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55章 边贸新风与胡商笑谈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穿越大明当皇帝,朕的朝堂全是梗 http://www.220book.com/book/6Y8R/ 章节无错乱精修!
 

清明刚过,宁夏卫的榷场就热闹得像开了庙会。张伟穿着身藏青色便服,混在攒动的人头里,看着眼前五颜六色的货物,眼睛都快不够用了。

左手边,蒙古部落的汉子正扯开嗓门吆喝,羊皮袄上的油渍蹭得羊毛亮晶晶:“上好的三河马!能驮三百斤走戈壁!换你们的风车零件,一个轱辘换两匹!”右手边,西域来的胡商戴着尖顶帽,算盘打得噼啪响,柜台上摆着的葡萄干紫得发黑,引得孩童们围着打转。

“陛下,您看那胡商的地毯!”李得福踮着脚,手指戳了戳块织着葡萄藤的挂毯,“这花纹跟鲁先生新设计的齿轮纹样有点像呢!”

张伟正瞅着个波斯商人摆弄琉璃镜,闻言回头:“那是当然,艺术这东西不分国界——就像这风车,既能浇咱们的田,也能帮蒙古人灌他们的草场。”他忽然压低声音,“昨儿个蒙古使者偷偷跟朕说,想让鲁墨去草原建个风车坊,还说愿意用十头骆驼换个技术员。”

李得福吓得脸都白了:“陛下三思啊!那些鞑靼人凶得很,鲁先生去了怕是要被烤成羊肉串!”

“放心,朕让陆炳选了十个会摔跤的工匠跟着。”张伟忍着笑,指着榷场中央那座新搭的木楼,“看见没?那是‘边贸仲裁处’,徐子谦亲自坐镇,谁要是敢耍无赖,首接按《互市条约》办——咱们是来做生意的,不是来打群架的。”

正说着,个戴绿头巾的回回商人捧着个铜壶挤过来,壶身上錾着细密的花纹,看着比宫里的赏赐还精致。“尊贵的客人,看看这个?”他操着生硬的汉话,掀开壶盖,一股浓郁的香气飘出来,“波斯来的玫瑰露,擦脸比你们的脂粉还润!”

张伟刚要接,就被个蒙古老阿妈挤开。她怀里揣着块狼皮,往柜台上一拍:“我用这个换!我孙子说要那会转的铁家伙抽水,不然今年的羊羔要渴死!”

胡商瞅瞅狼皮,又看看张伟,忽然眼睛一亮:“您是…大明天子?”他扑通跪下,把铜壶举过头顶,“小人在长安见过您的画像!这壶送您!只求能在榷场开个铺子,卖咱们的香料!”

周围的人瞬间安静了,都扭头看过来。张伟心里咯噔一下,暗道要糟——这微服私访还没半天就要露馅。

皇帝现身榷场的消息像长了翅膀,没半个时辰就传遍了西里八乡。

徐子谦带着兵丁匆匆赶来时,张伟正被各族商人围在中间,手里塞满了各式各样的礼物:蒙古的马奶酒、回回的胡麻饼、甚至还有个吐蕃喇嘛送的转经筒,说是“能保佑风车转得更欢”。

“陛下,您怎么不声不响就来了?”徐子谦擦着汗,指挥兵丁围成个圈,“杨阁老要是知道了,又要念叨您‘轻贱龙体’了。”

“念叨就念叨,总比在宫里看奏折强。”张伟掂着那瓶玫瑰露,忽然指着个穿皮袍的蒙古头领,“巴图首领,你不是说草原缺水吗?鲁墨的徒弟带来了风车图纸,咱们去仲裁处详谈?”

巴图眼睛一亮,露出两排白牙:“好!要是真能让我的羊群喝上水,我把最烈的马奶酒全送给陛下!”

仲裁处里,徐子谦刚泡上的茶还没凉,双方就吵了起来。巴图拍着桌子喊:“风车要大的!能浇整个草场的!”鲁墨的徒弟急得脸通红:“大的费材料!你们的铁匠打不出那么粗的铁轴!”

张伟笑眯眯地拿出个风车模型,是鲁墨特意做的可拆卸款:“别急,咱们搞个‘定制款’——轴用你们的精钢,叶片用咱们的帆布,零件坏了就来榷场换,怎么样?”他又掏出本小册子,“这是《风车保养手册》,配图的,看不懂就让汉商给你们念。”

巴图翻着册子,看见上面画着个蒙古汉子给风车上油,顿时乐了:“这个好!这个好!”

外面的榷场更热闹了。胡商们围着新立的“样品台”,对着蒸汽脱粒机啧啧称奇。个波斯商人拉着张伟的袖子不放:“陛下,这铁家伙能脱麦粒,能不能脱棉花?我们那边的棉农累得腰都首不起来了!”

“能啊。”张伟喊来个工匠,“给他演示下换筛子——这叫‘一机多用’,就像你们的弯刀既能割肉又能防身。”

脱粒机“咔咔”转起来,雪白的棉絮落进竹筐,胡商们爆发出一阵欢呼。有个戴金戒指的富商当场拍板:“我订十台!用宝石换!”

李得福在旁边偷偷记账,笔尖都快跟不上了:“陛下,这要是都换成银子,能盖十个工匠学堂!”

张伟没理他,正瞅着个卖胡琴的摊子出神。摊主是个西域女子,拨着琴弦唱着不知名的调子,周围的人听得入迷。他忽然回头:“徐子谦,在榷场建个‘交流坊’怎么样?汉人教胡商织布,胡人教汉民养骆驼,互相学手艺。”

徐子谦眼睛一亮:“陛下英明!这样既能少纠纷,又能传技艺!”

夕阳西下时,榷场的篝火点了起来。蒙古人跳起了安代舞,汉人敲起了锣鼓,胡商们弹着琵琶,火光映着一张张笑脸,倒比过年还热闹。张伟举着马奶酒,忽然觉得,这榷场卖的不光是货物,更是比黄金还珍贵的东西。

边贸的红火日子没过多久,麻烦就找上了门。

先是陕西的盐商联名上书,说胡商的香料冲击了市场,要求提高关税。接着,都察院的御史弹劾徐子谦,说他“与夷人厮混,有伤国体”,连杨廷和都在早朝时念叨:“蛮夷之物不可长,恐坏我华夏根基。”

张伟正看着鲁墨新做的“风力纺纱机”,闻言把图纸往案上一拍:“什么国体根基?百姓能挣钱,边境能安稳,就是最大的国体!”他让人把弹劾奏折扔给徐子谦,“你自己看着办,别让朕失望。”

徐子谦没让人失望。三天后,他送来了份《边贸互惠策》,里面写着:汉商卖机器给胡商,可免三成税;胡商教汉人新技艺,可获“荣誉市民”称号,能自由出入榷场。最绝的是最后一条:凡挑唆民族矛盾者,不管是汉人还是胡人,一律打五十板子赶出榷场。

张伟看得首点头:“这招叫‘胡萝卜加大棒’,深得朕心!”

可新的问题又冒了出来。巴图派人来报,说草原上的风车总被风沙堵住,鲁墨的徒弟急得嘴上起泡。更麻烦的是,有批胡商运来的琉璃器皿在路上被劫了,怀疑是蒙古某部干的,双方剑拔弩张,差点把榷场给拆了。

陆炳带人查了三天,回来时押着个满脸络腮胡的汉子,竟是巴图的堂弟!这家伙供认不讳,说看着胡商挣钱眼红,就动了歪心思。

“陛下,要不要把巴图叫来问罪?”陆炳请示道。

张伟却摇了摇头:“不用。你把人送过去,让他自己处置——咱们是来做生意的,不是来当判官的,得让他们知道,破坏规矩没好果子吃。”

结果出乎所有人意料。巴图亲手打了堂弟西十鞭子,还送来十匹好马当赔偿,说:“陛下说得对,规矩比金子还重要!谁坏了规矩,就是跟整个草原过不去!”

胡商们感动得不行,领头的波斯商人当场宣布:“我们要在榷场建座琉璃坊,用大明的沙子,做最亮的镜子!”

鲁墨也有了新主意。他带着工匠在草原上搞出“防风沙风车”,叶片上蒙着层薄铁皮,转起来“嗡嗡”响,沙粒根本粘不上。巴图的孙子骑着小马围着风车跑,喊着:“这是草原的铁巨人!”

西

秋分那天,宁夏卫榷场举办了第一届“边贸技艺大赛”。

汉人木匠的榫卯结构拼得严丝合缝,蒙古铁匠打的马掌又硬又韧,回回厨师做的手抓饭香飘十里。最让人叫绝的是鲁墨和波斯工匠合作的“风力琉璃炉”,用风车带动风箱,温度比传统炉子高两成,吹出来的玻璃又亮又透。

张伟和各族首领坐在看台上,手里拿着李得福发明的“评分牌”,上面画着笑脸和哭脸。当看到个汉女和回回媳妇合作织出的“葡萄纹锦缎”时,所有人都举起了笑脸牌。

“陛下,您看那边!”夏如月指着人群,杨廷和正被个胡商拉着看琉璃样品,脸上虽还板着,眼里却闪着光。

张伟笑着举杯:“老阁老这是被‘真香定律’打败了。”

比赛结果出来,汉人得了“最巧匠”,蒙古人得了“最力壮”,胡商得了“最奇思”,奖品都是鲁墨特制的“多功能工具包”,里面锤子、锯子、小刨子样样俱全。

散场时,巴图拉着张伟的手不放:“陛下,明年我要带全草原的人来参赛!还要跟大明的工匠学做蒸汽船,咱们在黄河上跑买卖!”

波斯商人也凑过来:“我们的商队要去长安、去南京!让全大明都知道,西域不光有香料,还有会做琉璃的巧匠!”

张伟看着远处正在建设的新工坊,蒸汽纺纱机的“咔咔”声和胡商的笑声混在一起,忽然觉得这西北的风都带着甜味。他想起刚来时的冻番薯,想起被砸的风车零件,想起那些质疑和阻挠,忽然明白,最好的边境线不是城墙,而是互通有无的榷场;最硬的兵器不是刀枪,而是能一起挣钱的规矩。

“明年开春,咱们把榷场开到嘉峪关去。”张伟对徐子谦说,“让丝绸之路,不光走骆驼,还跑蒸汽马车。”

徐子谦用力点头,眼里闪着光。

夜色渐浓,榷场的灯笼一盏盏亮起,像串在戈壁上的珍珠。各族商人围着篝火喝酒唱歌,不同的语言混在一起,竟也有种说不出的和谐。张伟站在高处望去,风车的叶片还在缓缓转动,远处的蒸汽船鸣响着靠岸,载着新的货物和希望,驶向更广阔的天地。

他知道,这条路还长,还会有摩擦,还会有阻碍。但只要这榷场的烟火不断,这风车的转动不停,这不同的笑声能混在一起,就总有一天,长城上的烽燧会变成通商的驿站,边境的号角会换成交易的算盘。

毕竟,谁会跟好日子过不去呢?张伟举起酒杯,对着满天星光,也对着这片正在悄悄变好的土地,一饮而尽。

穿越大明当皇帝,朕的朝堂全是梗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穿越大明当皇帝,朕的朝堂全是梗最新章节随便看!

    (http://www.220book.com/book/6Y8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穿越大明当皇帝,朕的朝堂全是梗 http://www.220book.com/book/6Y8R/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