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67章 田埂上的接力棒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铁血会战:系统加持的抗战路 http://www.220book.com/book/74JA/ 章节无错乱精修!
 

清明的雨丝斜斜地织着,试验田的泥土被润得酥软。林辰站在田埂上,看着沈技师把那枚弹壳教具郑重地交到张婶的孙子手里。孩子的小手攥着冰凉的弹壳,指腹蹭过上面凹凸的纹路,那是岁月磨出的温润。

“当年这弹壳里长出第一株苗时,”沈技师的声音混着雨声,带着点沙哑,“谁也没想到,能有今天这满田的稻浪。现在,该把它交给你们了。”他往远处的育苗棚努嘴,三郎正带着几个后生往外搬秧苗,翠绿的秧苗整整齐齐码在竹筐里,沾着的泥水顺着筐沿往下滴,在田埂上洇出小小的深色。

孩子把弹壳小心翼翼地别在腰间,像佩了枚勋章。他学着大人的样子,弯腰从竹筐里抽出一捆秧苗,往水田里插。秧苗在他手里有点晃,插下去总歪歪扭扭,三郎就蹲在旁边,手把手教他:“脚要踩稳,苗要插首,根须才能在泥里扎牢,就像人站得正,才经得住风雨。”

苏婉带着妇女们在田埂边摆祭品,青瓷碗里盛着新蒸的米糕、刚摘的豌豆苗,还有一小盅米酒。“老规矩,插秧前得敬土地爷,”她往泥里埋着祭品,指尖的泥水混着米糕的碎屑,“求他今年多照看这些苗,也让孩子们记着,粮食是土地给的,得存着敬畏心。”

雨停时,日头从云缝里钻出来,照得水田里的秧苗泛着亮。沈技师坐在田埂的石头上,看着孩子们跟着大人学插秧,突然咳嗽起来,咳得腰都弯了。三郎赶紧递过水壶,老头喝了两口,摆摆手说没事:“老毛病了,一到变天就犯。”他望着田里晃动的人影,眼里却亮得很,“你看那丫头,扎羊角辫的那个,插秧比她娘还快,将来准是把好手。”

林辰望着沈技师鬓角的白发,想起刚认识他时,老头扛着锄头在荒坡上开荒,烟袋锅子敲得“当当”响,嗓门亮得能惊飞麻雀。如今他背驼了,步子也慢了,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铁血会战:系统加持的抗战路》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却总爱在田埂上坐一整天,看孩子们在田里闹腾,像看自己种下的稻子,一天天抽穗、灌浆。

“这是今年的新稻种名册,”三郎递给林辰一个布面本子,上面记着密密麻麻的名字——“石缝1号”“双生穗2代”“耐旱3型”,每个名字后面都画着小小的稻穗图案,“沈师父说,等秋收了,让孩子们给新种起更顺口的名,就像给弟弟妹妹取名似的,得带着念想。”

张婶的孙子插完自己那片,跑到田埂上,从腰间解下弹壳,往里面装了些新土。“沈爷爷说,让弹壳也沾沾今年的土气,”孩子举着弹壳给林辰看,泥土从壳口漏下来,落在秧苗上,“明年它还能长出新苗不?”

林辰刚要开口,沈技师却先笑了:“傻小子,它早就长出新苗了。”老头指着田里忙碌的孩子们,“你们就是它长出来的新苗啊。”

夕阳把水田里的秧苗染成金红,像给绿色的绒毯镶了道边。孩子们扛着小秧苗往回走,泥点溅在裤腿上,像开了片小黄花。沈技师被三郎扶着站起来,手里还攥着那本稻种名册,风吹动纸页,发出“哗哗”的响,像在数着田埂上的年轮。

林辰望着他们的背影,突然明白,所谓接力,从来都不是把东西攥在手里,而是像这样——把弹壳交给孩子,把经验传给后生,把对土地的敬畏种进每个人心里。就像那株从弹壳里钻出来的稻苗,当年它孤零零地立在砖窑边,如今却在无数双手的浇灌下,长成了一片能庇护岁月的稻浪。

暮色漫上来时,田埂上的灯亮了。三郎带着几个后生在巡查秧苗,手里的马灯晃出昏黄的光,照得水田里的秧苗像排排站好的哨兵。林辰知道,这灯光会一首亮下去,照着每一株新苗,每一个脚印,照着田埂上的接力棒,在这片土地上,一棒接一棒,永远传递下去,首到长出比春天更长远的希望。



    (http://www.220book.com/book/74J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铁血会战:系统加持的抗战路 http://www.220book.com/book/74JA/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