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79章 云州官署的集体懵逼现场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穿越大明当皇帝,朕的朝堂全是梗 http://www.220book.com/book/6Y8R/ 章节无错乱精修!
 陪着月亮去旅行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云州卫指挥使司的鎏金铜狮在暮色里泛着冷光,王瑾站在二堂的廊下,手里攥着个还带着余温的竹筒,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方才小禄子跪在地上,把李得福的嘱咐和陛下的“口谕”颠三倒西说罢,就被锦衣卫的人带去偏院歇息,留下他对着这截竹筒发怔。

“大人,要不……打开看看?”旁边的千户赵勇咽了口唾沫,他跟了王瑾十年,还从没见指挥使对着个竹筒愁成这样。

王瑾瞥了他一眼,从腰间解下把小银刀——这是陛下亲赐的“开箱刀”,据说现代拆快递都用这个——小心翼翼地挑开蜡封。竹筒里滚出一卷宣纸,展开时簌簌作响,惊得廊下的夜蛾扑棱棱乱飞。

头一眼,王瑾就倒吸口凉气。

纸上没半个正楷字,全是些歪歪扭扭的炭笔涂鸦:一群小人举着“奉旨抓贼”的木牌,围着个被画成猪头的胖子;旁边搭着个台子,一个小人站在上面,嘴边画了圈波浪线,标注着“说书人”;更离谱的是台边,几个小人推着小车,车上画着茶杯和糕点,旁边写着“围观福利”。

“这……这是啥?”赵勇凑过来,眼睛瞪得像铜铃,“陛下画的话本?”

王瑾没理他,手指划过最底下那行字——“行动代号:天罗地网,目标:钱万三,KPI:人赃并获+百姓满意度100%”。他揉了揉太阳穴,只觉得脑仁突突首跳。KPI?百姓满意度?这些词儿上次陛下派小禄子来暗访时提过,说是“现代管理的精髓”,可他到现在也没弄明白究竟是啥意思。

“小禄子还说啥了?”王瑾把宣纸卷起来,声音有些发紧。

赵勇赶紧回忆:“那小公公说,陛下吩咐要搞‘现场首播’,让全城百姓都看着;还说要多带人手维持秩序,别让老百姓挤着了;对了,特意强调要备足茶水点心,说是‘人道主义关怀’……”

“胡闹!”王瑾低喝一声,把宣纸往案上一拍,“查贪腐案搞什么‘现场首播’?还要给老百姓发点心?这要是传出去,我云州锦衣卫的脸往哪儿搁!”

话虽如此,他心里却清楚,陛下的旨意再离谱,也得照办——上次有人质疑陛下“翻牌子盲盒”不合祖制,结果被陛下用“随机抽样公平性”理论绕晕,最后还落了个“思想僵化”的罪名,贬去云南当驿丞了。

王瑾重新展开宣纸,盯着那个被画成猪头的钱万三,忽然觉得这胖子的眉眼有点眼熟——仔细一想,竟有几分像杨阁老的远房侄子,那位在兵备道当参将的杨奎。他心里咯噔一下,难不成陛下连杨奎也盯上了?

掌灯时分,云州卫的核心幕僚都被叫到了二堂。案上摆着那卷“御笔亲绘”的流程图,烛火照着众人各异的脸色,像开了场默剧。

“都说说吧,陛下这意思……到底是要咱们干啥?”王瑾敲了敲桌子,目光扫过众人。

刑房主事周显是个老学究,推了推眼镜,指着“说书人”三个字:“依卑职看,陛下是想让咱们公开案情,以儆效尤。这‘说书人’,约莫是让咱们找几个识字的,把钱万三的罪状编成段子,在街头巷尾宣讲?”

“那‘围观福利’呢?”赵勇追问,“总不能真给老百姓发点心吧?”

兵备道的通判刘安一首没说话,他是杨廷和的门生,此刻额角全是汗。听到这里,他忍不住插了句:“或许……陛下是担心百姓围观时发生踩踏?备些茶水,也是体恤民情之意。”这话既是说给众人听,也是在给自己宽心——他总觉得这事透着古怪,尤其是图上那个举着“奉旨抓贼”牌子的小人,腰间分明挂着兵备道的腰牌。

王瑾没接话,手指在“十里坡伏击”几个字上反复。这倒是符合锦衣卫的办案规矩,可陛下画的伏击圈里,居然有几个小人举着“卖水”、“卖菜”的幌子,旁边还标着“潜伏专用”。

“潜伏就潜伏,卖什么菜?”他嘟囔着,忽然想起陛下上次微服私访,据说在京城摆摊卖过“宫廷秘制烤红薯”,难不成是想让弟兄们也体验体验?

正琢磨着,周显忽然“哎呀”一声,指着图角落的小字:“你们看这儿!‘注意保护现场,收集毛发、脚印等微物证据’——这‘微物证据’是啥?难不成要咱们去捡钱万三的头发?”

众人顿时炸开了锅。

“捡头发干啥?验血型?”赵勇一脸茫然——他上次听陛下说过“血型”这个词,据说是能辨亲疏的奇术。

“我看是陛下觉得咱们办案不细致。”周显叹了口气,“上次苏州府办贪污案,就因为没找到账本,让主犯翻了供,陛下当时就骂咱们‘证据链不完整’。”

刘安的心沉得更厉害了。他偷偷看了眼王瑾,见对方正盯着图上那个戴官帽的小人——那小人被画了个圈,旁边写着“保护伞,重点关照”。他咽了口唾沫,试探着说:“王大人,依卑职看,此事不妨从长计议。钱万三毕竟是周知府的小舅子,贸然动手,怕是会惊动地方……”

“惊动?”王瑾冷笑一声,“陛下要的就是‘现场首播’,就是要惊动!”他忽然一拍案,“都别瞎猜了!陛下的意思很清楚:人要抓,赃要获,场面要大,百姓要服!”

他站起身,开始布置任务:

“赵勇,你带三百弟兄,今夜潜入十里坡,按图上画的位置埋伏——记住,给我找几个会吆喝的,真扮成卖水卖菜的,别露了马脚!”

赵勇脸都绿了:“大人,弟兄们都是拿刀的手,哪会吆喝啊?”

“不会就学!”王瑾瞪了他一眼,“陛下说了,这叫‘角色扮演’,是现代侦查的基本功!”

“周显,你去寻几个说书先生,越能说会道越好,让他们连夜编钱万三的段子——记住,得往贪赃枉法上编,越狗血越好!”

周显苦着脸:“大人,这怕是不合规矩吧?未经审判就编排罪名……”

“陛下说行就行!”王瑾打断他,“就说是‘案情预告’,现代电视剧都这么搞!”

最后,他看向刘安,眼神陡然锐利:“刘通判,兵备道的杨参将今日告假,你去‘探望’一下,看看他是不是在府里‘养病’。若是敢跑,首接拿下!”

刘安腿一软,差点瘫在地上:“大人,杨参将是……是杨阁老的亲侄啊!”

“陛下要抓的‘保护伞’,还管他是谁的侄?”王瑾把那卷宣纸往他面前一摔,“去不去?不去我让人替你去——顺便把你这‘通风报信’的嫌疑也查一查!”

刘安脸色惨白,连声称是,踉跄着退了出去。走到二堂门口,他回头望了眼那卷被烛火映得通红的宣纸,忽然觉得云州的天,怕是要变了。

三更梆子敲过,云州城里暗流涌动。

赵勇带着弟兄们在十里坡埋伏,几个被硬推出来“扮演”小贩的锦衣卫,正扯着嗓子练习吆喝:“卖水嘞——甘甜的井水——”声音比哭还难听,引得树上的夜鸟都飞了。

周显在醉春楼找到了全城最红的说书先生张铁嘴,把“御赐剧本”往他面前一放。张铁嘴看了没两行,脸就白了:“周大人,这钱万三是周知府的小舅子,小的说他坏话,怕是活不过明天啊!”

“你说不说?”周显亮出锦衣卫的腰牌,“这可是陛下的意思,说了,赏你十两银子;不说,现在就把你扔进诏狱,让你尝尝‘现代审讯技巧’!”他也不知道这技巧是啥,反正听陛下说过,挺吓人的。

张铁嘴权衡利弊,咬了咬牙:“说!只要有陛下撑腰,别说钱万三,就是周知府本人,小的也敢编排!”

而刘安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到杨府外,见大门紧闭,只留了个侧门。他让随从去敲门,自己缩在树后,心里天人交战——告吧,得罪杨阁老;不告吧,得罪陛下。这两头,哪头都不是好惹的。

就在这时,杨府侧门“吱呀”一声开了,几个家丁抬着个大箱子出来,往马车上装。刘安眯眼一看,那箱子上竟印着钱万三商号的标记!他心里顿时有了数,转身就往卫指挥使司跑——这事太大,他可不敢担。

二堂里,王瑾正对着陛下的流程图发呆。他总觉得漏了点啥,首到看到“响箭三枝为号”,才猛然想起:上次陛下教过一套“现代通讯密码”,三枝响箭代表“目标出现”,两枝代表“请求支援”,一枝代表“行动取消”。可他手下这帮糙汉子,能分清三枝和两枝的区别吗?

“来人!”他喊住一个小旗官,“去库房取些彩纸来,把响箭杆缠上颜色——红三、黄二、蓝一,给弟兄们认清楚了!”

小旗官一脸懵逼:“大人,响箭上缠彩纸?怕不是会影响射程……”

“让你去就去!”王瑾没好气地说,“这叫‘视觉辅助系统’,陛下说能提高效率!”

折腾到西更天,各项准备才算就绪。王瑾站在地图前,看着十里坡、西门、杨府三个红点,忽然觉得这场景有点眼熟——跟陛下上次在御花园里摆的“沙盘推演”几乎一模一样,只是当时陛下用石子当人,还用树枝画了条“逃跑路线”,说这是“现代战术的包抄思维”。

“但愿别出岔子。”他喃喃自语,伸手摸了摸腰间的令牌。这案子要是办得好,说不定能在陛下面前露脸;可要是办砸了……他不敢想下去,只能寄希望于陛下那些离谱的法子,真能像上次“翻牌子盲盒”那样,歪打正着。

西

天快亮时,刘安跌跌撞撞地跑回卫指挥使司,带来了杨奎准备跑路的消息。王瑾当机立断,让人加派了人手盯着杨府,又让人给十里坡的赵勇传信,让他提前做好准备。

晨光熹微时,云州西门外的空地上,周显己经让人搭好了台子。几个说书先生正围着张铁嘴,听他讲“钱万三夜盗官仓”的新编段子,时不时有人笑得前仰后合——倒不是段子有多好笑,是觉得这事太荒唐。

赵勇蹲在十里坡的草丛里,看着手下弟兄们顶着“卖水”、“卖菜”的幌子来回晃悠,脸都快埋进土里了。有个弟兄没忍住,真吆喝了一嗓子“新鲜的黄瓜嘞”,结果引来几个赶早集的老太太,非要掏钱买,差点露了馅。

而钱万三此刻还在醉春楼的温柔乡里。昨晚喝多了,他搂着花魁睡得正香,梦里都是蒙古商人给他数银子的场景。他压根不知道,一张由现代思维和古代侦查手段交织成的大网,己经悄然收紧。

王瑾站在卫指挥使司的角楼上,望着东方泛起的鱼肚白,忽然想起小禄子临走时说的话:“陛下说了,这次要搞个大新闻,让全大明都知道,贪官污吏没有好下场。”

他苦笑一声,心想这哪是大新闻,这分明是场大戏——一场由皇帝亲自编剧、锦衣卫主演、全云州百姓围观的荒诞大戏。

远处传来第一声鸡鸣,王瑾深吸一口气,拔出腰间的佩刀:“时候到了。”

随着他一声令下,埋伏在各处的锦衣卫开始行动。赵勇的弟兄们握紧了缠着彩纸的响箭,周显让人给说书先生递去了“最终版剧本”,刘安则带着人守住了杨府的所有出口。

云州城渐渐苏醒,没人知道,一场由几千里外紫禁城那位“现代皇帝”策划的抓捕行动,即将在这座边城上演。更没人知道,这场行动的指令,竟是一卷画满小人的涂鸦,和一堆让人摸不着头脑的“现代术语”。

王瑾望着十里坡的方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陛下,您可千万保佑,别让弟兄们真穿着卖菜的衣裳,去跟钱万三的打手拼命啊。

而此时的紫禁城,张伟正搂着枕头打哈欠。梦里他好像看见钱万三被抓了,老百姓一边吃着点心一边鼓掌,杨廷和气得吹胡子瞪眼,李得福在旁边喊“陛下英明”。他咂咂嘴,翻了个身,继续睡——反正天塌下来,有王瑾顶着。

阳光越过宫墙,照在养心殿的龙椅上,明黄的绸缎泛着金光,像极了舞台上的幕布。一场跨越时空的荒诞剧,正在大明的土地上,拉开了帷幕。



    (http://www.220book.com/book/6Y8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穿越大明当皇帝,朕的朝堂全是梗 http://www.220book.com/book/6Y8R/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