就把土豆放在怀里捂芽,生怕冻坏了。”凌薇喝了口茶,指尖轻轻着陶壶的纹路,“那时候觉得,能有一口热土豆吃,就是最好的日子。现在看着你们有面包、有浆果,还有这么多好看的布,真好。”
小满停下织布的手,把剥好的浆果递到凌薇嘴边:“凌奶奶,以后我天天给您煮薄荷茶,给您讲苗圃的故事,讲‘时光地图布’的新图案。”
凌薇笑着点头,眼里满是温柔。她忽然想起第一次见到小满时,那个攥着信封、冻得鼻尖通红的小女孩,如今己经长成能独当一面的“时光守护者”,心里满是欣慰。
这年冬天,溪云村下了场大雪。“时光苗圃”被厚厚的雪覆盖,荧光草的微光在雪地里若隐若现,像撒了一地的星星。小远带着几个“小守护者”,特意给苗圃的幼苗搭了小雪棚,还在每个棚子上挂了个小灯笼,灯笼上画着种子的图案。
“凌奶奶,您看!”小远踩着雪跑进来,手里拿着个冻得硬邦邦的浆果,“这是我在雪地里找到的,还没冻坏呢!等春天到了,我们把它种下去,说不定能长出新的浆果苗。”
凌薇接过浆果,放在手心暖着:“好啊,春天的时候,我们一起种。”
雪停后,“时光文明馆”举办了“雪地时光会”。游客们围着暖炉,喝着小满煮的薄荷茶,听凌薇讲跨世界的故事,看小远他们表演“种子成长记”的小话剧——孩子们穿着用“时光地图布”边角料做的衣服,扮演不同的种子,从发芽到开花,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有位来自星际主题博物馆的馆长,听了凌薇讲的星际开荒故事,激动地说:“我们馆里有个星际基地的模型,一首找不到合适的故事来搭配。要是能把您的故事和模型结合,肯定能让更多人了解‘开拓’的意义!”
小满立刻接话:“我们可以把星际的星晶矿标本放在‘时光文明馆’,再绣一块‘星际地图’在‘时光地图布’上,让两个馆的故事连起来!”
馆长笑着点头,当场和小满约定,开春后就启动合作。
凌薇坐在一旁,看着小满和馆长认真讨论的样子,喝了口薄荷茶。茶香袅袅中,她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在1958年的车间里和赵师傅讨论车床,在末世安全区和林月研究疫苗,在魔法世界和精灵女王交流植物知识。原来,“传承”从来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在旧的故事里,长出新的可能。
开春后,星际博物馆的星晶矿标本如期送到了“时光文明馆”。小满带着小远他们,在标本旁边立了块牌子,上面写着凌薇讲的星际开荒故事,还绣了块小小的“星际藤蔓”布,挂在标本旁边,和魔法世界的藤蔓故事遥相呼应。
凌薇被小满推着轮椅,来到标本前。看着泛着微光的星晶矿,听着小远给游客讲解“星际开拓者的故事”,忽然觉得,时光就像这杯薄荷茶——初尝时是清苦的,慢慢品,就能尝到藏在深处的甜,而那些跨越时空的故事,就是茶里最珍贵的“料”,让平凡的日子有了不一样的滋味。
这年夏天,凌薇在藤椅上打盹时,梦见了1958年的红星机械厂——车间里的车床还在转,李主任和婶子们笑着打招呼,赵师傅递来一块刚烤好的红薯,热乎得烫手。她还梦见了末世的安全区,土豆苗绿油油的,林月抱着孩子,笑着喊她“凌姐”;梦见了魔法世界的精灵森林,莉莉坐在生命之树下,给她递来一朵发光的花。
醒来时,小满正坐在旁边织布,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凌薇的脸上,暖融融的。“凌奶奶,您醒啦?”小满放下织布机,“薄荷茶煮好了,我还放了您喜欢的太阳花干。”
凌薇接过茶杯,看着窗外——“时光苗圃”的幼苗绿油油的,小远他们正在地里浇水,“时光邮筒”前有孩子在写信,“时光之树”的影子在地上轻轻摇晃。
她喝了口茶,清香在嘴里散开,心里满是平和。她知道,就算有一天,她的故事落幕了,这些时光里的美好,也会像薄荷茶的香气一样,留在溪云村的风里,留在“时光地图布”的丝线上,留在孩子们的笑声里,永远不会消散。
而那些藏在时光里的约定,那些未完的故事,会像“时光苗圃”里的新苗一样,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里,慢慢生长,长成一片永远温暖的“时光天地”。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快穿之满级大佬的五元人生(http://www.220book.com/book/6S1E/)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