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回家的三天,像一场昂贵而疲惫的刑期。身体的禁锢尚且能忍,金钱的流失却像钝刀子割肉,一下下,疼得真切又无力。
去之前,就知道这趟回去绝不会只是办张身份证那么简单。那个盘根错节、注重人情往来的地方,有一套它自己的运行规则。你回去了,就是入了局,就得按它的规矩来。
果然。脚刚沾地,各种无形的线就缠了上来。
大伯家得去一趟,当初丈夫出事,他好歹打过电话问候过,(虽然后来不了了之)。姑姑家得走动,电话里“帮过腔”。左邻右舍的长辈,看着你长大的,知道你回来了,缩在家里不出门,面子上过不去。
每一次“上门”,都不是空着手能去的。得提东西。烟、酒、牛奶、水果……这些东西在城里超市明码标价,在那里却成了衡量人情厚薄、面子大小的尺子。买便宜了,背后被人嚼舌根“出去这么多年越发小气了”;买贵了,心滴血,何况也买不起多贵的。
孩子们眼巴巴看着别家小孩吃的零食玩的玩具,也不能完全视而不见。偶尔买一点,又是开销。
每一分钱花出去,都像在抽我本就稀薄的血。计算器在心里噼里啪啦地响,数字不断累加,几乎要赶上我平时一个月、甚至更久的生活费。这哪里是回家?这分明是上贡。
但这还不是最累的。
最累的是心。是那份无处躲藏、必须时刻绷紧的“提防”。
踏进每一户亲戚的门,酒坊深处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酒坊深处最新章节随便看!脸上要堆起热情得体的笑,嘴里要说着言不由衷的客套话,感谢他们“以前的照顾”,回应他们对你在外生活的打探。耳朵要竖起来,分辨哪些是单纯的关心,哪些话里藏着打探和算计。
眼睛更不能闲着。要时刻留意孩子们的位置,确保他们在视线范围内,尤其是当那个令人恐惧的身影在场时——尽管他大多时候只是沉默地坐在角落,但那存在本身就如芒在背。任何一点他可能靠近孩子的意图,都会让我瞬间进入战备状态,神经绷得像即将断裂的弓弦。
这种全方位的“演出”和“警戒”,耗神至极。一天下来,脸笑僵了,心更累得像被掏空。晚上挤在那张小炕上,身体疲惫不堪,脑子却异常清醒,一遍遍复盘白天的细节,担心哪里做得不够周全,留下了话柄,更担心有没有任何疏忽,让孩子们处于潜在的危险中。
三天。仅仅七十二小时。
花的钱,比我在城里精打细算一年省下来的还多。耗的心力,比在流水线上连续加班一个月还甚。
离开的时候,几乎是落荒而逃。带着一种财力精力双双被榨干的虚脱感。
回来的火车上,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风景,我才终于敢慢慢松开那根紧绷的弦。疲惫如同潮水般汹涌而来,将彻底淹没。
这趟所谓的“回家”,更像是一场付费的噩梦。用真金白银和殚精竭虑,去维持一个早己破碎不堪的体面,去应对一群早己疏远陌生的人,去防备一个来自过去的、永不消散的幽灵。
代价昂贵,身心俱疲。
(http://www.220book.com/book/6V9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