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61章 谷堆上的年轮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铁血会战:系统加持的抗战路 http://www.220book.com/book/74JA/ 章节无错乱精修!
 

秋分的月光把晒谷场照得像铺了层银霜,新收的稻谷堆成三座小山,谷粒在月光下泛着细碎的光。林辰坐在最大的谷堆旁,看着沈技师用竹竿丈量谷堆的高度,老头嘴里念念有词,算珠在算盘上打得“噼啪”响。

“不多不少,正好三千担!”沈技师把算盘往谷堆上一放,声音里带着股得意,“比去年多了整整五百担,东头那片沙土地,居然也贡献了三百担,三郎改的耐旱种没白试!”

三郎正带着几个后生给谷堆盖防雨布,布是用旧军布染的,靛蓝色里还透着点褪色的军绿。“沈师父说这布结实,能顶三年风雨,”他用石头压住布角,月光照在他肩上的旧疤上,那道在染坊留下的痕迹,如今淡得像条浅沟,“明年再种两亩试验田,试试用草木灰改良盐碱地,说不定能再多收些。”

谷堆旁的石碾子还在转,张婶的孙子踩着踏板,把新谷碾成糙米。石碾的纹路里嵌着细碎的谷壳,被月光照得发亮——那是多年前日军炮击留下的弹痕,如今却被磨得光滑,成了碾米的好帮手。“叔,你看这米!”孩子举着笸箩里的糙米,米粒上还带着点糠皮,“沈爷爷说这样的米最养人,比精米有劲儿。”

苏婉提着灯笼走过来,灯笼上贴着剪纸的稻穗,烛光透过纸,在谷堆上投下晃动的影子。“守夜的人都换过班了,”她把一碗热茶递给林辰,茶里飘着两颗红枣,“张婶她们蒸了新米糕,在那边的草棚里,去尝尝?”

草棚里的泥炉上,铁锅正冒着白汽,米糕的甜香混着枣香飘出来。沈技师掰了块米糕,往嘴里塞的同时还不忘念叨:“这弹壳稻磨的粉就是不一样,蒸出来的糕发得足,甜丝丝的带着点嚼劲。”他指着墙角的几个陶缸,“那是新酿的米酒,用今年的头道米做的,埋在谷堆下藏着,开春播种时挖出来,保证比去年的更烈。”

林辰咬着米糕,望着棚外的谷堆。月光下,谷堆的轮廓像座沉默的山,而那些被月光照亮的谷粒,仿佛都在诉说着什么——有的带着石缝里的土屑,是试验田边角长出来的;有的壳上有个小缺口,是被麻雀啄过却顽强成熟的;还有的沾着点暗红,那是某块曾染过血的土地滋养出的。

“林先生,您看这个!”三郎拿着个木盒走进来,里面整齐地排列着十二粒稻种,每粒下面都压着张纸条,写着年份和产地,“从第一年的弹壳稻,到今年的耐旱种,我都收了一粒,算是给这片土地记个账。”他指着最末那粒的稻种,“这粒来自李木匠当年烧过的染坊旧址,如今那儿的稻子,长得比别处都壮。”

张婶的孙子凑过来,把自己捡的“双生穗”放进木盒,穗子上的两粒米紧紧挨着,像对依偎的伙伴。“沈爷爷说,这叫‘生生不息’,”孩子仰着脸,眼里的光比灯笼还亮,“就像学堂墙上画的,弹壳里长出苗,苗上结出穗,穗子又变成种子,一年年传下去。”

夜深时,晒谷场渐渐安静下来,只有石碾偶尔被风吹得转半圈,发出“吱呀”的轻响,像在给谷堆唱着催眠曲。林辰走出草棚,看着那三座谷堆在月光下沉默矗立,突然觉得它们像片特殊的年轮,圈住了炮火的记忆,圈住了汗水的重量,圈住了一辈人对土地的承诺。

远处的稻田里,冬小麦己经冒出嫩芽,在月光下泛着浅绿,像给土地铺了层薄毯。林辰知道,这年轮会一年年向外扩展,圈进更多的谷堆,更多的希望,圈进那些在田埂上奔跑的孩子的笑声,圈进那些被镰刀收割的金光,圈进这片土地上,永远不会褪色的春天。

灯笼的光在谷堆上晃了晃,像颗跳动的心脏。林辰笑了笑,转身往草棚走,那里的米酒还在陶缸里悄悄发酵,像无数个正在酝酿的明天,等着在某个春暖花开的日子,破土而出,长成又一片金色的海。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铁血会战:系统加持的抗战路》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http://www.220book.com/book/74J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铁血会战:系统加持的抗战路 http://www.220book.com/book/74JA/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