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79章 融雪后冒新芽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铁血会战:系统加持的抗战路 http://www.220book.com/book/74JA/ 章节无错乱精修!
 

立春的暖阳晒得雪地冒起白烟,粮仓前的积雪顺着石碑的纹路往下淌,在碑脚积成小小的水洼,映着天空的流云。林辰走到碑前时,张婶的孙子正跪在地上,用手指抠着苗根处的残雪,冻得通红的指尖轻轻碰了碰叶片,惊喜地喊出声:“冒新芽了!”

那株“传承2代”的苗果然抽出了新叶,嫩得像抹翡翠,在融雪的湿气里舒展着。孩子赶紧从怀里掏出个小本子,笔尖在纸上划过:“正月初七,新叶一寸二,比去年的‘传承’早冒芽五天。”他往根处撒了把细土,是从试验田带来的熟土,“沈爷爷说这土温,不烧根。”

沈技师被三郎扶着走来,裹着厚棉袄,手里拄着根新做的拐杖,杖头雕着个小小的稻穗。老头走到碑前,眯眼瞅着新叶,突然笑了:“这性子随它老祖宗,不等雪化透就急着长。”他用拐杖轻轻拨了拨残雪,“再等十天,就能移到育苗棚了,让它在暖棚里再壮壮筋骨。”

育苗棚的炉火己经烧旺,棚里的育苗盘排得整整齐齐,盘里的营养土泛着黑油油的光。苏婉正往土里播新种,指尖捏着的“传承3代”种子比米粒稍大,透着股油亮的黄。“沈技师说这拨种得浅点,”她往土面撒着种,“融雪的土气足,浅播能早见光,就像刚醒的娃娃,得多晒晒太阳。”

孩子们排着队来棚里帮忙,每人负责照看一盘苗。扎羊角辫的小姑娘学着苏婉的样子,用小喷壶往土里喷水,水珠落在土面上,洇出小小的深色。“沈爷爷,这苗要多久才长大呀?”她仰着脸问,辫梢的红头绳蹭到育苗盘,带起点细土。

“等你能数清棚顶的梁木,它们就长到你膝盖高了。”沈技师坐在棚角的竹椅上,吧嗒着旱烟,烟锅里的火星明明灭灭。他面前的木桌上,摆着个新做的种子盒,是用旧弹壳串的,每个弹壳里都装着不同品种的稻种,从最早的弹壳苗到最新的“传承3代”,像串挂在时光上的珠子。

日头升高时,融雪汇成的小溪顺着田埂流淌,“哗哗”地奔向试验田,把冻土泡得酥软。三郎带着后生们开始翻地,犁耙划过的地方,露出黑油油的泥土,混着去年的稻茬和碎弹片,像翻开了本写满故事的旧书。“沈师父说今年要试种‘水旱轮作’,”三郎抹着汗喊,“先种一季稻,再种一季麦,让土地喘口气,长得更欢。”

林辰走到试验田边,看着翻起的泥土在阳光下冒着热气,心里忽然想起沈技师常说的那句话:“土地不懒,你给它机会歇,它就给你加倍的甜。”就像这些年的稻种,一代代改良,一代代适应,才从弹壳里的瘦弱苗,长成如今能扛住风雪的壮株。

傍晚的霞光把育苗棚染成金红色,孩子们的笑声从棚里飘出来,混着炉火的“噼啪”声,像支温暖的歌谣。张婶的孙子举着自己照看的育苗盘跑出来,盘里的新苗己经冒出绿尖,像片小小的绿云。“林先生您看,我这盘的苗最齐!”孩子的脸上沾着泥,眼里的光比霞光还亮。

沈技师慢慢站起身,望着试验田的方向,拐杖拄在地上的“笃笃”声,像在给土地打着节拍。“当年在砖窑里,”老头轻声说,“我总怕等不到它们长成稻浪的那天,现在倒好,不光看见了,还能看着它们一年比一年壮,一年比一年多。”

林辰望着碑前那株舒展的新苗,又望了望育苗棚里的点点新绿,突然觉得这融雪后的新芽,是这片土地最实在的回信——它说,所有的等待都值得,所有的守护都算数,所有藏在弹壳里、雪地下、汗水中的希望,都会在某个春日,破土而出,长成你期待的模样。

暮色漫上来时,育苗棚的灯亮了,昏黄的光透过棚布,在融雪的田埂上投下晃动的影子,像株巨大的稻禾。林辰知道,这光亮会陪着新苗熬过最后的春寒,会看着它们被移栽到田里,会在每个夜晚,守护着这片土地上最嫩的希望,首到它们在阳光下,连成一片望不到头的绿。

作者“龙麟凤武”推荐阅读《铁血会战:系统加持的抗战路》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http://www.220book.com/book/74J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铁血会战:系统加持的抗战路 http://www.220book.com/book/74JA/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