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村的路上,李卫国心里那点因为赚钱而产生的飘飘然,很快就被现实压了下去。裤兜里揣着八百块“巨款”,还有那一万二千块钱市值的股票单据,但他脸上却不能露出半分得意。
他得想想,怎么跟母亲汇报今天“学手艺”的进展。
说找到了?那后续就得编更多谎话来圆,万一哪天“师傅”来家访呢?说没找到?那天天往县城跑算怎么回事?游手好闲?
真他妈难!李卫国挠了挠头,感觉这比在股市里判断涨跌还费脑子。
快到村口时,他远远看见母亲王翠芬又在院门口张望。心里不由得一紧,赶紧调整了一下表情,让自己看起来带着点疲惫,又有点小小的期待。
“妈,我回来了。”他快走几步迎上去。
王翠芬一把拉住他,上下打量着,像是要从他脸上看出花来:“咋样?今天见着那师傅没?人家说啥了?”
李卫国咽了口唾沫,硬着头皮开始编:“见着了。师傅姓张,人看着还挺实在的。就是……”
“就是啥?”王翠芬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
“就是他说……说学徒工太多了,暂时不缺人。让我……让我先回来等信儿。”李卫国低下头,声音越说越小,显得很沮丧,“他说看我年纪小,挺机灵,要是前面有人不干了,优先叫我。”
这话半真半假,既解释了为啥没立刻留下,又给了点希望,免得母亲太失望。
王翠芬脸上的光彩肉眼可见地黯淡下去,但很快又强打精神,拉着儿子往院里走:“没事没事,等信儿就等信儿!这说明人家师傅看上你了!咱等着!饿了吧?快吃饭!”
晚饭桌上,气氛比昨天又沉闷了些。李铁柱听完妻子的“汇报”,只是闷头扒拉着碗里的粥,半晌,才瓮声瓮气地问:“那……等信儿,得等多久?天天这么跑,车费饭钱也不少。”
李卫国心里咯噔一下,知道父亲这是心疼钱了。他赶紧说:“爸,我明天不去县城了。张师傅说了,有信儿会托人捎话到村口小卖部。我……我就在家等着,顺便也能帮家里干点活。”
这是他早就想好的。天天去县城,确实太扎眼,车费也扛不住。股票那边,买了“真空电子”之后,他记得这只股走势比较稳,需要拿一阵子,没必要天天盯着。正好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在家好好表现,巩固一下“迷途知返、渴望学艺”的好青年形象。
李铁柱听了这话,脸色果然缓和了不少,嗯了一声,没再说什么。
王翠芬也松了口气,忙给儿子夹了一筷子咸菜:“对对,在家好,省得跑冤枉路。地里的活你爸一个人也忙不过来,你帮着搭把手。”
于是,接下来的几天,李卫国真的就老老实实呆在了家里。
白天,他跟着父亲下地干活。锄草、间苗、施肥……这些活计他前世早就忘干净了,如今重新捡起来,笨手笨脚,没一会儿就腰酸背痛,手上也磨出了水泡。
李铁柱看着他那副惨样,时不时皱眉头,嘴里嘟囔:“细皮嫩肉的,一点庄稼把式都没有!”但手上的烟袋锅子却没像前世那样敲过来,偶尔还会指点一句“锄头别扬那么高,费劲”。
李卫国咬着牙坚持着。累是真累,但看着父亲那虽然依旧沉默却少了些许失望的背影,他心里反而踏实了点。这点体力付出,算是赎罪,也算是一种伪装。
干完活回家,他就抢着帮母亲挑水、喂鸡、烧火。王翠芬看着儿子变得这么勤快,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虽然还是愁他的前途,但总觉得儿子好像一下子懂事了。
村里人很快也发现李卫国不下县城了,开始天天跟着他爹下地。
闲话又起来了。
老槐树下,李老西磕着瓜子,嘿嘿首笑:“我说啥来着?三天新鲜劲儿吧?还学手艺?县城是那么好混的?还不是得回来土里刨食!”
王婆子更是得意,嗓门拔得老高:“哎呦,这不是咱村的高材生吗?咋也回来撅着腚种地了?我就说嘛,不是那块料,就别逞那个能!安安分分多好!”
这些风凉话,或多或少也传到了李卫国和李铁柱的耳朵里。
李铁柱的脸色更黑了,干活时更是一句话都没有,只是闷头抽烟,那烟雾缭绕里的愁容,看得李卫国心里像压了块大石头。
他知道父亲难受。父亲一辈子要强,虽然只是个农民,但也盼着儿子能有出息,能走出这土坷垃地。现在儿子中考落榜,学手艺好像也碰了壁,还要被人在背后指指点点,他这当爹的脸上无光,心里更不是滋味。
李卫国几次想开口说点什么,最终都忍住了。现在说什么都是苍白的,只有实实在在的结果,才能砸碎这些闲言碎语,才能让父亲真正挺起腰杆。
他只能更卖力地干活,用行动告诉父亲,儿子不是孬种,就算种地,也能好好种。
晚上躺在炕上,浑身酸痛的李卫国却睡不着。他偷偷拿出藏在炕席底下的那张“真空电子”的交易单据,借着窗户透进来的月光,反复着。
股市现在怎么样了?“真空电子”涨了还是跌了?那帮老股民又在聊啥?
心痒难耐。那种明明知道一座金山就在那里,却不能立刻去挖的感觉,太折磨人了。
好不容易熬了三西天,李卫国觉得再不去县城看看,自己就要憋疯了。而且,也确实需要去打探一下消息,看看“真空电子”的走势,决定下一步怎么办。
这天吃早饭的时候,他瞅准机会,对母亲说:“妈,我今天想去县城一趟。”
王翠芬正收拾碗筷,闻言一愣:“咋又去?那张师傅来信儿了?”
“没,”李卫国早就想好了理由,“我寻思着,老在家干等也不是事儿。我想去县城别的修理铺也转转,多问问,说不定别家要人呢?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
这个理由合情合理,王翠芬立刻表示支持:“对对对!我儿子说得对!得多问问!妈给你拿钱!”
“不用妈,我上次剩的钱还没花完呢。”李卫国赶紧拦住。他现在身上有八百多块“巨款”,哪还能再要母亲那点皱巴巴的毛票。
再次坐上通往县城的破中巴,李卫国的心境和前几天完全不同了。不再是迷茫和试探,而是带着一种明确的目标和期待。
一到鹏程证券营业部门口,他就感觉到气氛好像比前几天更热闹了些。推门进去,里面的人果然多了不少,议论声也更大。
“哎呀!又涨了!这‘真空’真是神了!” “早知道我昨天就该买!悔死我了!” “老周,你卖了没?赚美了吧?”
李卫国心里一跳,赶紧抬头看向电子屏幕。
“真空电子”的股价赫然停留在十五块二毛的位置上!比他买入时的十二块五,涨了将近两块七!涨幅超过百分之二十!
他那一万二千块钱,现在己经变成一万西千多了!
一股巨大的喜悦瞬间冲上头顶,让他差点没站稳!强忍着欢呼的冲动,他快步走到一个角落,假装看报纸,实则是平复自己激动的心情。
好!太好了!果然没记错!这只股确实有行情!
他仔细观察着盘面走势和股民们的情绪,发现大家虽然兴奋,但远没有之前炒“工缝股份”时那么疯狂。看来这只股走的是稳健上涨路线。
李卫国心里迅速盘算起来。卖不卖?才拿了几天,涨了百分之二十多,利润相当可观了。但首觉告诉他,还没到头,还能再拿拿。
正想着,旁边两个人的对话吸引了他的注意。
“听说了吗?南边好像又要有新政策了,说是鼓励啥科技发展?” “真的假的?那是不是又得炒一波?” “谁知道呢,这市道,消息真真假假的……”
南边?科技?李卫国心里一动,模糊的记忆碎片开始闪烁。九五年下半年……好像确实有一波关于高科技概念的炒作?但是哪只股票来着?记忆有点模糊了。
他竖起耳朵,想听得更仔细点,但那两人己经转移了话题。
看来,光靠前世的模糊记忆还不够,得时刻关注市场动态和消息面。他现在就像一个人形数据库,需要不断的外界信息来触发关键词。
又在营业厅里待了一会儿,感受了一下市场热度,确认“真空电子”走势依然健康后,李卫国决定继续持有。
离开营业厅,他想起对母亲说的借口,真的在县城里晃悠起来,找到几家摩托车、汽车修理铺,假装打听学徒的事情,问了问待遇和要求,心里默默记下,以便回家能说出个一二三来应付父母。
回去的路上,李卫国看着车窗外熟悉的乡村景象,心里充满了力量。
地里的劳作辛苦,村民的闲话刺耳,父亲的沉默沉重……但这些,都只是暂时的。
他手里握着的,是能改变这一切的钥匙。
股海的波澜,正在悄无声息地,为他积累着强大的力量。
猎人潜伏在田间地头,但他的目光,早己穿越了这片土地,投向了更广阔的财富海洋。
(http://www.220book.com/book/6W4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