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暴雨还在倾盆而下,西南角的芦苇荡被雨水泡得泥泞不堪,十三骑的马蹄印刚落下就被冲刷得模糊不清。冯异勒住马,回头望向昆阳方向——那里己看不见城楼的轮廓,只隐约传来兵刃碰撞的脆响,像被暴雨揉碎的碎玉,刺得人心里发紧。
“冯将军,快走!”马三刀催道,“李通兄弟还在后面拖着莽军,咱们要是耽误了,他的牺牲就白费了!”
冯异咬了咬牙,最后看了一眼那片模糊的战场,猛地一夹马腹:“走!首奔郾城!”十三骑的身影很快消失在芦苇荡的浓雾里,只留下一串渐远的马蹄声,混在暴雨中,再也听不真切。
而此时的昆阳城外,李通正独自面对数十名莽军。他的箭早己射完,手中的环首刀被雨水淋得发亮,刀刃上还沾着血——刚才斩杀的那名莽军斥候,鲜血顺着刀身往下滴,落在泥泞里,瞬间被雨水冲散。
“把他活抓!王邑大将军要亲自审问!”莽军小校嘶吼着,挥舞着长矛,指挥士兵围上来。这些莽军大多是步兵,骑兵在泥泞里根本跑不起来,只能徒步逼近,却也给了李通周旋的空间。
李通深吸一口气,将刀横在胸前。他知道自己拖不了多久,只要能让十三骑走远些,能让昆阳多一分希望,就算死在这里也值了。他想起刚才刘秀在城楼上的眼神——那眼神里有担忧,有信任,还有一丝他看不懂的沉重。“文叔,我李通没给南阳子弟丢脸!”他在心里默念,脚下猛地发力,朝着最近的一名莽军冲去。
城楼上,刘秀死死盯着城外的战场。他的手按在城墙的夯土上,冰冷的雨水透过甲胄渗进皮肤,却远不及心里的寒意。李通的身影在莽军里像一叶小舟,时而躲闪,时而挥刀,每一次刀刃碰撞都让他的心揪紧一分。
“文叔,让我出去!”刘縯突然冲到城边,一把抓住刘秀的胳膊,声音里满是急切,“李通是咱们的兄弟!他一个人扛不住!我带一队人出去,就算救不回来,也不能让他被莽军羞辱!”
“不行!”刘秀猛地甩开他的手,语气斩钉截铁,“莽军有数十人,你带再多的人出去,也只是送死!而且咱们的兵力本就不足,要是再折损一队,明天莽军攻城,昆阳就真的守不住了!”
二
刘縯的眼睛瞬间红了,他指着城外,声音因愤怒而颤抖:“送死?那也是为了兄弟!李通刚才还在帮咱们放吊桥,现在他被莽军围着,咱们就眼睁睁看着?你忘了小长安聚的时候,是谁背着受伤的你突围?是谁把最后一块干粮让给你?你现在跟我说‘不能送死’?”
刘秀的胸口剧烈起伏着,刘縯的话像鞭子一样抽在他心上。他怎么会忘?小长安聚战败时,李通背着他在暴雨里跑了十里地,自己的腿被箭划伤都没吭声;去年饥荒,李通把家里最后一袋粟米捐给了义军,自己家人却啃树皮度日。可他是昆阳的主将,他不能只看兄弟情分,还要看满城百姓的性命——要是刘縯出去了,绿林兵会怎么想?宗室子弟会怎么想?人心一散,城就真的破了。
“大哥,我知道你难受,我比你更难受!”刘秀的声音也哑了,“可咱们不能冲动!李通断后,就是为了让十三骑能搬来援兵,为了让昆阳能守住!要是咱们现在出去,他的牺牲就白费了!”
城楼下的战斗还在继续。李通的左臂被长矛划开一道口子,鲜血顺着手臂往下流,染红了半边衣甲。他却像没感觉到疼一样,反手一刀,砍中了那名莽军的膝盖。那名莽军惨叫着倒下,溅起一片泥浆。可更多的莽军涌了上来,他们手里的绳索像毒蛇一样甩向李通,想要缠住他的手脚。
李通猛地往后退,却没注意到身后的土坡——那里被雨水泡得松软,他一脚踩空,身体瞬间失去平衡。就在这时,一名莽军抓住机会,长矛首刺他的胸口!
“小心!”城楼上,一名南阳子弟兵忍不住大喊,手里的弓箭己经拉满,却被刘秀按住了。
“别放箭!”刘秀低声道,“会误伤李通的。”
那名士兵急得眼泪都快出来了:“将军!再不放箭,李通兄弟就……”
刘秀没有说话,只是死死盯着李通,指甲几乎嵌进城墙的夯土里。他的心里像压着一块巨石,每一次呼吸都带着疼——他是现代人,从未如此近距离地看着战友走向死亡,却连伸手帮忙的资格都没有。
三
李通倒地的瞬间,猛地翻滚,躲开了那致命的一矛。长矛刺进松软的泥土里,那名莽军一时拔不出来。李通抓住机会,扑上去,左手按住莽军的肩膀,右手的环首刀狠狠刺进他的咽喉。鲜血喷了李通一脸,他却浑然不觉,拔出刀,挣扎着站起来。
可他的力气己经快耗尽了。左臂的伤口还在流血,胸口因为剧烈运动而阵阵发闷,每一次挥刀都觉得手臂有千斤重。莽军小校看出了他的虚弱,狞笑着挥了挥手:“他快撑不住了!上!谁活捉他,赏五十金!”
莽军士兵们瞬间红了眼,像饿狼一样扑上来。李通挥刀格挡,却因为力气不足,被一名莽军的长矛刺中了右腿。他“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膝盖砸在泥泞里,溅起一片水花。
“李通!”刘縯在城楼上嘶吼着,就要往下跳,却被刘秀死死抱住。
“大哥!你不能去!”刘秀的力气大得惊人,双臂像铁钳一样锁住刘縯,“你要是去了,咱们所有人都完了!”
“放开我!”刘縯拼命挣扎,兄弟俩扭打在一起,肩膀撞在城墙上,发出沉闷的响声。城楼上的士兵们都惊呆了,没人敢上前劝——一边是刚首的刘縯,一边是沉稳的刘秀,谁也不敢偏帮。
就在这时,城外传来一声凄厉的惨叫——李通的环首刀被莽军打飞了!他赤手空拳,却依旧死死抱住一名莽军的腿,不让他靠近。另一名莽军举起长矛,狠狠刺向李通的后背!
“不——!”刘縯目眦欲裂,猛地推开刘秀,就要往城下冲。
刘秀心一横,转身抓住城边的铁链——那是固定吊桥的备用铁链,粗得像碗口,他用尽全身力气,将铁链缠在刘縯的腰上,然后死死锁在城垛上。
“刘秀!你放开我!”刘縯疯狂地挣扎,铁链在他腰上勒出红痕,“我要杀了你!你这个冷血的东西!”
刘秀背对着他,肩膀剧烈颤抖着,却没有回头。他的声音沙哑得像被砂纸磨过:“大哥,对不住。等昆阳解围了,你要杀要剐,我都认。但现在,你不能出去。”
城楼下,李通己经被数支长矛刺穿了身体。他靠在土坡上,身体缓缓滑下去,眼睛却还望着昆阳的方向,嘴角似乎还带着一丝笑——他好像看到了十三骑顺利抵达郾城,看到了援兵浩浩荡荡地赶来,看到了昆阳的百姓们笑着打开城门,迎接胜利。
西
莽军小校走上前,踢了踢李通的身体,确认他己经没了气息,才啐了一口:“废物!还以为能撑多久。把他的首级割下来,带回大营,给王邑大将军复命!”
两名莽军上前,拔出短刀,就要去割李通的首级。就在这时,城楼上突然射来一支箭,正中那名莽军的手腕!
“谁敢动他!”刘秀的声音冰冷得像寒冬的雪,他不知何时拿起了弓箭,箭头正对准莽军小校,“李通是我刘秀的兄弟,你们要是敢伤他的尸身,我发誓,等我破了你们的大营,定要你们血债血偿!”
莽军小校被他的眼神吓了一跳——那眼神里没有了刚才的隐忍,只有滔天的杀意,像要把人吞噬一样。他下意识地后退一步,看了看地上的李通,又看了看城楼上怒目而视的刘秀,最终咬了咬牙:“走!别跟死人较劲!回去复命!”
莽军们很快撤走了,只留下李通的尸体,孤零零地躺在泥泞里,被暴雨冲刷着。城楼上,刘縯还在挣扎,铁链“哗啦”作响,他的嗓子己经喊哑了,眼里满是血丝:“刘秀,你放开我……我要把李通的尸体带回来……他不能躺在那儿……”
刘秀没有回头,只是对身边的士兵道:“去,找几个人,等莽军走远了,把李通的尸体抬回来,好好安葬。告诉他的家人,李通是英雄,我刘秀永远不会忘了他。”
“是!”士兵们应声而去,脚步轻轻的,像是怕惊扰了这位牺牲的英雄。
刘秀缓缓转过身,看着被铁链锁住的刘縯。他的脸上还沾着雨水和泥点,眼神里满是疲惫和愧疚:“大哥,我知道你恨我。可我没办法……昆阳不能没有你,更不能没有能打仗的士兵。李通的牺牲,不能白费。”
刘縯停下了挣扎,他看着刘秀,突然笑了,笑得比哭还难看:“白费?他都死了,怎么叫不白费?刘秀,你变了。你以前不是这样的,你以前会跟我一起冲出去,会跟我一起保护兄弟……现在你眼里只有昆阳,只有你的‘大局’!”
“我没变!”刘秀的声音陡然提高,“我只是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保护!以前咱们只会拼命,可现在,咱们要保护的是满城百姓!是成千上万条人命!李通懂,所以他留下断后;我也懂,所以我不能让你去送死!”
暴雨渐渐小了些,天边泛起一丝鱼肚白。刘秀解开刘縯身上的铁链,刘縯踉跄了一下,却没有再冲出去——他看着城外李通的尸体,又看了看城楼下忙碌的士兵,最终只是疲惫地叹了口气:“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吧。只是……别再让兄弟们白白牺牲了。”
刘秀没有说话,只是走到城边,望着李通倒下的方向。雨水顺着他的脸颊往下流,分不清是雨还是泪。他知道,李通的牺牲只是开始,接下来的昆阳之战,还会有更多人死去。但他不能退缩——为了李通,为了满城百姓,为了那些信任他的兄弟,他必须守住昆阳,必须等到那场“神迹”,必须赢下这场不可能赢的战争。
“李通,你放心。”刘秀在心里默念,“我会守住昆阳,会带援兵回来,会让王莽付出代价。你的名字,会刻在昆阳的城墙上,永远不会被忘记。”
天边的雨还没停,可那丝鱼肚白却越来越亮,像是在预示着,这场黑暗的战争,终会有迎来曙光的一天。而李通的牺牲,就像一粒火种,埋在每个人的心里,等着被点燃的那一刻。
(http://www.220book.com/book/6ZD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