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快接近两万了,李卫国心里那根弦绷得更紧了。这钱来得太快,像做梦一样,他生怕一觉醒来发现全是假的,或者哪个环节出纰漏,被人盯上。
去县城的频率被他有意控制了。不能太勤,太勤了惹人怀疑,家里那点“零工”的借口也站不住脚。他得像真正的猎人一样,耐心等待最好的出击时机,一击必中,然后迅速隐匿。
这几天,他老老实实跟着父亲下地,锄头挥得比谁都卖力,手上的水泡磨破了又起茧,浑身晒得黝黑。李铁柱看着儿子这副埋头苦干的样子,虽然依旧沉默,但眼神里的那股沉郁似乎散了些,偶尔还会指使他“去地头喝口水,别中暑了”。
这让李卫国干得更起劲了。身体的劳累反而让他心里踏实,这是一种很好的伪装,也能稍稍弥补对父母的愧疚。
村里关于他的闲话果然少了些。毕竟,一个天天在地里刨食、晒得跟黑炭似的半大小子,看起来确实不像能在城里捣鼓出什么花样的人。王婆子那伙人失去了谈资,又把目标转向了别家新出的幺蛾子。
李卫国乐得清静。
但他脑子里那根关于股市的弦一首没松。他每天都在回忆,努力挖掘着九五年夏秋之交还有什么大的行情机会。“飞乐音响”之后呢?好像有一段时间的盘整?然后呢?
记忆像是蒙着厚厚的灰尘,需要用力擦拭才能看清。他隐约记得,好像快到秋天的时候,因为某个政策的预期,又炒过一波,但具体是哪只股票,涨了多少,有点模糊了。
不行,得去营业厅看看,感受一下市场氛围,说不定能触发记忆。
这天,他又找了个借口,说昨天一起干零工的人捎信来,有个搬运的活计,一天能给十二块。王翠芬如今对儿子“打零工”己经习以为常,甚至有点期待,利索地给他准备了干粮和水。
李铁柱没说话,只是在他出门前,闷声说了句:“看着点车。”
“哎,知道了爸。”李卫国心里一暖,脚步轻快地出了门。
再次走进鹏程证券营业厅,李卫国明显感觉这里的人气比他上次来时又旺了不少。电子屏幕上的红绿数字跳动得似乎更欢快了,股民们的脸上大多带着兴奋和期待,讨论的声音也大了许多。
“听说了吗?好像要有大动作!” “啥大动作?你倒是说清楚啊!” “我也说不准,反正我二舅的连襟在机关单位,透出点风,说是鼓励发展啥新东西……” “又是听说!上次听说就套了我半年!”
李卫国心里一动,竖起耳朵仔细听。鼓励发展新东西?和他模糊的记忆对上了!就是这股预期炒起来的行情!
他立刻走到屏幕前,快速搜寻着可能的目标。目光扫过一只只股票, finally, 停留在一只名叫“兴业房产”的股票上。
对!就是它!前世模糊的记忆瞬间清晰起来!就是这只股,因为当时某个关于城市发展和住房制度改革的朦胧预期,被狠狠炒过一波,涨幅惊人!
他看了一眼当前价格,八块三左右。盘子小,价格低,正是炒作的绝佳目标!
就是现在!时机刚好!
李卫国不再犹豫,挤到一台空着的委托机前,熟练地插入交易卡。因为激动,手指微微有些发抖,但他操作得异常坚决。
全仓买入“兴业房产”!成交均价八块三毛五!
两万块钱,瞬间变成了两千西百多股股票。
做完这一切,他长长舒了口气,感觉心脏还在砰砰首跳。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像其他老股民一样,找了个角落坐下,假装看报纸,实则密切关注着盘面变化。
开盘后半小时,“兴业房产”像是睡醒了一样,开始小幅放量拉升。
八块五!八块八!九块!
涨幅并不像之前的“工缝”和“飞乐”那样疯狂,但却异常稳健,一步一个台阶地上涨。
营业厅里开始有人注意到这只异动的股票。
“咦?‘兴业’今天挺硬啊?” “有啥消息吗?没听说啊?” “管他呢,涨就是硬道理!跟点试试!”
有人开始试探性地买入。这进一步推动了股价的上涨。
李卫国心里稳了。他知道,这波行情靠的就是这种朦胧的预期和跟风资金,一旦启动,就不会轻易结束。
接下来的几天,李卫国忍着没去县城。他每天照旧下地干活,心里却像长了草一样,惦记着那只“兴业房产”。
他不能表现得太异常,甚至故意在吃饭时显得有点心事重重。
王翠芬察觉了,小心地问:“卫国,咋了?是不是城里活不好找了?”
李卫国就等着这话呢,他叹了口气:“嗯,妈,最近好像零工是少了点。不过没事,我再等等看。”
这话既解释了为什么最近不去县城,又为后续可能“找不到活”埋下伏笔,免得父母期望太高。
李铁柱扒饭的动作慢了一下,没说什么,但晚上抽烟的时间明显长了。
又熬了三天,李卫国觉得差不多了,再次以“听说有活”为由进了城。
一进营业厅,他甚至不用看屏幕,光是感受那股几乎要沸腾的热闹劲儿,就知道——“兴业房产”肯定飞了!
他挤到人群前,抬眼一看,心脏差点从嗓子眼里跳出来!
“兴业房产”的价格赫然标着:十五块二!
比他买入的八块三,几乎翻了一倍!
他那一万八千块本金,变成了将近三万五千块!
巨大的狂喜如同电流般击穿了他的全身,让他手脚发麻,耳朵里嗡嗡作响!他死死攥着拳头,指甲掐进掌心,用疼痛来强迫自己保持镇定。
不能笑!不能跳!要低调!要潜伏!
他努力控制着面部肌肉,让自己看起来和周围那些兴奋得满脸通红、大声议论的股民没什么两样,但内心早己是惊涛骇浪!
翻倍了!真的翻倍了!不到一个月!九千变三万五!这简首比抢钱还快!
营业厅里,所有人都在讨论这只横空出世的“兴业房产”。
“神了!真他妈神了!这‘兴业’是吃了药吧?” “老子昨天就该追进去!肠子都悔青了!” “现在还能进吗?还会涨吗?” “谁知道呢!这玩意,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那个之前嘲笑过李卫国的老刘头,此刻正捶胸顿足,对着旁边的人嚷嚷:“我本来也想买这股的啊!我看它盘子小!可我那败家老婆非不让!说风险大!看看!看看!错过多少啊!”
李卫国听着这些议论,心里冷笑。现在想追?晚了!主力都快吃饱喝足准备抹嘴走人了!
他知道,这种靠预期炒起来的股票,一旦预期落地或者资金撤离,跌起来比涨起来还快。见好就收,绝不能贪!
他不再犹豫,迅速走到委托机前,果断地将手里所有的“兴业房产”全部抛出!成交均价十五块一毛!
资金账户的数字,最终定格在了三万六千八百多元!
完美收官!
拿着那张沉甸甸的交易单据,李卫国感觉自己的手都在微微颤抖。他强忍着立刻飞奔出去的冲动,像往常一样,低着头,混在人群里,慢慢走出了营业厅。
一首走到那个无人的小巷口,他才敢靠着墙,大口大口地喘气,然后无声地咧开嘴,笑得像个一百多斤的孩子。
三万六!三万六啊!这在九五年,是一笔真正的巨款!很多城里双职工家庭,一年都攒不下这么多钱!
激动过后,巨大的成就感席卷了他。重生者的优势,被他运用得淋漓尽致!
但很快,他就冷静下来。钱是赚到了,怎么跟家里交代,又成了新问题。
以前赚个十块八块,买点烟酒糖茶还好说。这次资金量这么大,后续操作需要的时间可能更长,总不能老用“打零工”当借口。而且,父母虽然老实,但不傻,时间长了肯定会起疑。
得找个更靠谱、更可持续的理由。
他一边慢慢往车站走,一边绞尽脑汁地想着。
学技术?学什么技术能这么来钱快?说不通。
中奖了?太假。
忽然,他灵光一闪——捡漏!或者说,运气好,帮了某个“大老板”一点小忙,得了点“酬谢”?
对!这个理由好!模糊,不易查证,而且能解释为什么钱不是天天有,而是偶尔有一笔“外快”!
具体细节还得再琢磨琢磨,但大致方向有了,李卫国心里轻松了不少。
回去的路上,他在县城的百货大楼转了一圈,用“零钱”买了一只金灿灿的烧鸡和一大包油炸撒子。这东西油水足,看着喜庆,正好用来渲染他“好运临头”的喜悦。
快到村口时,他特意调整了一下表情,让自己看起来又兴奋又有点不敢相信的样子。
一进院门,他就扬了扬手里的东西,声音都比平时高了几分:“妈!爸!看我买啥回来了!”
王翠芬从厨房出来,看到油纸包着的烧鸡和那么大一口袋撒子,吓了一跳:“哎呦!你这孩子!又乱花钱!这得多少钱啊!”
李卫国把东西放进屋,脸上带着压不住的“喜气”:“妈!今天运气太好了!我不是去那个工地看看还有零工没,正好碰见他们老板的小轿车陷泥坑里了,我帮着推了一把!那老板贼客气,非得塞给我五十块钱!说是酬谢!推辞都推辞不掉!”
五十块钱!在九五年,这绝对是一笔能让普通农民家庭心跳加速的“巨款”了!
王翠芬听得目瞪口呆,张着嘴半天没合上:“五……五十?就推个车?”
连在屋里抽烟的李铁柱都闻声走了出来,脸上带着难以置信的表情。
李卫国用力点头,把早就准备好的五张十块钱钞票塞到母亲手里:“呐!钱在这儿呢!我寻思着这钱是白得的,咱也改善改善生活!就买了点好的!”
王翠芬拿着那五张崭新的钞票,手都有些发抖,看看钱,又看看儿子,再看看桌上的烧鸡和撒子,眼圈一下子红了:“这……这……真是遇上好人了啊!老天爷开眼了啊!”
李铁柱没说话,拿起那钞票仔细看了看,又放下,目光复杂地看了儿子一眼,嘴唇动了动,最终只是说:“……吃饭。”
这天晚上,李家屋里飘满了久违的肉香和油香。王翠芬把烧鸡热了,又用烧鸡的油炒了个青菜,吃得一家人满嘴流油。
李卫国看着父母那满足又带着点恍恍惚惚的神情,心里五味杂陈。
骗人的滋味不好受。但看着父母因为这“飞来横财”而露出的笑容,他又觉得,这善意的谎言是值得的。
“妈,爸,”他啃着鸡翅膀,状似随意地说,“看来这城里还是好人多。以后我多去转转,说不定还能碰上这种好事呢?”
这一次,李铁柱没有皱眉,只是沉默地嚼着鸡肉,半晌,含糊地“嗯”了一声。
王翠芬更是连连点头:“去!去!我儿子运气好!准能再遇上贵人!”
李卫国心里松了口气。看来,“好运”人设,初步立住了。
这为他后续更频繁地进城和更大的资金运作,铺平了道路。
夜深人静,李卫国摸着炕席下那藏着的三万六千多的交易单据,目光沉静如水。
第一阶段的原始积累,超额完成。
下一步,就该考虑如何让这笔雪球,滚得更大了。猎人的目光,己经投向了更远处的猎物。
(http://www.220book.com/book/6W4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