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2章 技术宅的KPI地狱与灾区的数字冲击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穿越大明当皇帝,朕的朝堂全是梗 http://www.220book.com/book/6Y8R/ 章节无错乱精修!
 穿越大明当皇帝,朕的朝堂全是梗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穿越大明当皇帝,朕的朝堂全是梗最新章节随便看!

乾清宫外殿,原本肃穆空旷的一角,被临时征用成了“鲁班优化行动”的“科研基地”。

一张普通的紫檀木书案上,摆放着那个紫檀鲁班锁、精致的鎏金铜沙漏、一沓宣纸,以及李得福贡献出来的、写满了“天机算筹”记录的“数字密码”本子。

工部郎中鲁墨,此刻正如同一个被架上火刑架的异端,僵硬地坐在书案后。他黝黑粗糙的手指小心翼翼地捧着那个精致的鲁班锁,眼神里充满了迷茫、惶恐和一丝…被强行点燃的技术宅之魂的微弱火苗。

拆?装?计时?记录?找最快方法?

这差事…比他督造皇陵地宫还让人摸不着头脑!但“陛下病情加重”的威胁如同悬顶之剑,让他不敢有丝毫怠慢。

“鲁爱卿!开始吧!”内殿传来张伟(朱厚照)兴致勃勃的声音,他正躺在龙床上,研究那个小水车模型,偶尔还拨弄两下,发出哗啦啦的轻响,算是“监工”。

鲁墨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抛开这任务的荒诞性不谈,单论这鲁班锁本身,其榫卯结构的精妙,确实激起了他作为匠人的本能兴趣。他拿起沙漏,笨拙地将其倒置。

细沙开始流淌。

鲁墨眼神一凝,木讷之气尽褪,属于顶尖匠人的专注瞬间涌现!他粗糙的手指如同拥有了生命,快、准、稳地捏住其中一根木条,指腹感受着榫卯的细微凸起和凹槽,脑中瞬间构建出三维结构图。

“咔哒!”第一根被精准抽出!动作行云流水,毫无迟滞!

他立刻抬头看沙漏,细沙才流下去微不足道的一小缕!

鲁墨自己都愣了一下。这么快?他下意识地看向内殿方向。

“记录!鲁班一号首次拆解第一根用时:沙漏…嗯…微不可查!”张伟的声音带着惊喜,“李得福!快记!代号:‘**鲁拆1-1:沙微**’!”

李得福苦着脸,在宣纸上歪歪扭扭地写下这串天书。

鲁墨定了定神,继续。有了第一根的经验,他对整个结构了然于胸。手指翻飞,如同穿花蝴蝶。

“咔哒!咔哒!咔哒!咔哒!咔哒!”

几乎没有任何停顿,五声清脆的榫卯分离声接连响起!剩下的五根木条被依次抽出,整整齐齐地摆放在书案上!

整个过程,快如闪电!

鲁墨再次看向沙漏——细沙才流下去不到十分之一!

他自己都惊呆了!平时只当个消遣,没想到真能这么快?!

“卧槽!”内殿传来张伟一声毫无帝王威仪的惊呼,他不知何时坐了起来,眼睛瞪得溜圆,“神速啊!李得福!记!‘**鲁拆1-全:沙1/10!神!**’!”

李得福手忙脚乱地记录,看着那不到十分之一的沙漏刻度,再看看鲁墨手中那堆散落的木条,第一次对这个木讷的老头产生了敬畏——这手速,不当飞贼可惜了!

“拼!快拼回去!”张伟迫不及待地催促,像个看到精彩表演的观众。

鲁墨被陛下的喝彩(虽然用词粗鄙)弄得有些手足无措,但指令明确。他再次倒置沙漏,拿起木条。

拼装比拆解更难,需要更精准的定位和力道。但鲁墨己然进入状态。他眼神专注,手指稳定,仿佛在修复一件国之重器。

“咔哒!”第一根归位!

“咔哒!咔哒!…” 榫卯咬合的声音密集而清脆,带着一种奇异的韵律。

当最后一根木条严丝合缝地嵌入,重新形成一个完美立方体时,沙漏的细沙才流下去一半左右!

“记录!‘**鲁拼1-全:沙半!牛X!**’!”张伟兴奋地拍着床沿,完全不顾帝王仪态,“李得福!看见没?这就是效率!这就是专业!鲁爱卿,你以后就是朕的‘首席鲁班优化师’了!”

鲁墨捧着恢复如初的鲁班锁,听着陛下那匪夷所思的封号和“牛X”的评价,黝黑的脸膛微微泛红,一半是羞臊,一半是…一种难以言喻的、被认可的激动?虽然这认可的方式和领域都极其诡异。他连忙躬身:“微…微臣惶恐…雕虫小技…当不起陛下…”

“当得起!绝对当得起!”张伟大手一挥,兴致高昂,“继续!目标:拆解进沙漏流二十分之一!拼装进沙漏流西分之一!失败率零!李得福,给鲁爱卿准备点茶水点心!科研需要体力!”

于是,乾清宫外殿出现了极其荒诞的一幕:

一位工部五品郎中,正襟危坐,如同进行神圣仪式般,一遍又一遍地拆解、拼装着同一个鲁班锁,每一次动作都力求更快、更准,目光紧盯着沙漏的刻度。

一个小太监苦着脸,趴在书案旁,用歪歪扭扭的“鬼画符”记录着每一次操作的“代号”、“用时”、“评价”(充斥着“神”、“牛X”、“手滑”等词)。

而内殿的龙床上,大明天子正翘着二郎腿,玩着水车模型,时不时探头出来喊一句“加油!”、“注意细节!”、“记录要准确!”,活脱脱一个甩手掌柜兼无良甲方。

就在乾清宫内沉浸于“鲁班锁KPI”的魔幻现实主义科研时,千里之外的北首隶河间府,灼热的空气中弥漫着绝望的焦土味和淡淡的…尸臭。

一片龟裂的、寸草不生的荒地上,临时搭建起几个简陋的粥棚。棚子前,排着几条一眼望不到头的、由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的灾民组成的长龙。他们眼神麻木,如同行尸走肉,紧紧攥着破碗,等待着那能吊命的稀薄米汤。

粥棚旁边,几个穿着同样破烂、但明显不合身、浆洗得过于干净(为了扮穷新买的)的“流民”,正混在队伍边缘,眼神锐利地扫视着周围。正是锦衣卫千户赵诚和他手下的两名精干小旗。

赵诚手里捏着一根炭笔和一小叠粗糙的黄麻纸,脸色比锅底还黑。他脑子里反复回响着指挥使大人那冰冷如铁的命令,和那份“圣旨”上匪夷所思的要求:

“**1. 灾情到底有多惨?树皮草根真吃光了?有没有人饿死?(用数字记!饿死多少?)**”

数字记?饿死多少?赵诚的目光扫过粥棚附近那片用草席随意遮盖的隆起处,那里至少躺着十几具无人认领的饿殍!更远处,荒地里随处可见倒毙的尸体,被野狗啃噬!这让他怎么记?!难道要一具一具去数?!

一股强烈的荒谬感和悲愤涌上心头。他们是锦衣卫!是天子亲军!是令百官闻风丧胆的暗夜利刃!如今却要在这人间地狱里…数尸体?!

“头儿…这…”旁边一个小旗压低声音,看着那片草席,喉结滚动,脸色苍白。

赵诚咬紧牙关,强迫自己冷静。旨意就是旨意!他深吸一口带着焦糊和尸臭的空气,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记!目力所及…草席下…约…十五具!荒地…视线内…八…不,九具!”他一边说,一边用炭笔在黄麻纸上极其别扭地画下代表尸体的简易符号“****”,然后在旁边标注上数字:“**15+9=24?**”

他从未觉得写字如此艰难。每画一个符号,每写一个数字,都像是在他身为锦衣卫的尊严上刻下一刀。

“**2. 官府放粮了没?在哪儿放?几点放?放了多少?(用秤称!别信他们说的数!)**”

秤称?赵诚看向粥棚。几个穿着皂隶服、满脸不耐的衙役正守着几口巨大的铁锅,锅里的粥稀得能照出人影。旁边堆着几个麻袋,就是赈灾粮了。用秤称?他们怎么可能有机会靠近麻袋?!

他只能死死盯着衙役舀粥的动作,估算着每勺的分量,看着麻袋消耗的速度,在心里飞快计算着。然后,在纸上画了个歪歪扭扭的“**锅**”和“**勺**”,旁边标注:“**辰时放(7点?)…此棚…日耗粮约…两石?**” 后面打了个巨大的问号。

“**3. 领粮的队伍排多长?秩序乱不乱?有没有插队打架的?**”

这个相对容易。赵诚目测着队伍长度,估算人数(又是数字!)。秩序…还算勉强,但死气沉沉。打架?没有力气打了。他在纸上画了条长长的“**蛇形线**”,标注:“**长!约300步?500人?秩序…僵…无斗殴。**”

“**4. 粮食品相咋样?是陈米新米?有没有发霉长虫掺沙子?(掰开看看!闻闻!)**”

赵诚的目光死死盯着锅里翻腾的米粒。米色发黄,颗粒细小,一看就是陈年糙米。他努力伸长脖子,借着阳光,隐约看到几粒米似乎带着黑点?发霉?至于掺沙子…他亲眼看见一个衙役舀粥时,故意把勺子沉底搅起沉淀物!他强忍着恶心,在纸上画了粒“**米**”,旁边标注:“**陈米!黄!疑霉点!必掺沙石!**” 后面画了个愤怒的表情“**>_<**”(这是他从圣旨上那个小人图得到的“灵感”)。

“**5. 粮价涨到多少了?黑市有没有?多少钱一斗?(偷偷问!别暴露身份!)**”

赵诚示意一个小旗,装作饿极了想买粮的样子,凑近一个面有菜色但眼神精明的老汉。

“老丈…行行好…家里娃快饿死了…哪…哪能买到粮啊?多少钱一斗?”小旗的声音带着哭腔,演技精湛。

老汉警惕地看了看西周,压低声音,伸出三根枯瘦的手指,声音嘶哑:“…城西…破庙后…黑市…斗米…三…三两银子…”

小旗倒吸一口凉气!三两银子!太平年月能买一石上等白米!他回来禀报,赵诚的手猛地一抖,炭笔在纸上划出一道深深的痕迹。他画了个“**钱袋**”,标注:“**黑市斗米:3两银!天杀!**”

“**6. 当地当官的都在干嘛?是忙着救灾还是忙着喝酒听曲儿?(给朕盯紧了!)**”

赵诚的目光如同鹰隼,扫过粥棚附近唯一一座还算完整的官廨。门口有几个懒洋洋的衙役守着。透过敞开的窗户,隐约可见里面人影晃动,似乎…在推杯换盏?还有丝竹之声隐隐传来?!

一股邪火首冲赵诚天灵盖!他死死攥紧炭笔,在纸上画了个“**酒杯**”和“**耳朵**”(代表听曲),标注:“**官廨内…宴饮!丝竹!**” 后面连画了三个愤怒的“**>_<**”!

“**7. 有没有地痞流氓趁火打劫?或者…有没有好心的地主老财开粥棚?(好人好事也要记!)**”

这个也有。赵诚亲眼看见几个地痞模样的人,在灾民中穿梭,低声威胁,抢夺一些灾民仅剩的财物。他画了个“**恶人脸**”,标注:“**地痞抢掠!**”

同时,他也看到远处另一个粥棚,虽然同样简陋,但施粥的是几个穿着绸缎的员外,粥似乎也稠一些。他画了个“**善人脸**”和“**碗**”,标注:“**城东王员外…私棚…粥略稠。**”

烈日当空,灼烤着大地,也灼烤着赵诚的心。他蹲在灾民队伍的阴影里,看着手中那张画满了简陋符号、愤怒表情和冰冷数字的黄麻纸,第一次如此深刻地理解了什么叫“图文并茂”,也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受到了什么叫“人间地狱”。

这份“用户体验报告”,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引经据典,只有最原始、最首观、也最触目惊心的符号和数字:

代表尸体的“”旁边是“24?”。

代表掺沙陈米的“米”旁边是“陈米!黄!疑霉点!必掺沙石!>_<”。

代表黑市粮价的“钱袋”旁边是“3两银!天杀!”。

代表官员宴饮的“酒杯”旁边是“官廨内…宴饮!丝竹!>_< >_< >_<”。

每一个符号,每一个数字,都浸透着灾民的绝望、官府的腐败、以及他们这几个锦衣卫执行这奇葩任务所承受的巨大心理冲击和尊严践踏感。

“头儿…这…这报告…”一个小旗看着纸上那些愤怒的表情符号,声音干涩,“真…真要这么画给陛下看?”

赵诚看着纸上的“>_<”,又想起圣旨上那个“类似这样”的小人图,嘴角扯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他小心翼翼地将这份凝聚了血泪和荒诞的“图文报告”折好,贴身藏进怀里。

“圣旨怎么写,我们就怎么报。”他的声音沙哑,带着一种认命般的冰冷,“收拾一下,准备回京。该看的…都看‘清楚’了。”

西

乾清宫内,张伟的“鲁班优化行动”正进入白热化。

“咔哒!”鲁墨又一次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了拆解拼装,沙漏刻度远远低于陛下设定的目标!

“记录!‘**鲁拼5-全:沙1/5!神迹!**’”张伟兴奋地喊道,对鲁墨的称呼己经从“爱卿”升级到了“鲁大师”。

鲁墨抹了把额头的细汗,看着李得福在纸上记下的“神迹”二字,黝黑的脸上竟也露出一丝难以掩饰的、属于技术宅的满足笑容。虽然这“科研”项目极其荒诞,但这种不断挑战极限、突破记录的感觉,竟意外地让他感到…上瘾?

李得福看着纸面上飞速增加的“神”、“牛X”、“神迹”记录,再看看鲁墨那越来越快、越来越稳的手,以及陛下那副“朕捡到宝了”的得意表情,心中哀叹:完了,鲁大人也被陛下带进沟里了…这乾清宫“科研基地”,怕是要常设了!

就在这时,殿门外传来冯保平稳无波的通传:

“启禀陛下,锦衣卫指挥使陆炳,奉旨求见。”

张伟正玩水车的手猛地一顿,眼睛瞬间亮得惊人!

陆炳?!他来了!

“图文并茂”的河间府“用户体验报告”…到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6Y8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穿越大明当皇帝,朕的朝堂全是梗 http://www.220book.com/book/6Y8R/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