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风波
十月的晨光带着点凉丝丝的水汽,洒在县城 “晚秋手工服饰店” 的新招牌上,淡粉色的字体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林晚秋背着装满设计图纸的帆布包,踩着露水早早到了店里 —— 今天是装修队进场的第二天,她特意起了大早,想盯着工人把墙面基层处理好,这可是后续刷漆的关键。
推开门,一股刺鼻的石灰味扑面而来。两个穿着蓝色工装的工人正蹲在地上和水泥,水泥袋随意堆在墙角,袋子口没扎紧,白花花的水泥粉撒了一地。另一个工人站在梯子上,拿着砂纸打磨墙面,动作敷衍得很,墙角的霉斑都没磨掉,只是随便蹭了两下。
“师傅,您这砂纸得换细点的,” 林晚秋赶紧放下帆布包,指着墙面上没磨平的疙瘩,“粗砂纸磨出来的墙面不平整,后续刷漆会掉皮的。还有墙角的霉斑,得用除霉剂先处理,不然刷了漆还会返出来。”
站在梯子上的工人叫老周,闻言从梯子上下来,拍了拍手上的灰,脸上带着点不耐烦:“小姑娘,你懂啥?我们干装修这么多年,这点事还用你教?粗砂纸磨得快,细砂纸费时间,反正刷上漆也看不出来。霉斑那点小事,刷两层漆就盖住了,用啥除霉剂,浪费钱。”
“可这样不行啊,” 林晚秋急了,从帆布包里拿出设计图,指着上面标注的 “墙面基层处理标准”,“您看,我这图纸上写得清清楚楚,得用细砂纸打磨三遍,除霉剂处理霉斑,再刷两遍底漆。要是偷工减料,以后墙面出问题,还得返工,更麻烦。”
老周瞥了眼图纸,嗤笑一声:“图纸是死的,人是活的。我们老板跟你说一周完工,按你这要求,十天都做不完。你要是想快,就别这么多讲究;要是想讲究,就加钱加时间,不然这活我们没法干。”
林晚秋心里咯噔一下 —— 之前跟王师傅谈好的是一周完工,要是延期,不仅影响试营业,还得多付房租。可要是让他们这么偷工减料,以后墙面掉皮、发霉,顾客看到了多影响口碑?她咬了咬嘴唇,拿出手机:“我还是给王师傅打个电话,问问他怎么说。”
“别打别打!” 老周赶紧拦住她,脸上的不耐烦变成了讨好,“小姑娘,算我服了你了。行,我换细砂纸,也用除霉剂,行了吧?不过你得跟王师傅说,别扣我们工钱。”
林晚秋这才松了口气,点点头:“您放心,只要按标准做,我肯定跟王师傅说清楚。”
可没想到,麻烦还在后头。
下午林晚秋去建材市场买乳胶漆,回来时刚走到店门口,就听到店里传来 “叮叮当当” 的响声。推门一看,老周正拿着锤子砸后门的门框,门框是实木的,虽然有点旧,可还能用,他却把好好的门框砸得坑坑洼洼,旁边还堆着几根新的细木条。
“您这是干啥?” 林晚秋冲过去拦住他,心疼得不行,“这门框好好的,砸了干啥?”
“这门框太旧了,不砸了换新的,影响美观,” 老周放下锤子,擦了擦汗,“我跟王师傅说了,给你换个新门框,用细木条钉个框,刷上漆,比原来的好看多了。”
林晚秋蹲下来捡起一块被砸掉的实木碎片,手指摸过光滑的木纹 —— 这可是正经的老松木,结实得很,比那些细木条耐用多了。她心里一下子就明白了,老周是想把实木门框砸了,换成便宜的细木条,中间的差价肯定被他们私吞了。
“王师傅根本没跟我说要换门框,” 林晚秋站起身,语气冷了下来,“这门框我要留着,您赶紧停手,把砸坏的地方修好不勒斯。要是修不好,我就找王师傅说清楚,该怎么赔偿就怎么赔偿。”
老周的脸一下子红了,又羞又恼:“你这小姑娘怎么这么较真?不就是个旧门框吗?换个新的怎么了?我看你就是故意找茬!”
“我不是找茬,” 林晚秋把帆布包往地上一放,从里面拿出合同,“合同上写得明明白白,装修范围包括刷墙、做货架、试衣间,没说要换门框。您私自砸坏我的东西,还想换便宜的材料,这就是违约。”
两人正吵着,王师傅骑着自行车赶来了,看到满地的木屑和被砸坏的门框,脸色一下子沉了下来:“老周,你干啥呢?谁让你砸门框的?”
老周看到王师傅,瞬间没了气势,低着头小声说:“我…… 我觉得这门框旧了,想给换个新的,让店里好看点。”
“好看?” 王师傅气得胡子都翘了,“你这是想偷工减料!晚秋姑娘信任我,才把装修的事交给我,你倒好,不仅不按标准做,还敢私自砸东西!今天要是晚秋姑娘没发现,你是不是还打算把墙漆换成便宜的?”
老周不敢说话,只是一个劲地低头认错。王师傅叹了口气,转向林晚秋,语气里满是歉意:“晚秋姑娘,实在对不住,是我没管好工人。你放心,这门框我让他今天就修好,用最好的木料补,保证跟原来的一样结实。墙面基层也按你的要求来,细砂纸打磨,除霉剂处理,要是再发现偷工减料,我首接把他们辞了。”
林晚秋看着王师傅真诚的样子,心里的火气消了些:“王师傅,我也不是故意为难您,只是这店是我辛辛苦苦攒钱盘下来的,想好好装修,以后长期用。要是现在偷工减料,以后出问题,对咱们双方都不好。”
“你说得对,” 王师傅点点头,“做装修靠的就是口碑,要是偷工减料,以后谁还敢找我?我今天就盯着他们干,保证按你的要求来,工期要是耽误了,我给你免两天的工钱。”
有了王师傅的监督,工人们终于不敢再偷工减料了。老周老老实实地找了块新松木,把砸坏的门框补好,又用细砂纸打磨光滑;打磨墙面的工人也换了细砂纸,蹲在墙角一点一点地磨霉斑,连缝隙里的灰尘都清理得干干净净。
林晚秋也没闲着,她拿着卷尺在店里来回测量,根据货架的尺寸调整布局。王丽下午也来了,两人趴在地上,用粉笔在地上画货架的位置,时不时争论两句 —— 王丽想把货架摆得紧凑点,多放些衣服;林晚秋却觉得应该留宽点的过道,让顾客逛着舒服。
“你看,要是货架之间留一米二的过道,顾客试穿衣服时转身都方便,” 林晚秋拿着粉笔在地上画了条线,“咱们做的是精品服饰,不是地摊,得让顾客有好的购物体验,这样才能留住人。”
王丽蹲在地上,用手指量了量粉笔线的宽度,有点犹豫:“可这样一来,能放的衣服就少了,咱们刚开业,多放点衣服才能吸引顾客啊。”
“衣服不在多,在精,” 林晚秋拿起一件喇叭裤样品,放在粉笔线旁比划,“咱们把新款和爆款放在显眼的位置,其他款式可以挂在里面的货架上,顾客要是想要,咱们再拿给他们看。过道宽点,顾客逛得舒服,说不定还会多买几件。”
王丽想了想,终于点了点头:“行,听你的。不过试衣间的帘子得选我昨天看的那款粉色碎花布,比淡蓝色的好看。”
“没问题,” 林晚秋笑着说,“试衣间的帘子听你的,货架布局听我的,咱们分工合作。”
接下来的几天,林晚秋几乎天天泡在店里。早上她会提前去建材市场,盯着工人把漆和木料拉来,生怕他们换成便宜的;中午和王丽、赵春燕一起在店里吃盒饭,边吃边讨论装修细节;晚上等工人走了,她还会拿着手电筒检查当天的活,墙面有没有刷匀,钉子有没有钉牢,一点都不马虎。
有一天晚上,林晚秋检查货架时,发现有个货架的横梁没钉牢,用手一推就晃悠悠的。她赶紧给王师傅打电话,王师傅第二天一早就带着工人来了,把货架拆了重新钉,还特意加了两根斜撑,保证货架结实。
“晚秋姑娘,你这心细得跟针似的,” 王师傅一边指挥工人钉钉子,一边笑着说,“我干了这么多年装修,还是第一次见你这么认真的顾客。以后你这店要是再装修,我肯定还来,保证给你做得好好的。”
林晚秋也笑了:“王师傅,谢谢您理解。我这店就跟我的孩子似的,想好好打扮,让它漂漂亮亮的,以后才能吸引更多顾客。”
装修到第五天的时候,墙面漆终于刷好了。淡粉色的墙面,刷得均匀又光滑,像婴儿的皮肤一样细腻,阳光透进来,整个店都亮堂了不少。货架也做好了,白色的实木货架,边角都打磨得圆润,不会刮到顾客的衣服。试衣间的粉色碎花帘子挂了起来,风一吹,轻轻晃动,像盛开的桃花。
可就在林晚秋以为装修快结束的时候,又出了岔子 —— 安装橱窗玻璃的工人,居然把玻璃尺寸裁小了,比窗框小了一厘米,只能用硅胶填补缝隙,看起来丑得很。
“师傅,您这玻璃尺寸怎么不对啊?” 林晚秋指着玻璃和窗框之间的缝隙,语气里满是失望,“我之前跟您说过,玻璃要跟窗框严丝合缝,现在这么大的缝隙,用硅胶填了也不好看,还容易进灰尘。”
安装玻璃的工人姓刘,是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看到缝隙,脸一下子红了:“我…… 我昨天量尺寸的时候,不小心少算了一厘米,现在玻璃己经裁好了,没法改了。硅胶填好后,刷上漆,不仔细看也看不出来。”
“不行,” 林晚秋摇了摇头,“橱窗是店里的门面,顾客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橱窗,要是玻璃和窗框之间有缝隙,显得多不专业。您看能不能重新裁一块?我可以多付点材料费。”
刘师傅面露难色:“重新裁一块得等明天,今天建材市场都关门了。而且这块玻璃己经裁好了,浪费了也可惜。”
林晚秋看着那块尺寸不对的玻璃,心里满是纠结。要是今天不装玻璃,明天就得耽误一天工期;要是装了,又觉得不完美。她想了想,突然有了主意:“您看这样行不行?咱们把玻璃装上去,缝隙里填白色的硅胶,再在窗框边缘贴一圈银色的金属条,既能遮住缝隙,又能让橱窗看起来更精致,像镶了边似的。”
刘师傅眼睛一亮:“这主意好!我之前给一家服装店装橱窗,就用过这办法,效果特别好。银色金属条我车上就有,今天就能装好。”
林晚秋松了口气,看着刘师傅小心翼翼地把玻璃装上去,又在缝隙里填好硅胶,最后贴上银色金属条。阳光透过玻璃照进来,银色的金属条闪闪发光,不仅遮住了缝隙,还让橱窗看起来更时尚,比她预期的还要好。
第七天早上,装修终于彻底完工了。林晚秋推开店门,深吸了一口气 —— 淡粉色的墙面,白色的货架,银色镶边的橱窗,粉色碎花的试衣间帘子,一切都跟她设计的一模一样,甚至还要好。赵春燕和王丽也来了,看到焕然一新的店面,都兴奋地叫了起来。
“太好看了!晚秋,你这审美也太好了吧!” 赵春燕跑到橱窗边,指着里面的展示架,“以后咱们把最新款的喇叭裤挂在这里,肯定能吸引很多顾客。”
王丽则走进试衣间,拉开帘子又关上,脸上满是满意:“这帘子选得太对了,粉色碎花特别显温柔,顾客试衣服的时候肯定心情好。”
林晚秋看着她们兴奋的样子,心里满是成就感。她走到柜台后,拿起手机给江辰打了个电话,声音里满是喜悦:“江辰,咱们县城的店装修好了,特别好看!等你放假回来,一定要来看看。”
电话那头的江辰笑着说:“太好了!我就知道你肯定能把店装修好。等我放假回去,给你带北京的点心,咱们一起庆祝。”
挂了电话,林晚秋又拿出相机,在店里拍了好多照片 —— 墙面、货架、试衣间、橱窗,每个角落都拍了遍,想寄给江辰,让他也看看她们的成果。
中午的时候,王师傅也来了,看到店里的样子,满意地点了点头:“晚秋姑娘,你看这装修还满意不?要是有哪里不合适,我再让工人改。”
“太满意了,王师傅,” 林晚秋赶紧说,“谢谢您这么用心,还帮我盯着工人,没有偷工减料。以后我要是再开分店,肯定还找您。”
王师傅笑得合不拢嘴:“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你这么认真的顾客,我肯定得好好服务。对了,我给你留了桶备用漆,要是以后墙面有划痕,你自己就能补。”
林晚秋接过漆桶,心里暖暖的。她知道,这次装修虽然遇到了工人偷工减料的麻烦,可也让她学到了很多 —— 不管做什么事,都得亲自盯着,不能轻易相信别人,只有认真对待,才能把事情做好。
下午,她们开始把衣服和饰品搬到店里。林晚秋和王丽负责挂衣服,把红色的喇叭裤挂在橱窗边,黄色的连衣裙挂在靠窗的货架上,颜色搭配得错落有致;赵春燕负责整理手工饰品,把银色的发卡放在透明的玻璃罐里,彩色的围巾叠得整整齐齐,放在柜台前。
爷爷也来了,手里提着一篮刚煮好的红薯,看到店里的样子,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晚秋啊,你这店装得比城里的国营服装店还好看!以后肯定能赚大钱。”
“爷爷,您快坐,” 林晚秋赶紧给爷爷倒了杯温水,“您要是没事,以后常来店里坐,帮我看看店,我还能跟您聊聊天。”
爷爷点点头,坐在门口的小凳子上,看着她们忙碌的身影,眼里满是欣慰。
傍晚的时候,店里终于收拾好了。林晚秋坐在柜台后,看着满店的衣服和饰品,心里满是期待。她知道,明天试营业,肯定会有很多顾客来,她己经准备好了 —— 免费的红糖水,精致的手工发卡,还有热情的服务,她相信,一定能让顾客满意。
窗外的夕阳洒进来,把店里的衣服染成了金色。林晚秋拿起手机,又给江辰发了条短信,告诉他明天试营业,让他放心。她靠在椅背上,嘴角扬起一抹微笑,心里满是坚定 —— 她一定会把这家店经营好,让 “晚秋” 的招牌在县城打响,让更多人知道她们的品牌,穿上她们设计的衣服。
夜色渐渐降临,店里的灯亮了起来,暖黄色的灯光照亮了每一个角落,像一个温暖的小窝。林晚秋锁好店门,跟赵春燕、王丽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晚风带着桂花的香气,吹在脸上很舒服。她们聊着明天试营业的计划,聊着未来的梦想,笑声在安静的街道上回荡,像一首欢快的歌。
(http://www.220book.com/book/6TG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