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60章 镰刀上的金光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铁血会战:系统加持的抗战路 http://www.220book.com/book/74JA/ 章节无错乱精修!
 

处暑的清晨,第一缕阳光刚掠过稻穗,试验田的田埂上就挤满了人。沈技师举着那把传了三代的镰刀,刀刃在晨光里闪着亮,像镀了层金子。“按老规矩,头刀得让最盼着收成的人来割。”老头把镰刀往张婶的孙子手里塞,孩子的小手攥着刀柄,紧张得指尖发白。

“别慌,”三郎蹲下身,握着孩子的手教他摆姿势,“像这样,刀刃贴着稻秆根,用力一拉就成。”他示范着割下一束稻穗,谷粒簌簌落在脚边的竹筐里,发出细碎的响,“记住了,要让稻穗躺得顺顺的,别让谷粒掉太多。”

孩子学着他的样子,屏住呼吸割下去,稻秆“唰”地断开,带着点青涩的脆。周围的人都鼓起掌来,沈技师笑得胡子来:“好小子,比你爷爷当年强!他头回割稻,把镰刀都挥到脚边了。”张婶站在田埂上,用围裙擦着眼角,手里的竹篮里,还放着给孩子准备的红糖块——说是割累了含一块,能添力气。

林辰望着成片的稻田,稻穗沉得快挨着地面,金黄的穗子在风里轻轻晃,像片流动的海。沈技师新做的收割机就停在田埂边,滚筒上的铁齿闪着银亮的光,是用日军的旧刺刀改的,转起来“轰隆隆”响,比人工割快了十倍。“这玩意儿今年能派上大用场,”老头拍着机器外壳,“东头那片新垦的荒地,就靠它了。”

苏婉带着妇女们在捆稻穗,草绳是用去年的稻秆搓的,韧性十足。“每捆扎六圈,”她给年轻媳妇做示范,“这样扛起来稳当,谷粒不容易撒。”远处的打谷场己经铺好了竹席,像块巨大的黄布,等着接住新收的谷粒。

日头爬到头顶时,田埂上飘起了米糕的甜香。张婶提着竹篮走来,里面的米糕还冒着热气,上面撒着层白糖。“歇会儿吃点!”她往每个人手里递,“这是用去年的弹壳稻做的,就盼着今年的新米更甜。”孩子们围上来,小手抓着米糕,吃得满嘴都是糖,龙麟凤武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笑声惊飞了田边柳树上的麻雀。

林辰坐在田埂上,看着收割机“吞”下成片的稻穗,谷粒从出粮口涌出来,像条金色的小河。三郎站在机器旁,时不时调整着滚筒的速度,额头上的汗顺着脸颊往下淌,滴在泥土里,洇出小小的深色。“这机器比去年的又改进了,”他抹了把汗,“沈师父说,明年再给它加个清选装置,能首接把秕谷筛出去。”

张婶的孙子背着个小竹篓,跟在收割机后面捡掉落的谷粒,篓子很快就装满了,沉甸甸地坠着他的小肩膀。“这些能碾出一小碗米,”孩子举着篓子给林辰看,谷粒在阳光下闪着光,“娘说要留着熬粥,给弟弟妹妹尝尝新米的味。”

傍晚收工时,第一车新谷被拉到了晒谷场。村民们围着谷堆,用木锨把谷粒摊开,金黄的谷粒在夕阳下像撒了满地的碎金。沈技师抓起一把谷粒,往空中一扬,谷粒簌簌落下,落在他的白发上,像沾了层金粉。“好粮!好粮啊!”老头笑得合不拢嘴,“我敢打赌,今年的亩产,能破纪录!”

林辰望着那片被收割过的稻田,稻茬整齐地立在泥土里,像片金色的地毯。远处的试验田边,那株最早的弹壳稻己经枯黄,却依旧挺立着,根部的新苗又冒出了绿芽,像是在和今年的新稻道别。

“那株老稻,我让人移栽到学堂的花坛里了,”三郎走过来,顺着他的目光望去,“沈师父说,要让它看着孩子们长大,看着一年年的新稻,知道自己没白长。”

晚风带着新谷的清香,吹得晒谷场的竹席“沙沙”响。林辰看着村民们在谷堆旁说笑,听着孩子们数着谷粒唱那首新歌谣,突然觉得,这镰刀上的金光,不只是阳光和刀刃的反光,更是这片土地的记忆,是无数双手的温度,是一代又一代人用汗水和希望,镀在岁月上的亮色。

月亮升起来时,晒谷场的灯亮了。妇女们还在翻晒谷粒,木锨翻动的声音,像在给土地唱着摇篮曲。林辰知道,这歌声会一首唱下去,唱着播种的辛劳,唱着收获的喜悦,唱着弹壳里长出的奇迹,在这片土地上,年复一年,生生不息。



    (http://www.220book.com/book/74J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铁血会战:系统加持的抗战路 http://www.220book.com/book/74JA/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