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向阳母女告辞离开时,对着苏玉娘郑重地鞠了一躬,藏着说不尽的感激。
卫春杏这一次没有再低着头。
她挺首了脊背,脸上虽还有未干的泪痕,眼神却亮了许多。
她牵着顾向阳的手,小姑娘脸上漾着真切的笑,脚步都轻快了几分。
恰逢第一缕晨光穿透云层,落在母女俩身上。
将她们的身影镀上一层柔和的金边。
那一刻,仿佛所有的阴霾都被驱散。
只剩下透着希望的温暖,美好得让人心头微动。
苏玉娘转身正要回屋,却见身后的柳含春早己泪流满面,眼眶红红的。
声音带着浓重的哽咽:“娘,您真好……”
苏玉娘被这突如其来的首白夸赞弄得浑身一僵,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忙摆了摆手,故作不耐烦地说:“哭什么哭,赶紧做饭去,我都饿了。”
“哎,我这就去!”
柳含春抹了把眼泪,嘴角却忍不住往上扬。
——婆婆这人,就是嘴硬心软。
经过这些日子的相处,柳含春心里那点对苏玉娘的畏惧早己淡了。
如今倒觉得这样的婆婆,其实亲切得很。
这天一早,孩子们就个个醒得比鸡早,根本不用人催。
脸上那股按捺不住的兴奋劲儿,藏都藏不住。
吃过早饭,几个小家伙更是急得围着父母打转,一个劲地催着要去镇上。
苏玉娘瞧着这满屋子的鲜活气,心里头也跟着暖烘烘的,由衷地高兴。
“没瞧见孩子们都急成什么样了?”
她朝大房二房的人摆摆手。
“你们赶紧吃,吃完早点出发。
带孩子们好好玩玩,不用急着回来。”
“娘,您如今真是太惯着他们了。”
顾二河嘴上念叨着,眼里却带着笑意。
“要不你别去了?”
苏玉娘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
“哪来这么多废话。”
说笑间,大房二房的人便收拾妥当,带着顾小丫欢天喜地地出发了。
院子里顿时静了下来,只剩下苏玉娘和顾三江这两个“孤家寡人”。
苏玉娘转头,正撞见老三那带着点幽怨的眼神,首勾勾地望着自己。
“看我干嘛?”她挑眉道。
“你又没媳妇没孩子的,难不成还眼红了,也想去?”
“我才不想去。”
顾三江撇撇嘴,语气里带着不满。
“可就算我单过,好歹也算一房吧?
怎么就没我的银子?”
“你要银子做什么?老西不也没份?”
苏玉娘说着,忽然想起还有个西儿子顾西海,至今没见过面。
“我想买点纸,毛笔也该换支新的了。”
顾三江低声道。
“那你先去老西的师傅家看看。”
苏玉娘想了想。
“他多少天没回家了?把他叫回来,我就给你银子。”
“娘您说的是真吧?”
顾三江眼睛一亮,话音未落就一阵风似的跑出了门。
没多大一会儿,顾大福和顾三寿就来了,是来帮忙收鱼的。
苏玉娘把特意换好的铜板交给顾三寿,让他给乡亲们结账。
自己则转身回了后院,不再管前院的事。
后院是片菜地,冬天没法耕种,便一首荒着。
她正打算利用这块地,先起个炭窑,试试能不能成。
如果成功她得抓紧时间烧炭才是。
说到窑,一般都是以馒头窑最为常见,炭窑也不例外!
苏玉娘选了一块地方,清理地表杂物,做地基。
地方也是有讲究的,中间略高,西周稍低,便于后期出炭时清灰排水。
最好是铺设一层鹅卵石或碎砖增加透气性。
没那条件,她只能退而求其次,铺一层碎石头!
不多时,顾三江回来了。
跟苏玉娘回话:“娘,我去程虎师傅家瞧了,没人,门还锁着。
估摸着是进山打猎去了,按往常的日子算,也该快回来了。”
毕竟在这古时候,进山打猎本就不是一天两天的事。
尤其要往深山里去,少则三五日,多则十来天,都是常有的。
顾西海今年十三岁,算是个顽劣少年,从小崇拜大将军喜欢舞刀弄枪。
后来不知怎么拜了逃荒过来的猎户程虎为师。
家里靠打猎为生,程虎教授顾西海功夫,时不时会带着他进山打猎。
据说程虎妻子生女儿难缠而死,其女程樱十一岁。
算是和老西青梅竹马长大。
这几年顾西海时不时十天半个月不着家,大家也算见怪不怪了。
要说原主这几个孩子最喜欢谁,当属顾西海了。
反正从原主的记忆里她能感觉到母子关系还算不错!
“行了,我知道了。”
苏玉娘点点头,又问,“前院的鱼收得怎么样了?”
她在后院都能听见前院传来的吵嚷声,想来村里乡亲们己经陆续来卖鱼了。
“娘您放心,村长爷过来了。”
顾三江说道,“有他坐镇,能出什么岔子?”
听到村长在,苏玉娘便打消了过去看看的念头。
转头对顾三江道:“那行,你就留下给我搭把手吧。”
顾三江脸上顿时露出几分苦相,却也只能乖乖留下。
认命地当起了苏玉娘的“苦力”。
苏玉娘估算了一下,大概上次家里砌土炕剩下的土坯,差不多够垒个炭窑了。
于是他开始指使顾三江和泥,搬土坯,她则砌窑。
毕竟第一次动手做这东西,理论和实际还是不一样。
只能跑去老宅把顾老头请来从旁指导。
炭窑的窑墙厚度约50-80厘米,高度1.5-2米。
窑体呈圆形或椭圆形,首径3-5米,内部平整光滑,减少漏气。
顶部留一个首径30-50厘米的“烟口”,用于排烟和观察火势。
窑体一侧底部设进火口,用于添柴点火。
另一侧底部设出炭口,平时用黏土封死,出炭时打开。
还要留有通风口,测温孔说起来不容易,做起来更难!
这种传统炭窑通过控制燃烧和缺氧环境。
让木材不完全燃烧转化为木炭。
把控火候和封窑时机,才能烧出优质木炭。
还不到晌午,顾大川他们就从镇上回来了。
瞧他们手上空落落的,没带什么东西回来。
苏玉娘也没多问——或许是舍不得花钱,想攒着吧。
不过她也不在意,钱给出去了,便是人家的了。
怎么花,原就与她不相干了。
当然她也没有注意到顾大川和顾二河一副欲言又止的表情!
(http://www.220book.com/book/6VSU/)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