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7章 代代相传的谷种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铁血会战:系统加持的抗战路 http://www.220book.com/book/74JA/ 章节无错乱精修!
 

芒种时节的太阳烤得土地发烫,长沙城的稻田里,新插的秧苗己经舒展开叶片,绿得晃眼。林辰蹲在城东的新垦地里,看着小田三郎用沈技师新做的插秧机栽秧。机器的铁轮碾过田埂,留下整齐的辙印,秧苗被均匀地插进泥土,根须在水里轻轻摇晃,像无数只小手在抓住土地。

“这机器比去年的又快了三成!”小田三郎擦了把脸上的汗,晒黑的胳膊上沾着泥水,眼里却亮得很,“沈师父说,等这批秧苗活了,就教我做更厉害的农具,争取让全城的地都用上机器。”

他爹娘坐在田埂上,老妇人正往竹筒里装水,竹筒上刻着“弹壳稻”三个字,是小田三郎用刻刀一点点凿出来的。“三郎说,这竹筒要传给孙子,让他知道这稻种是怎么来的。”老头抽着旱烟,烟杆是用步枪枪管改的,铜烟锅被磨得发亮。

沈技师拄着拐杖走过来,手里拿着个布包,里面是今年新选的稻种。“你看这颗粒,”老头摊开手,谷粒得像小元宝,“比去年的弹壳稻又大了一圈,沈某敢打包票,秋天准能增产!”他把稻种递给林辰,“这些是给你的,留着做个念想。”

林辰接过布包,谷粒在掌心沉甸甸的,带着阳光的温度。他想起第一次在破庙里见到的阿福,想起粮仓里的警戒铃,想起灯塔上的终局,那些画面像电影一样在眼前闪过,最终都化作了掌心这温热的谷种。

苏婉带着城里的孩子们来田埂上写生,孩子们趴在画板上,认真地画着插秧机和新苗。最小的那个孩子举着蜡笔,非要给稻苗涂成金色,“老师说,它们秋天就变成金色了!”孩子的声音脆生生的,像田埂上的风铃。

张寡妇提着饭篮走来,里面是刚蒸好的糯米饭,作者“龙麟凤武”推荐阅读《铁血会战:系统加持的抗战路》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拌着新摘的豆角。“歇会儿吃点!”她把饭分到每个人手里,“今年的新米磨的粉,蒸出来的饭香得很,你们可得多吃点,才有力气干活。”

林辰坐在田埂上,嚼着糯米饭,米香混着泥土的气息,在喉咙里漫开。他望着远处连绵的稻田,那些用弹壳稻种播下的田地,像片绿色的海洋,风一吹就掀起层层涟漪。沈技师说,再过几年,长沙城的每一寸耕地,都会种上这种稻子。

“林少校,”小田三郎突然凑过来,手里拿着个小木盒,“我想请您在这上面题个字。”木盒是用梨木做的,上面刻着稻穗和弹壳的图案,“我想把最好的稻种放在里面,传给后代,让他们永远记着这些日子。”

林辰接过木盒,指尖抚过上面的刻痕。他想了想,从口袋里掏出钢笔,在盒盖内侧写下“生生不息”西个字。笔尖划过木头,留下深深的印记,像把希望刻进了时光里。

夕阳西下时,插秧机的轰鸣声渐渐停了。百姓们扛着农具往回走,田埂上的脚印很快被新的泥水填满,却留下了串串谷粒,在晚霞里闪着金红的光。

林辰站在田埂尽头,望着那片新插的秧苗,望着远处渐渐亮起灯火的村庄,突然觉得,所谓传承,从来都不是把故事刻在石碑上,而是像这样——把希望种进土里,把坚韧融进血脉,让那些关于守护、关于抗争、关于新生的记忆,随着每一粒稻种,代代相传。

晚风带着凉意吹过稻田,稻叶摩擦的“沙沙”声,像无数人在轻声诉说。林辰握紧手里的木盒,里面的稻种仿佛在发热,烫得手心发痒。他知道,这些谷种会带着他们的故事,在这片土地上继续生长,一年又一年,长出新的稻浪,结出新的希望,首到永远。

远处的城墙上,弹壳串成的护身符在晚风中轻轻摇晃,像在为这片土地祝福,为那些生生不息的生命,唱着永不落幕的歌谣。



    (http://www.220book.com/book/74J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铁血会战:系统加持的抗战路 http://www.220book.com/book/74JA/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