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车轮沿着“五年纲要”的轨道隆隆前行,钢铁、水泥、纸张、弩机……各项指标稳步提升,国力日盛。然而,在少府下属、保密等级最高的“天工院”内(由原先分散的各大工坊顶尖大匠合并升格而成),一些探索却渐渐偏离了原本纯为军事服务的轨道,开始滑向一个看似“无用”、却又让陛下异常关注的领域。
这一切,依旧源于陛下那些看似天马行空的“梦授”与“奇思”。
某次视察天工院水力锻锤时,嬴政曾“无意”间感叹:“水之力,可驱动巨锤。然水力受制于河流,风力飘忽不定。若有一种力,能如牛马般听话,随时随地皆可驱动万物,则善莫大焉。”
又有一次,观看工匠试验新式鼓风炉时,他看着那被强劲风力吹得熊熊燃烧的炉火,再次“无意”提及:“风能催火,火能沸水,水汽之力,竟能将壶盖顶起……若能将此水汽之力,如驾驭牛马般约束起来,往复驱使,或可生出无穷之力道?”
皇帝的话语,如同在顶尖工匠们的心湖中投下了两颗石子。尤其是那些己被赐予高爵、衣食无忧、一心追求技艺极致的大匠们,开始痴迷于这个看似虚无缥缈的构想。
以公输垣(己因多项功绩晋爵“五大夫”)为首的几个小团体,在完成本职军工作务之余,悄悄开始了“火沸水,水生气,气催物”的试验。过程极其艰难,笑料百出。
他们尝试用青铜铸造密闭的容器(“锅炉”),下面烧火,试图收集蒸汽。结果不是压力不足,就是容器炸裂,烫伤了好几个工匠。
他们试验各种方法想让蒸汽“做功”。有人设想将蒸汽导入一个中空的铜球,两侧设喷管,结果铜球疯狂旋转却毫无用处(早期汽转球雏形);有人尝试用蒸汽推动活塞,但气密性极差,漏气严重,根本产生不了什么推力。
经费和物料在一次次失败中消耗,记录试验失败的竹简(后来是纸张)堆满了角落。不少官员对此颇有微词,认为这是不务正业,浪费国帑。若非陛下每次过问时都表现出浓厚兴趣甚至给予指点(“是否可将活塞与曲轴、连杆相连,化往复为旋转?”),并明确表示允许试错,这些项目恐怕早己被叫停。
然而,坚持不懈的试错,终究会迎来曙光。
这一日,公输垣团队终于取得了一项突破性进展。他们改进了铸造工艺,造出了一个更厚实、带有加厚盖子的青铜“汽锅”。又用打磨得极其光滑的玉石活塞配合浸油的麻绳填料(基于陛下“梦中所见”的模糊提示),极大地改善了气缸的气密性。他们将活塞杆通过一个简陋的曲轴连杆机构,连接到了一个用于汲水的龙骨水车模型上。
一切准备就绪,所有参与工匠都屏住了呼吸,如同进行一场神圣的仪式。炉火被点燃,熊熊燃烧,舔舐着汽锅底部。
时间一点点过去,汽锅内发出咕噜咕噜的声响,压力逐渐升高。突然,那根被堵死的蒸汽出口管道发出了尖锐的嘶鸣声!紧接着,在所有人紧张无比的注视下,那光滑的玉石活塞,猛地向上窜动了一下!然后,在连杆和曲轴的带动下,开始艰难地、一顿一顿地做起了往复运动!
而那架连接着的龙骨水车模型,竟然也随之缓缓地、一下一下地转动了起来!
虽然转动得极其缓慢、吃力,且噪音巨大,漏气声嗤嗤作响,但它确确实实是在转动!没有借助水力、风力、人力或畜力,仅仅是靠烧开水产生的蒸汽!
“动……动了!真的动了!”一名年轻工匠激动得声音变调,几乎要跳起来。
公输垣更是老泪纵横,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对着那台粗糙不堪、却意义非凡的原始机器叩首不止,仿佛朝拜神迹:“陛下圣明!陛下圣明!此‘蒸汽机’……成了!虽然只是雏形,但它动了!”
消息立刻被以最高密级呈报入宫。
嬴政闻讯,竟罕见地立刻摆驾,亲自来到了烟雾缭绕、杂乱不堪的天工院试验场。当他看到那台简陋到极致、却顽强地依靠蒸汽力量缓慢转动的机器模型时,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璀璨光芒,甚至比他看到高炉出钢、水泥成型时更加激动!
“好!好!好!”他连说三个好字,亲自上前,不顾蒸汽灼热,仔细观察着每一个运转的部件,“公输垣,尔等立下了不世之功!此物之潜力,远超十万雄兵!”
他当即下令:“所有参与工匠,重赏!爵位连升三级!公输垣晋爵‘左庶长’!赐金帛田宅翻倍!”
“即日起,成立‘蒸汽作’,由公输垣统领,一应物料需求,优先于军工!朕要你们继续改进此物,提高其力,减小其形,研究其用途!”
陛下的重赏和极高评价,瞬间震惊了所有不知内情的官员。他们无法理解,为何一个看起来笨重、低效、只会转圈喷气的“铁疙瘩”,能获得如此殊荣?
李斯小心翼翼地问道:“陛下,此物虽巧,然看似笨重无力,于国于民,眼下有何大用?”
嬴政目光灼灼,仿佛己经看到了遥远的未来:
“丞相,你只见其此刻之笨拙,未见其未来之伟力!”
“假以时日,若其力足够,可否用于驱动巨锤,锻打钢铁,省却水力之限?”
“可否用于拉动风箱,催旺炉火,使炼钢事半功倍?”
“甚至……可否用于推动舟船,无风自行,驰骋于万里海疆?”
“可否用于牵引车辆,无畜自动,奔驰于驰道之上?”
“此物所蕴之力,乃工业之母,交通之魂!其意义,岂是寻常刀剑可比?”
虽然绝大多数人依旧无法完全理解皇帝的狂想,但“无风自行之船”、“无畜自动之车”这样的描述,还是让所有人感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与……一丝难以置信的悸动。
天工院内,“蒸汽作”正式挂牌成立,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资源倾斜。帝国的科技树,在皇帝的刻意引导和工匠们的努力下,终于开始向着一个原本不属于这个时代的方向,顽强地、却又真实无比地,分出了一根看似微小、却注定将改变世界的枝桠——工业革命的幼芽,己在公元前的大秦帝国,悄然萌发。
超爽点/伏笔达成。
(http://www.220book.com/book/6Y8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