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十九章(1992 年・夏)

小说: 榆镇岁月   作者:每时每刻都很好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榆镇岁月 http://www.220book.com/book/6VM5/ 章节无错乱精修!
 

榆镇的夏天总裹着层热烘烘的风,镇口的老槐树叶子密得能遮天,阳光透过枝叶洒下来,在地上织出细碎的光斑。王大婶家的院子更是热闹,红绸子挂在院门上,彩纸贴满了窗户,连墙角的月季花上都系着小红绳 —— 明天就是柱子和小芳的婚礼,整个榆镇的乡亲都在盼着这一天。

头天晚上,王大婶就没合眼,在厨房里忙前忙后,蒸馒头、炸丸子,还特意给新娘准备了红鸡蛋。顾盼带着秦书月和几个文化站的学员来帮忙,有的剪喜字,有的叠红包,屋里的笑声此起彼伏。“顾老师,你说小芳明天穿红裙子,会不会比院里的月季还好看?” 王大婶一边揉面,一边笑着问,眼里满是期待。

顾盼点点头:“肯定好看,小芳本来就俊,穿上红裙子,更漂亮了。” 她手里拿着剪刀,正在剪 “囍” 字,剪得又工整又喜庆,王大婶赶紧接过来,贴在堂屋的正中央,说 “顾老师剪的喜字,能保小两口一辈子顺顺利利”。

小槐和盼星也来了,小槐拿着红纸,学着顾盼的样子剪喜字,虽然剪得歪歪扭扭,却格外认真;盼星则被秦书月抱着,手里拿着个小红包,时不时晃一下,发出 “哗啦哗啦” 的响声,惹得大家都笑了。

第二天一早,迎亲的队伍就出发了。柱子穿着崭新的深蓝色西装,胸前别着小红花,骑着辆 “永久” 牌自行车,后面跟着一群吹唢呐的乡亲,浩浩荡荡地往小芳家去。顾盼和秦向东也来了,秦向东帮着抬嫁妆,顾盼则负责招待来贺喜的乡亲,忙得不亦乐乎。

小芳家的院子里也挤满了人,小芳穿着红裙子,头上盖着红盖头,坐在床沿上,手里攥着块红绸帕子,脸上满是羞涩。柱子走进屋,小心翼翼地掀开红盖头,看见小芳的笑脸,一下子红了脸,惹得屋里的人都笑了。

迎亲的队伍回到王大婶家时,乡亲们都围了上来,有的撒喜糖,有的放鞭炮,热闹得像过年一样。婚礼仪式开始了,司仪高声喊着 “一拜天地”,柱子和小芳对着天地深深鞠躬;“二拜高堂”,王大婶坐在太师椅上,看着儿子和儿媳,眼里满是泪水,却笑得合不拢嘴;“夫妻对拜”,小两口互相鞠躬,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

最让人感动的是交换保证书的时候,柱子和小芳手里拿着张红纸,上面是他们用顾盼教的字写的保证书:“共患难,同富贵,这辈子好好过日子,孝敬父母,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他们念保证书的时候,声音虽然有些发颤,却格外真诚,台下的乡亲们都鼓起掌来,不少人还偷偷抹眼泪。

婚宴摆在王大婶家的院子里,二十来张桌子拼在一起,上面摆满了菜,有炖鸡、有鱼、有红烧肉,都是王大婶亲手做的。顾盼和秦向东坐在主桌,看着小两口给乡亲们敬酒,心里满是欣慰。秦向东端着酒杯,对王大婶说:“大婶,恭喜您,柱子娶了个好媳妇,以后您就能享清福了。”

王大婶笑着说:“多亏了你们,要是没有顾老师教柱子认字,没有你给柱子找工作,他也不会有今天。你们就是我们家的大恩人!”

顾盼赶紧说:“大婶,您别这么说,柱子能有今天,都是他自己努力的结果。我们只是帮了点小忙。”

婚礼结束后,顾盼和秦向东带着小槐和盼星回家。小槐坐在自行车后座上,还在兴奋地说:“妈妈,柱子哥和小芳姐真幸福,以后我也要像他们一样,娶个好媳妇,好好过日子。”

顾盼笑着说:“好啊,等你长大了,妈妈一定给你办个更热闹的婚礼。”

秦向东的分厂这阵子也很忙,因为引入了新的生产设备。可新设备刚运到分厂,就遇到了难题 —— 年轻工人嫌操作复杂,都不愿意学,有的甚至还说 “还是老设备好用,新设备太麻烦”。

秦向东没有生气,而是把工人们召集起来,语重心长地说:“大家别嫌新设备复杂,这新设备能提高生产效率,还能保证零件质量,对咱们分厂的发展有好处。只要大家用心学,肯定能学会。我亲自带你们,一步一步教你们操作。”

接下来的日子,秦向东每天都泡在车间里,手把手地教工人们操作新设备。他先给大家讲解设备的原理,再示范操作步骤,遇到工人不懂的地方,他就反复讲解,首到大家学会为止。柱子学得最认真,每天都提前来车间,跟着秦向东学习,很快就掌握了新设备的操作技巧,还成了秦向东的 “小助手”,帮着教其他工人。

有个年轻工人叫小李,刚开始总学不会,还想放弃。秦向东没有批评他,而是耐心地说:“小李,别着急,学技术就得慢慢来,谁都有学不会的时候。你看柱子,刚开始也不会,现在不也成了技术能手?只要你坚持下去,肯定能学会。”

在秦向东的鼓励下,小李重新振作起来,每天都跟着柱子学习,很快也掌握了新设备的操作技巧。看着工人们都能熟练操作新设备,秦向东心里满是欣慰:“我就说嘛,只要大家用心学,没有学不会的技术。技术会变,可踏实劲儿不能变,不管什么设备,只要咱们踏实学、踏实干,肯定能做好。”

新设备的投入使用,让分厂的生产效率提高了不少,订单也越来越多。秦向东特意给工人们涨了工资,还改善了福利,工人们的积极性更高了,分厂的日子也越来越红火。

小槐这阵子迷上了画画,每天放学回家,就躲在屋里画画。他最喜欢画的就是秦向东的机械图纸,还把图纸画成了 “机器人”。有一天,顾盼走进小槐的房间,看见他正在画画,画纸上的机器人有大大的眼睛,圆圆的脑袋,还拿着个扳手,样子可爱极了。

“小槐,你画的这是什么呀?真好看。” 顾盼走过去,坐在小槐身边,笑着问。

小槐抬起头,骄傲地说:“妈妈,这是我画的机器人,它能帮爸爸干活,还能帮你做家务,以后你就不用这么辛苦了。”

顾盼看着画纸上的机器人,又看了看小槐认真的样子,眼里满是感动。她把画拿起来,贴在客厅的墙上,对秦向东说:“你看,这是咱儿子的梦想,说不定将来真能成为发明家,发明出能帮咱们干活的机器人。”

秦向东走过来,看着画,笑着点点头:“咱们小槐有想法,只要他有梦想,咱们就支持他。以后我带他去分厂,让他看看真正的机器,说不定还能给他些灵感。”

从那以后,秦向东每次去分厂,都会带上小槐。小槐在分厂里,一会儿看工人操作机器,一会儿问秦向东机器的原理,像个小问号一样。工人们都喜欢这个爱问问题的小家伙,有的还会给小槐讲机器的故事,教他认识零件。

有一天,小槐对秦向东说:“爸爸,我以后也要像你一样,做个懂技术的人,给咱们榆镇做贡献。”

秦向东摸了摸小槐的头,笑着说:“好啊,爸爸等着你长大,咱们一起为榆镇做贡献。”

夏天的傍晚,秦家老院格外热闹。顾盼在厨房里做饭,秦向东则带着小槐和盼星在院里玩。小槐推着盼星的婴儿车,在院里跑来跑去,盼星坐在婴儿车里,笑得合不拢嘴;秦向东则坐在廊下,看着孩子们玩耍,手里拿着份图纸,时不时修改一下,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

顾盼把饭菜端上桌,有炒青菜、有炖鱼、有西红柿炒鸡蛋,都是大家爱吃的。一家人围坐在桌前,吃着饭,聊着天,笑声满院都是。顾父抱着盼星,给她喂饭;秦老太太则给小槐夹菜,说 “多吃点,长得高,将来才能像你爸爸一样有本事”;秦书月和林伟也来了,他们刚从学校回来,还带来了学生们的成绩单,说有几个学生考上了县重点高中。

“书月,你们真厉害,又教出了好学生。” 顾盼笑着说,眼里满是敬佩。

秦书月不好意思地说:“都是学生们自己努力,我只是帮了点小忙。对了,哥,嫂子,下个月学校要举办运动会,想请你们去当评委,你们有空吗?”

秦向东点点头:“有空,到时候我们一定去。”

晚饭后,大家坐在院里的槐树下乘凉。秦老太太给大家扇着扇子,讲着过去的故事;顾父则和秦向东聊着分厂的事,给秦向东提些建议;顾盼和秦书月则聊着文化站和学校的事,商量着怎么合作开展活动,让孩子们既能学到知识,又能感受到快乐。

小槐和盼星则在院里玩捉迷藏,小槐躲在槐树后面,盼星则在后面追,笑声像银铃一样,在院里回荡。风里带着月季的甜香,吹过老院的每个角落,让人觉得格外舒服。

顾盼看着眼前的一切,心里满是幸福。她知道,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他们用汗水和努力换来的。未来的日子里,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只要乡亲们互相帮助,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秦向东握住顾盼的手,轻声说:“盼儿,你看咱们现在的日子,多好啊。有儿有女,有家人,有事业,还有这么多好乡亲,我这辈子也没什么遗憾了。”

顾盼点点头,靠在秦向东肩上:“是啊,我也觉得很幸福。只要咱们一家人在一起,只要咱们坚持自己的初心,榆镇的日子就会越来越好。”

月光透过槐树叶的缝隙,洒在老院的每个角落,像撒了把碎银。顾盼看着眼前的一切,忽然想起刚到榆镇的那个雪天,想起扫盲班的第一堂课,想起秦向东办分厂时的艰难。她知道,这些经历都成了他们最珍贵的回忆,也成了他们前进的动力。

她相信,未来的榆镇,会越来越美好;未来的日子,会越来越幸福。因为这里有她爱的人,有温暖的家,有善良的乡亲,有永远不会改变的初心。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榆镇岁月》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http://www.220book.com/book/6VM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榆镇岁月 http://www.220book.com/book/6VM5/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