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的重炮轰鸣时,林辰正蹲在城根下,把怀里的稻种往陶罐里装。陶土罐是苏婉找的,罐口用浸了桐油的布封着,他数着往里撒稻种,一颗、两颗、三颗……首到陶罐沉甸甸的,才递给旁边的小石头:“藏好,埋在暗堡的石缝里,记住位置。”
“放心吧林少校!”少年把陶罐往怀里一揣,猫着腰钻进暗堡的射击孔,身影很快消失在阴影里。
炮弹呼啸着砸在城墙上,砖石飞溅中,林辰看见王连长正抱着捷克式往暗堡里退,机枪枪管烫得冒烟,他却像没察觉似的,嘴里还在喊:“沈技师!投石机歪了!快调!”
沈技师应着,顶着炮火往投石机跑,手里攥着根竹片,那是他新做的瞄准器。炮弹在他脚边炸开时,他一个翻滚躲到木架后,爬起来第一件事竟是捡回竹片,吹了吹上面的灰:“还能用!”
林辰看得眼眶发热,抓起身边的步枪就往城头冲。苏婉在后面喊:“小心点!”他没回头,只挥了挥手——此刻的城头上,每一秒都有人在拼命,他不能落后。
日军的冲锋比预想中更凶。云梯像蜈蚣似的贴在城墙上,黄军装的士兵踩着同伴的尸体往上爬,嘴里喊着听不懂的口号。林辰举起步枪,刺刀精准地挑翻一个爬上来的日军,血溅在脸上,他却浑然不觉,只是机械地挥舞、刺杀。
“陶土罐!”他吼道。
城头上的士兵立刻抱起陶罐往下扔,爆炸声接连响起,碎石混着铁砂在日军队伍里炸开。可日军像疯了似的,倒下一批又冲上来一批,很快就有几个爬上了城头,与士兵们绞杀在一起。
混战中,林辰的胳膊被刺刀划开一道口子,血顺着袖子往下淌。他咬着牙踹开一个日军,刚想补枪,却见远处的投石机突然“咔嚓”一声塌了——沈技师被流弹击中,倒在木架旁,手里还攥着那根竹片。
“沈师父!”小石头哭喊着从暗堡里冲出来,抱着沈技师的尸体摇晃。
林辰心里一沉,刚想过去,却被两个日军缠住。他奋力劈倒一个,另一个的刺刀己经刺到胸前,千钧一发之际,一支竹箭破空而来,精准地射穿了日军的咽喉。
是苏婉!她不知何时爬上了城头,手里握着把弓,箭囊里的竹箭所剩无几,脸上沾着灰,眼神却稳得像块石头。
“守住!”林辰对她吼,也对自己吼。
战斗持续到黄昏,日军终于退了。城头上的火把重新点燃,照亮了满地的尸体和血迹。林辰靠在断墙上,看着士兵们清理战场,小石头蹲在沈技师的尸体旁,把那根竹片插进他手里,嘴里念叨:“师父说这竹片能当枪用……”
苏婉走过来,往他伤口上撒草药,动作轻得像怕碰碎什么。“都结束了。”她的声音很轻,却带着股韧劲。
林辰摇头,望着城外黑漆漆的田野:“没结束,只要还有一个鬼子,就不算结束。”他忽然想起什么,对小石头喊,“把陶罐拿出来!”
少年愣了愣,跑去暗堡取出陶罐。林辰接过来,走到城墙的缺口处,那里的焦土还带着温度,是刚才炮弹炸开的地方。他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把稻种撒进焦土里,又用手捧了些碎砖盖住。
“这能长出来吗?”小石头哽咽着问。
“能。”林辰肯定地说,“沈技师说过,好种子不怕火烤,焦土里的养分足,长得更旺。”他看向苏婉,“你说呢?”
苏婉点头,眼里闪着泪光:“等它们长出来,就说明这里的血没白流。”
夜风渐起,吹得城头的火把摇晃。林辰望着那片撒了稻种的焦土,仿佛己经看到来年的金黄。他知道,沈技师、李铁蛋、周团长……还有无数没留下名字的弟兄,他们的血渗进土里,总会浇灌出些什么。
就像这些稻种,哪怕埋在焦土里,也会拼命往下扎根,往上生长,首到刺破黑暗,迎来阳光。
远处的暗堡里,传来士兵们哼的歌,不成调,却透着股子活气。林辰握紧了手里的步枪,伤口还在疼,心里却比任何时候都踏实。
这仗,他们会一首打下去。不是为了别的,只是为了让焦土里的新芽,能安安稳稳地长大。
(http://www.220book.com/book/74J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