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是男孩,老二是女孩。村里老人嘴里念叨的“好”字,竟以这样一种仓促而疼痛的方式,在我身上凑齐了。看着摇篮里女儿恬静的睡颜,再看看蹒跚学步、咿呀学语的儿子,心里那片荒芜的冻土,似乎真的被这两株嫩芽撬开了一丝缝隙,透进点微弱的光来。
日子不再是完全的黑暗。哭闹声,奶腥味,琐碎的忙碌,填满了每一天,也挤占了那些啃噬人心的怨恨和回忆。为他们活,这个念头第一次如此清晰地压过了“不想活”的死寂。他们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是我在这冰冷人世里,唯一割舍不下的热乎气。
在医院住了西天,顺产,耗不起更多的钱和时间。出院那天,抱着小小的女儿,牵着懵懂的儿子,回到那间依旧破旧却似乎多了点生气的老屋。
坐月子?那是城里金贵人才有的讲究。躺了不到半个月,骨头缝里都像是生了锈,浑身不得劲。更重要的是,心里那根弦绷着——丈夫的手废了,干不了重活,公公年纪也大了,一家人张着嘴等饭吃,那两万块钱的赔偿金,像放在热火上烤,眼看一天比一天少。不能再躺下去了。
我没跟谁商量,首接掀了被子下床。婆婆张了张嘴,想说什么,最终只是叹了口气,默默把老大的小手递到我手里。
“月子得坐满……”她嗫嚅着。 “没事,死不了。”我语气平淡,弯腰抱起女儿,开始熟练地给她换尿布。
日子就这样拧紧了发条。我和婆婆,像两架疲惫的机器,一人负责一个孩子。她带着三岁正是淘气时候的老大,我照顾嗷嗷待哺的老二。洗衣,做饭,喂鸡,收拾屋里屋外,酒坊深处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酒坊深处最新章节随便看!日子被切割成无数碎片,连喘口气的功夫都显得奢侈。
丈夫和公公,到底还是拖着行李走了,去了外地投奔一个远房亲戚介绍的工地。丈夫那只手,重活是干不了了,只能做些看材料、打杂的轻省活,工钱自然少得可怜。公公年纪大了,也只能卖点力气。他们这一走,家里像是又空了一大半,但也卸下了两张吃饭的嘴,多了两份渺茫却实在的希望。
每次他们汇钱回来,数额总是微薄。婆婆拿着那点钱,算计着能买多少米面油盐,能撑多少天。日子依旧紧巴得厉害,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花。
累吗?是真累。常常哄睡了两个孩子,自己连衣服都懒得脱,就能歪在炕沿上睡着。身体上的酸痛从未停止过。
但奇怪的是,心里反而比之前那股死寂的绝望,多了点活气。
看着儿子摇摇晃晃扑过来,口齿不清地喊“妈妈”;看着女儿无意识咧开没牙的嘴,冲我露出第一个模糊的笑;甚至看着婆婆偶尔因为孩子的一点趣事而露出的、真心实意的笑容……这些微不足道的瞬间,像细小的萤火,一点点照亮了前路。
活着,不再仅仅是为了呼吸。而是为了怀里这沉甸甸的温热,为了那声稚嫩的呼唤。
我知道前路依旧漫长而艰难,丈夫的手能否好转,外出的两人能否平安,家里的嚼用能否接续,都是悬在头顶的利剑。
但至少此刻,有了他们,我这破败不堪的人生,才算真正有了一点点,属于自己的盼头。
微光虽弱,却足以支撑着人,在寒夜里走下去。
(http://www.220book.com/book/6V9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