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9章 榕树吊影

小说: 青灯鬼语   作者:凡梦散人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青灯鬼语 http://www.220book.com/book/6YHB/ 章节无错乱精修!
 凡梦散人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江南的雨,总带着股化不开的湿意。青石村就浸在这湿意里,村口那株老榕尤其如此——百年的树,枝干比水桶还粗,横斜着铺开,遮了半亩地的荫。根须从枝桠上垂下来,有的拖到地上,扎进泥里,有的还悬在半空,像无数条灰黑色的巨蛇,风一吹,就慢悠悠地晃,擦过厚实的叶片,发出“沙沙”声,听着像谁在低声说话。

村里人都叫它“老榕爷”,却没人真敢把它当爷敬。白日里还好,孩子们在树根旁跳房子,妇人坐在石凳上纳鞋底,树影斑驳,倒有几分阴凉;可一到夜里,尤其是秋冬交替,雾气从稻田里爬上来,缠上老榕的枝干,这树就变了模样——荫凉成了阴森,叶响成了鬼语,连月光落下来,都像被剪碎了,在地上晃出些歪歪扭扭的影子,看着心惊。

最让人发怵的,是夜半的吊影。

这事说起来有几十年了。最早是个看田水的老汉,说他三更天路过榕树下,见树杈上挂着个黑影子,像个人被绳子吊着,晃晃悠悠的,风一吹,还会往下垂些,头发散下来,扫着树叶。老汉吓得连滚带爬跑回家,大病一场,没多久就去了。

后来,见着的人越来越多。有赶夜路的货郎,说那影子穿件蓝布衫,脸白得像纸,眼睛首勾勾地盯着他,嘴里还“呜呜”地哭;有起早摸黑去镇上卖菜的妇人,说影子是长头发的,吊在最粗的那根枝桠上,风把头发吹得飘起来,像挂了串黑布条;还有个醉汉,胆大包天,捡起石头就往影子上扔,石头穿过影子,砸在树干上,“咚”的一声,那影子忽然猛地往下一沉,离醉汉的脸只有尺许,吓得他当场酒醒,跪在地上磕头,第二天就搬离了青石村。

“是冤死的魂啊。”村里最老的七婆,总坐在榕树下的石凳上,眯着眼睛晒太阳,“老榕聚阴,那些死得不明不白的,咽不下那口气,就附在树上,夜里出来晃晃,是想让人知道他们冤屈呢。”

没人知道那冤魂是谁。有人说是前清时被地主逼死的长工,有人说是抗战时被鬼子杀害的村民,还有人说,是更早的时候,有个外乡女子,在榕树下上吊了,死前怀里还揣着封没寄出去的信。

数年前,村里出了个叫周文的后生,把这事搅出了点波澜。

周文是村里少有的读书人,爹娘早逝,跟着叔叔过活,十五岁就去县城学堂念书,性子倔得像榕树根,认定的事,十头牛都拉不回。那年秋天,他回乡备考,正赶上阴雨连绵,雾气把村子裹得严严实实。

他不信那些“吊影”的说法。学堂先生教他“子不语怪力乱神”,他总说:“树影晃,风声响,人自己吓自己罢了。”叔叔劝他夜里别往榕树下走,他梗着脖子:“我光明正大,怕什么影子?”

出事那天,是个阴历十月的夜,月亮被云咬出个豁口,青灰色的光漏下来,照在榕树根须上,像缠了满地的白蛇。周文从县城同学家回来,手里提着盏马灯,灯芯快烧完了,光昏黄得像块南瓜。

走到离老榕还有丈许远,风忽然紧了。根须晃得厉害,“沙沙”声里,像是掺了人说话,咿咿呀呀的,听不真切。周文皱了皱眉,刚想加快脚步,眼角忽然瞥见最粗的那根枝桠下,悬着个黑影子。

那影子长长的,像件挂在树上的长衫,被风一吹,就左右晃,幅度不大,却很有规律,像有人在上面轻轻荡秋千。周文心里“咯噔”一下,马灯的光晃了晃,他定了定神——是树影,定是风吹得枝叶重影了。

他举着灯,往前走了两步。那影子忽然也动了动,往他这边转了半寸,像是在看他。周文的心跳快了些,却还是往前走,嘴里嘟囔着:“怕什么,假的。”

离得越近,看得越清。那影子不是平的,有轮廓——能看出是个人形,头耷拉着,肩膀窄窄的,腰间像系着根绳子,把整个影子吊在枝桠上。风从影子里穿过去,带着股说不出的凉意,吹得周文的脖子后面发麻。

“救我……”

一个声音忽然飘过来,很轻,像从水里捞出来的,带着湿意。周文猛地停住脚,马灯差点掉在地上:“谁?”

没人应。风里又飘来一声,更清楚些:“救我……我好苦……”

这次听真了,是个年轻女子的声音,带着哭腔,尾音颤得厉害。周文的后背瞬间沁出层冷汗——这不是风声,是人说话!

他壮着胆子,举起马灯,往影子脸上照。灯光穿过影子,没什么阻碍,却在地上投出个模糊的轮廓:额头很宽,眉骨低,眼睛闭着,嘴角往下撇,像是在哭。最吓人的是头发,散下来,贴在脸颊两侧,被风吹得轻轻动,像活的。

周文的手开始抖。他想起七婆说的“冤魂”,想起那些关于上吊女子的传言。他下意识地抬起手,往影子的胳膊上拍去——指尖穿过一片冰凉的空气,什么都没碰到,却像沾了层寒气,冷得他赶紧缩回手。

“别害我……”周文的声音有点发颤,却强撑着没跑,“我……我没害你,你别找我……”

影子晃了晃,哭声更清楚了,像就在耳边:“我不是要害你……我是冤的……没人知道……”

周文忽然想起临行前,学堂先生教他的话:“遇怪事,先定神。若真是阴魂,必有冤屈,敬之,勿惧之。”他深吸一口气,从怀里摸出样东西——是他娘生前给他求的平安符,用红布包着,一首揣在贴身的兜里。

他把平安符攥在手里,又想起村里老人说的,遇着这情况,要点香烧纸,诚心安抚。可他身上没带这些,只有半盒火柴,是路上抽烟剩的。

他往树根旁退了两步,蹲下身,从地上捡起几片干树叶,堆在一起,摸出火柴点燃。火苗“噗”地跳起来,很小,却在湿冷的空气里,透出点暖意。

“我不知道你是谁,”周文对着那影子,声音放轻了,“若你有冤屈,说出来,我若能帮,一定帮。若不能,也会告诉村里人,让他们给你烧点纸钱,让你安息。”

他一边说,一边把马灯往火堆旁凑了凑,火光映着他的脸,也映着那晃动的影子。奇怪的是,随着他说话,那影子晃得慢了,哭声也渐渐低了,最后没了声息。

风忽然停了。根须不晃了,叶响也歇了,周围静得能听见火堆“噼啪”烧树叶的声。周文抬头看,那影子还悬在枝桠上,却越来越淡,像被风吹散的烟,一点点化在雾气里。

最后,火光跳了跳,灭了。地上只剩一小堆黑灰,那影子,没了。

周文坐在地上,喘了半天粗气,才敢站起来,提着马灯,头也不回地往家跑。回到家,他把自己关在屋里,首到天快亮才睡着,梦里全是那吊影的脸,哭着说“我好冤”。

第二天一早,周文就去找七婆,把夜里的事一五一十说了。七婆听完,叹了口气,从怀里摸出个布包,打开,里面是些纸钱和一撮香灰。

“那是民国初年的事了。”七婆的声音很轻,“有个外乡来的女子,住在村西头的破庙里,说是等她男人,男人去当兵了,没回来。后来村里的地主看上她,要强占,她不从,就在老榕树上吊了。那地主势力大,没人敢说,就这么瞒了下来……”

周文听得眼睛发红:“那她的冤屈……”

“你昨夜烧树叶,说要帮她,是点了她的心结。”七婆把布包递给周文,“去给她烧点纸钱,念叨念叨,让她知道,有人记着她的冤屈,她就该走了。”

周文拿着布包,又去了榕树下。他在树根旁挖了个小坑,把纸钱烧了,又把香灰撒在坑里,对着老树说:“你的冤屈,我知道了。地主早就死了,他儿子也败光了家产,没人再护着他了。你安心去吧。”

风又起了,叶响沙沙,这次听着,像声叹息,很轻,却像松了口气。

从那以后,青石村的老榕树下,再没人见过吊影。

周文那年科举,中了个举人,后来去外地做了官,官声很好,尤其断案,总说“要让冤屈见天日,别让人家死了还吊着心”。每次回乡,他都要去榕树下站站,摸摸粗糙的树干,像在跟谁说话。

村里人还是敬畏那棵老榕,却不再像以前那样怕了。夜里路过,有人会往树根旁放块糕,或是插支香,不是怕,是敬——敬那些未了的心愿,敬那些说不出口的冤屈。

风穿过枝叶,依旧沙沙响,只是再听,不像鬼语了,倒像谁在慢慢说着往事,说完了,就歇歇,很安静。

——

凡梦散人曰:

百年老树,阴气所聚,吊影常现,生前未了之魂所化。人当行事有度,勿致冤怨留世,生者以谨慎为本,亡者得超生方安。凡遇幽影,宜敬勿惊,以诚心安抚,勿妄作妄为。吊影非邪,皆人心未了之象也。



    (http://www.220book.com/book/6YH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青灯鬼语 http://www.220book.com/book/6YHB/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