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56章 岁末的种子会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铁血会战:系统加持的抗战路 http://www.220book.com/book/74JA/ 章节无错乱精修!
 

腊月初八的雪,下得又轻又绵,把长沙城的屋顶都盖成了白毡。林辰踩着积雪往祠堂走,远远就听见里面传来热闹的说话声——今天是村里的“种子会”,各家要把选好的稻种拿出来比一比,选出最好的留作明年的“头种”。

祠堂的木门上挂着两串红辣椒,雪落在上面,红的更红,白的更白。推门进去,暖意混着谷香扑面而来,地上铺着厚厚的稻草,村民们围着几个大竹筐蹲坐,筐里是各家选的稻种,粒粒,像撒了满地的金豆子。

“林先生来了!”沈技师手里举着个放大镜,正对着一捧稻种仔细看,镜片上沾着点雪,“快过来瞧瞧,张婶家的这稻种,比去年的弹壳稻还半分!”

张婶笑得眼角堆起皱纹,手里的旱烟杆在地上磕了磕:“这是三郎教的法子,在稻穗刚黄时就挑着摘,专捡穗尖上的头粒,说是吸收的养分最足。”她往旁边挪了挪,给林辰腾出块地方,“今年我家的稻田,用的就是这法子选的种,亩产多了两斗呢!”

祠堂的角落里,三郎正带着几个年轻人用天平称稻种。天平是用旧炮弹壳做的托盘,标尺上刻着细密的刻度,是他照着学堂里的教具仿的。“这粒重七钱三,”三郎报着数,笔尖在本子上飞快地记,“比标准种重了三分,明年试种在东头的沙土地,看看耐不耐旱。”

孩子们围在旁边,手里捧着自己的“宝贝”——是从试验田摘的稻穗,穗子不大,却被小心地用红绳捆着。张婶的孙子举着自己的稻穗,凑到天平前:“叔,我的这个能称不?沈爷爷说,它的根扎得最深,能从石头缝里吸水分。”

沈技师接过稻穗,用放大镜看了又看,突然对着众人喊:“我看这孩子的稻种,能当‘头种’!”众人都凑过来,见那稻粒虽不算最大,却透着股结实的亮,外壳上还沾着点细碎的石屑——果然是从试验田边角的石缝里长出来的。

“凭啥呀?”有个后生不服气,举着自己的稻种,“我这粒比他的重半两!”

“重不代表好,”沈技师敲了敲稻穗,“这孩子的稻种,长在石缝里,根能扎三尺深,耐旱耐涝,这才是咱长沙城的土地最需要的性子!当年兵爷们守粮仓,不也是凭着这股韧劲?”

祠堂里顿时安静下来,随即爆发出一阵叫好。张婶的孙子脸涨得通红,小手紧紧攥着稻穗,突然把它递到三郎手里:“叔,还是你拿着吧,我明年再种出更好的!”

三郎笑着把稻穗还给他:“这是你的功劳,得由你亲手播下去。”他往孩子手里塞了个红布包,“这里面是沈师父配的生根粉,开春播种时拌在土里,保准长得比今年还壮。”

雪越下越大,祠堂的窗棂上结了层冰花,映着里面的灯火,像幅温暖的画。沈技师把众人选出来的“头种”装进一个木盒,盒盖上刻着“岁末选种,春播有望”八个字,是村里的教书先生写的,笔锋刚劲,透着股精气神。

“这盒种子,明天就挂在学堂的梁上,”沈技师把木盒递给教书先生,“让孩子们每天看着,知道这每一粒种子,都连着明年的饭锅,连着咱长沙城的日子。”

离开祠堂时,雪己经没了脚踝。林辰踩着积雪往回走,身后传来孩子们的歌声,唱的还是那首“弹壳里长出苗”的歌谣,调子在雪夜里飘得很远,像在给土地唱着催眠曲。

他回头望了眼祠堂的灯火,看见那木盒被挂在梁上,在灯光里轻轻晃,像颗跳动的心脏。林辰知道,这岁末的种子会,播下的不只是稻种,更是一整年的盼头,是把坚韧刻进泥土的约定,是让每一代人都记得——不管土地多贫瘠,日子多艰难,只要手里有种子,心里有韧劲,就总有迎来丰年的那天。

雪落在稻田里,发出“簌簌”的轻响,像在给种子们盖上厚厚的棉被。林辰笑了笑,加快了脚步,他知道,等开春雪化时,那盒“头种”就会被撒进土里,在长沙城的土地上,长出新的希望,结出新的传奇。

作者“龙麟凤武”推荐阅读《铁血会战:系统加持的抗战路》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http://www.220book.com/book/74J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铁血会战:系统加持的抗战路 http://www.220book.com/book/74JA/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