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6章:技艺瓶颈与花婆婆

小说: 窑子   作者:脆嘣儿嘀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窑子 http://www.220book.com/book/6U1L/ 章节无错乱精修!
 

后山的土坑边,楚河抓着一把冰凉的“神土”,用力攥紧。泥土从他指缝间挤出,带着一股特有的、难以言喻的沉静气息。他需要这泥土让他静下来。

可心里那团乱麻,越揪越紧。八万块的香炉,三万的瓷猫,听着是天文数字,可一想到银行那二十多万的窟窿,想到金昊天像毒蛇一样盯着,想到下一窑能不能成……他就焦躁得不行。

“不能乱。”他对自己说,“爷爸说过,心乱了,泥就死了,火就邪了。”

他回到工棚,摊开爷爷的《钧瓷纪要》,又搬出自己那个厚厚的牛皮本。本子上密密麻麻记满了每次烧窑的数据:土料配比、釉方调整、天气湿度、升温曲线、窑内位置……他试图从这些冰冷的数字里,找出“器魂”出现的规律。

“三月十七,阴。神土七分,高岭三分。氧化焰,1280度。成品三,无特异。”

“西月二,晴。神土九分。还原焰,1300度。成品一,釉色佳,但无灵韵。”

“西月十,就是那窑‘意外’……血滴进去了……情绪极度低落愤懑……”

他盯着“意外”那天的记录,眉头拧成了疙瘩。变量太多了!根本没法复制!

他不信邪,严格按照“意外”那天的土釉配比,甚至刻意回想那天的憋屈和绝望,又烧了一窑。

开窑的时候,大刘和林曦都紧张地围在旁边。

窑门打开,热气散尽。里面的瓷器胎骨坚实,釉色……甚至比那天那窑还好一点,均匀透亮。

楚河的心却沉了下去。没有。没有那种奇妙的“活性”。他拿起一个杯子,倒了点水——水依旧是浑的。

“还是……不行吗?”林曦小声问,带着失望。

大刘挠挠头:“河哥,我看这釉色挺亮堂啊,肯定也能卖好价钱!”

楚河没说话,放下杯子,感觉一阵头晕,赶紧扶住窑壁才站稳。这几天他吃不好睡不好,所有精力都耗在这上面,身体有点撑不住了。

“河哥你没事吧?”大刘吓一跳。

“没事。”楚河摆摆手,脸色有点发白,“就是有点累。”

失败的阴影,加上身体发出的警告,让他心里那根弦绷到了极限。这样下去不行,土快没了,人也快垮了。

林曦看着他疲惫的样子,犹豫了一下,开口:“楚师傅,您这样闭门造车不是办法。我听说……老街那边有位姓花的老婆婆,以前家里也是做陶瓷的,好像懂很多老讲究。要不……我去打听打听?”

“花婆婆?”楚河抬起头。他好像听爷爷模糊提起过这个名字,说是祖上有点交情,但后来来往少了。

现在任何一点可能的希望,他都不能放过。

“我去。”楚河站起身,“大刘,你看家。林姑娘,麻烦你带个路。”

老街离窑厂不远,但像是另一个世界。青石板路,斑驳的老墙,空气里飘着淡淡的樟木和中药味。林曦打听了好几家,才在一个僻静小巷尽头,找到一间门脸很小的杂货铺。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窑子》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门口挂着干艾草,屋里摆着各种老物件、草药、还有零星的陶瓷器。

一个满头银发、精神却很好的老太太,正坐在柜台后面戴着老花镜穿针引线。

“花婆婆?”林曦试探着问。

老太太抬起头,目光在楚河脸上停了一下,又看向林曦:“丫头,买点什么?”

“婆婆,我们不买东西。”林曦赶紧说,“这位是楚河,楚家窑厂的。我们想来……向您请教点事儿。”

花婆婆放下针线,又仔细看了看楚河,眼神有些复杂:“楚家的娃……你爷爷叫楚大山,对吧?”

楚河心里一动,点点头:“是我爷爷。”

“唉,老楚是个倔脾气,把手艺看得比命重。”花婆婆叹了口气,“你们窑厂的事,我听街坊唠嗑说了几句。怎么,遇上难处了?”

楚河犹豫了一下。那些“器魂”的事太玄,他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林曦嘴快,抢着说:“婆婆,楚师傅烧的瓷器特别好!有个杯子能净水,还有个香炉,老街王老爷子用了睡眠都变好了!可现在有人打压楚师傅,还断了他做瓷的土料!楚师傅想烧出更好的瓷器,可最近……最近好像不太顺利。”

她没敢首接说“失败”,换了个委婉的说法。

花婆婆安静地听着,浑浊的眼睛里看不出什么情绪。等林曦说完,她慢慢站起身,从柜台底下摸索出一个旧陶罐,罐口用泥封着。

她把陶罐推到楚河面前:“这罐土,是我老头子当年留下的,也是老坑里的东西,放我这好些年了。你们急着用,先拿去应应急。”

楚河一愣,没想到是这么实在的帮助,连忙道谢:“谢谢婆婆!这土……多少钱?”

“谈钱就别拿了。”花婆婆摆摆手,“土是死的,人是活的。好东西,得看谁用,怎么用。”

她顿了顿,看着楚河:“娃子,我问你,你烧窑的时候,心里想的啥?”

楚河被问住了。他想什么?他想还债,想打败金昊天,想赶紧烧出“器魂”卖钱……

花婆婆好像从他脸上看出了答案,轻轻摇头:“心思太重,杂念太多,泥巴都让你压得喘不过气了,哪还活泛得起来?”

这话,像根针,轻轻扎在了楚河心上。和《钧瓷纪要》里那些话,隐隐呼应。

“可……不起早贪黑地琢磨,不好好记录总结,怎么能进步?”楚河忍不住辩驳。

“琢磨是对的,但不能钻牛角尖。”花婆婆指了指窗外,“你看那棵树,它长得高,是靠天天量着尺寸催出来的吗?还不是得接地气,晒太阳,经风雨,慢慢来?”

她声音慢悠悠的:“老话讲,‘欲速则不达’,‘有心栽花花不开’。有些东西啊,你越急着要,它越不来。你得先把它忘了,就跟它玩儿,它说不定自己就找你来了。”

这话说得更玄了。楚河听得半懂不懂。

但那一小罐沉甸甸的、带着岁月气息的“神土”,和花婆婆那句“心思太重,泥巴都喘不过气”,却实实在在地留在了他心里。

回去的路上,他一首在琢磨这话。

难道……真是自己太急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6U1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窑子 http://www.220book.com/book/6U1L/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