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五十八章 星火(2015 年・冬)

小说: 榆镇岁月   作者:每时每刻都很好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榆镇岁月 http://www.220book.com/book/6VM5/ 章节无错乱精修!
 

榆镇的冬天裹着层冷冽的风,镇东头的河水结了薄冰,阳光洒在上面泛着细碎的光;秦家老院的 “星火树” 落了叶,光秃秃的枝桠上挂满了彩色的小灯笼 —— 有玥玥和穆萨一起做的 “非遗童年灯”,灯笼面绣着木雕纹样与刺绣图案,还有各国孩子寄来的 “心愿灯”,上面写着 “希望非遗永远不消失”“想和全世界小朋友一起做非遗手工”,风一吹,灯笼轻轻摇晃,像一串跨越国界的冬日星光。

顾盼站在全球乡村非遗培训中心的大厅里,看着工作人员布置 “首届全球非遗童年日” 的会场,眼里满是期待。会场的主背景板是一幅巨大的 “全球非遗童年地图”,五大洲的乐园位置都贴着孩子们的手绘作品:坦桑尼亚孩子画的木雕乐园、巴西孩子画的雨林染料工坊、中国孩子画的刺绣小课堂,每个作品旁都标着孩子的名字和心愿。“盼星,各国乐园的联动活动方案都确认了吗?童年日当天,要让五大洲的孩子通过屏幕一起做非遗手工,实现‘跨国共做一件非遗’。”

盼星抱着一摞活动流程表走过来,表上详细记录着每个时段的活动安排:9:00 全球连线开幕、10:00 “跨国非遗手工”、14:00 “非遗故事分享会”、16:00 “童年非遗成果展”。“都确认了!亚洲乐园准备教孩子做‘非遗灯笼’,欧洲乐园教‘陶艺小摆件’,非洲乐园教‘木雕小挂饰’,美洲乐园教‘羽毛编织’,大洋洲乐园教‘贝壳画’。咱们还准备了‘全球非遗礼盒’,每个孩子都能收到其他国家乐园寄来的手工材料,一起完成跨国作品。” 她指着旁边的箱子,“您看,坦桑尼亚寄来的木雕木料、巴西寄来的羽毛、欧洲寄来的陶土,都己经分装好了,每个礼盒里还附了孩子手写的祝福卡片。”

正说着,小槐的视频电话打了进来,屏幕里,他站在非洲乐园的 “非遗暖冬工坊” 里,身后是当地孩子正在打磨的木雕挂饰。“妈,非洲乐园的童年日准备得差不多了!卡鲁说,当地村民还自发做了‘非遗暖冬餐’,用传统工艺做的玉米饼和奶茶,要在活动当天分给孩子们。穆萨还教孩子们雕了‘星火雪人’木雕,要作为礼物送给五大洲的小朋友。”

顾盼看着屏幕里孩子们冻得红扑扑的脸蛋,笑着说:“好!让技术团队再检查下连线设备,确保童年日当天信号稳定。对了,非遗教具的全球配送情况怎么样?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说,有 10 个国家的乡村学校还没收到教具。”

“己经安排补发了!” 小槐把镜头转向旁边的物流车,车上堆满了印着 “星火” 标志的教具箱,“秦记机械特意派了专车,走绿色通道,下周就能送到。这次还额外带了‘非遗暖冬包’,里面有毛线和编织针,教孩子们织非遗纹样的围巾,既保暖又能学手艺。”

挂了视频,顾盼和盼星走到 “童年非遗成果展区”。这里陈列着五大洲孩子的冬季非遗作品:坦桑尼亚孩子雕的 “星火雪人”,雪人的围巾上刻着中国结纹样;巴西孩子用羽毛编的 “冬日风铃”,风铃上挂着染了蓝草色的木片;中国孩子绣的 “暖冬手帕”,手帕上绣着非洲图腾与欧洲城堡,三种文化元素在冬日里碰撞出温暖的火花。

“穆萨昨天发来视频,说他的‘星火雪人’木雕在非洲非遗展上拿了奖,” 盼星拿起一个雪人样品,眼里满是骄傲,“他还想和秦记机械合作,在坦桑尼亚建‘非遗暖冬工坊’,冬天教孩子们做木雕、织围巾,既能学手艺,又能通过卖手工品补贴家用。”

顾盼点点头,拿起一条毛线围巾 —— 围巾上绣着迷你 “星火树”,是玥玥和王大婶一起织的:“这个想法好!冬天是乡村的农闲期,正好能让孩子学非遗手艺,实现‘冬闲学非遗,增收又传承’。童年日当天,可以设个‘非遗暖冬计划’启动仪式,邀请各国代表一起参与。”

十二月中旬,首届全球非遗童年日在榆镇正式拉开帷幕。来自五大洲的 200 名孩子代表齐聚榆镇主会场,其中最小的代表是 10 岁的玥玥和 12 岁的穆萨,两人穿着印着 “星火童年” 的厚棉袄,一见面就凑在一起检查跨国手工材料。开幕式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代表通过视频发表致辞:“今天,我们用非遗连接全球童年,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手艺中感受文化的温度。榆镇的‘星火计划’证明,童年是非遗传承的最佳起点,只要给孩子机会,他们就能成为文明的小使者。”

开幕式后,“跨国非遗手工” 活动正式开始。榆镇主会场的孩子跟着非洲老师学雕 “星火雪人”,坦桑尼亚分会场的孩子跟着中国老师学绣 “暖冬手帕”,巴西分会场的孩子跟着欧洲老师学做 “陶艺小摆件”—— 通过实时连线,孩子们能看到其他国家老师的操作,还能互相提问。“老师,羽毛要怎么编才能不散?” 巴西孩子通过屏幕问欧洲老师;“这个中国结要绕几圈呀?” 非洲孩子举着毛线问中国老师,屏幕内外满是热闹的互动。

最动人的是 “非遗故事分享会”。玥玥拿着自己的 “星火童年相册”,给大家讲她在坦桑尼亚乐园的故事:“我教非洲小朋友绣中国结时,他们教我雕木雕,我们还一起在‘星火树’下许愿,希望全世界的孩子都能一起做非遗手工。” 穆萨则拿着自己雕的 “全家福” 木雕,眼眶泛红:“我爸爸在国外打工,我雕这个木雕,是想让爸爸知道,我学会了非遗手艺,以后要当木雕家,让爸爸为我骄傲。”

故事分享会结束后,“非遗暖冬计划” 启动仪式在主会场举行。顾盼和联合国代表、各国孩子代表一起,按下了启动按钮 —— 屏幕上,五大洲的 “非遗暖冬工坊” 建设计划依次闪过,坦桑尼亚的木雕工坊、巴西的编织工坊、中国的刺绣工坊…… 每个工坊都标注着 “孩子主导、协助” 的理念。“这个计划要让孩子成为非遗传承的主角,” 顾盼看着孩子们期待的眼神,动情地说,“让他们在冬天里学手艺、交朋友,用非遗温暖每个乡村的冬日。”

童年日的最后一天,“全球非遗童年成果展” 在文化产业园开展。展厅里,孩子们的跨国合作作品格外引人注目:榆镇孩子和非洲孩子合做的 “星火雪人” 木雕,雪人的围巾是中国刺绣;巴西孩子和欧洲孩子合做的 “冬日风铃”,风铃的陶土底座是欧洲工艺,羽毛编织是美洲手艺;每个作品旁都贴着孩子的合影,照片里不同肤色的孩子笑得格外灿烂。

“以前总觉得不同国家的孩子有很多不同,今天才发现,我们都喜欢做手工、听故事,” 一位来自法国的孩子代表,摸着合做的风铃感慨道,“我要把这个风铃带回家,告诉身边的朋友,非遗能让全世界的孩子成为好朋友。”

童年日结束后,各国孩子代表一起在秦家老院的 “星火树” 下,挂起了自己做的 “非遗心愿灯”。玥玥的灯上写着 “希望每年都能和穆萨一起做非遗手工”,穆萨的灯上写着 “想在非洲建 100 个非遗暖冬工坊”,法国孩子的灯上写着 “要把中国刺绣教给更多欧洲小朋友”…… 风一吹,灯笼轻轻摇晃,像一串承载着童年梦想的星光。

十二月下旬,榆镇岁月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榆镇岁月最新章节随便看!顾盼带着玥玥和 10 名青年创变者,前往坦桑尼亚参加 “非遗暖冬工坊” 的奠基仪式。飞机上,玥玥抱着一摞 “非遗暖冬手册”,里面记录着木雕、编织的简易教程,是她和王大婶一起整理的;青年创变者们则带着秦记机械生产的迷你木雕工具和毛线,要在工坊里教孩子们做手工。

抵达坦桑尼亚后,穆萨带着玥玥参观了工坊选址 —— 那是一片宽敞的空地,旁边就是非遗乐园,孩子们以后能在乐园学手艺,在工坊做作品。“玥玥,咱们的工坊要分‘木雕区’和‘编织区’,还要建个‘非遗小商店’,卖孩子们做的手工品,” 穆萨指着图纸,眼里满是期待,“我己经找好 5 个会木雕的老艺人,他们愿意免费教孩子手艺。”

奠基仪式上,玥玥和穆萨一起埋下了 “星火基石”—— 基石上刻着 “非遗暖冬,童年共护” 八个字,是两人一起雕的。当地村民和孩子们围着基石唱歌跳舞,还把自己做的木雕、编织品送给顾盼一行人,用最朴素的方式表达感谢。“谢谢榆镇,让我们的孩子在冬天也能学手艺,” 一位村民握着顾盼的手,眼里满是感动,“这些手艺会跟着孩子长大,成为他们一辈子的财富。”

一月初,秦记机械分厂接到了一笔特殊的订单 —— 来自非洲联盟的 “非遗暖冬教具采购订单”,要为非洲 20 个国家的 “非遗暖冬工坊”,提供迷你木雕工具、毛线和编织针。小槐带着技术团队,加班加点生产,还特意在每套教具里放了一张 “暖冬心愿卡”,邀请孩子们写下自己的手工梦想,寄回榆镇,会获得 “非遗小工匠” 证书。

“这些教具要让非洲的孩子知道,冬天不是闲置的季节,而是学手艺的好时机,” 小槐在生产车间里对工人们说,“每个教具上都有‘全球暖冬编号’,孩子们扫码就能看到其他国家孩子的手工作品,让他们感受到‘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温暖冬天’。”

一月中旬,文化产业园举办了 “非遗暖冬义卖会”,展台上摆满了五大洲孩子做的手工品 —— 坦桑尼亚的木雕雪人、巴西的羽毛风铃、中国的刺绣手帕…… 义卖所得的钱,将全部用于 “非遗暖冬计划”,帮助更多乡村孩子在冬天学非遗手艺。

义卖会当天,顾盼收到了来自各国的 “非遗暖冬故事”—— 有个非洲孩子,用卖木雕赚的钱给奶奶买了围巾;有个巴西孩子,用卖羽毛风铃的钱买了非遗故事机,捐给村里的小学;有个中国孩子,用卖刺绣手帕的钱,给坦桑尼亚的孩子寄了毛线,让他们能织更厚的围巾。

“这些故事才是‘非遗暖冬计划’最珍贵的成果,” 顾盼看着展台上的手工品,眼里满是感动,“非遗不仅能温暖冬天,还能教会孩子责任与爱,让他们在手艺中学会帮助别人,成为有温度的人。”

二月初,春节临近,榆镇处处都透着年味。全球乡村非遗培训中心的大厅里,挂起了孩子们做的 “非遗春联”—— 有的用木雕雕成,有的用刺绣绣成,还有的用陶艺烧制,上面写着 “星火照全球,非遗暖童年”“五大洲共庆,非遗永相传”,满是跨文化的年味。

除夕夜,秦家老院格外热闹。各国 “星火驿站” 的代表通过视频给顾盼一家拜年:坦桑尼亚的卡鲁带着孩子们唱中文拜年歌,巴西的里卡多展示了孩子们做的 “非遗新年挂饰”,印度的拉妮寄来了刺绣 “福” 字。玥玥和穆萨通过视频一起包饺子,玥玥教穆萨捏中国结形状的饺子,穆萨教玥玥雕木雕饺子摆件,屏幕内外满是欢声笑语。

“新的一年,咱们要在五大洲再建 50 个‘非遗暖冬工坊’,让更多孩子在冬天学非遗,” 顾盼举起酒杯,看着家人,“还要办‘全球非遗童年论坛’,让更多国家加入‘星火计划’,让非遗童年的种子撒遍全球。”

小槐和盼星纷纷点头,眼里满是期待。玥玥也举起果汁杯,大声说:“我要和穆萨一起,编一本‘全球非遗童年手册’,把每个国家的非遗手工都记下来,让所有孩子都能学!”

烟花在夜空中绽放,照亮了老槐树和 “星火树” 的身影,也照亮了榆镇的每个角落。顾盼站在院子里,看着满天的星光与烟花,心里满是温暖。她想起十年前,自己刚在榆镇办扫盲班时,从未想过有一天,榆镇的 “星火” 能温暖全球乡村的冬日,能让非遗以如此鲜活的方式,走进一代又一代孩子的童年。

“向东哥,你说咱们这辈子,是不是挺值的?” 顾盼靠在秦向东肩上,看着夜空中的烟花,轻声说。

秦向东握住她的手,笑着说:“值!看着‘星火’温暖了童年,看着不同国家的孩子因为非遗成为朋友,看着文明的种子在冬天里发芽,这辈子值了。”

风里带着老槐树的清香,带着非遗手工的墨香,带着孩子们的笑声,在榆镇的每个角落回荡。顾盼知道,榆镇的故事还在继续,“星火计划” 的旅程也还在继续。那些播撒出去的 “星火”,早己不是单点的光亮,而是连成了一片跨越国界的星河,照亮着全球乡村的冬日,照亮着人类文明多样性的未来。

而这颗从榆镇升起的 “星火”,终将在一代又一代的童年里传递,在更多土地上绽放,书写出属于全球非遗的新篇章 —— 没有惊天动地的宣言,却有着最纯真的热爱;没有华丽的包装,却有着最持久的温暖。

无声,却有力。

春节过后,顾盼收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邀请函,邀请她作为 “国际非遗童年顾问”,去巴黎参加 “全球非遗童年发展大会”,分享榆镇的 “非遗暖冬计划” 经验。出发前,玥玥把自己编的 “非遗童年手册” 送给顾盼:“奶奶,你要把榆镇的故事告诉全世界,让更多国家的孩子都能在冬天学非遗,让非遗永远不消失!”

顾盼接过手册,紧紧抱了抱玥玥:“奶奶会的。等奶奶回来,咱们一起把‘全球非遗童年论坛’办得更精彩,让更多孩子爱上非遗,成为‘星火小守护者’。”

在巴黎的大会上,顾盼站在台上,拿着玥玥编的手册,从榆镇的 “非遗暖冬工坊” 说起,讲述了 “星火计划” 如何用非遗温暖全球童年 —— 从坦桑尼亚的木雕雪人,到巴西的羽毛编织,从欧洲的陶艺摆件,到中国的刺绣手帕,每个故事都让台下的代表们动容。“非遗保护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走进童年、贴近生活,” 顾盼的声音在会场里回荡,“榆镇的经验证明,冬天不是非遗传承的淡季,而是黄金期,只要用对方法,就能让非遗在冬日里绽放温暖的光芒。”

大会结束后,有 30 个国家的代表主动找到顾盼,希望加入 “非遗暖冬计划”,在本国建设暖冬工坊;还有 15 家国际企业,提出要与秦记机械合作,开发适合冬季的非遗教具。顾盼带着满满的合作意向回到榆镇,刚下飞机,就看到小槐、盼星和玥玥举着 “欢迎非遗暖冬使者回家” 的牌子,牌子上绣着玥玥设计的 “星火雪人” 图案。

老槐树下,新挂的 “非遗暖冬心愿灯” 还在轻轻摇晃,灯笼上的字迹虽然稚嫩,却承载着全球孩子的梦想。顾盼知道,新的故事,还将在 “星火” 的照耀下,在一代又一代的童年里,继续书写下去。

无声,却有力。



    (http://www.220book.com/book/6VM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榆镇岁月 http://www.220book.com/book/6VM5/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